本报记者张旗通 讯员 纪强 唐永梅
编者按
今年,是第二炮兵装备部成立10周年。10年磨一“剑”,第二炮兵装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坚持自主创新,趟出了一条又好又快的装备建设之路。
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第二炮兵装备部机关和基层作战部队,透过训练场上装备变化的一个个亮点,将第二炮兵装备建设最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轨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千人一杆枪”到几十人一发弹,装备操作智能化,让官兵手中“长剑”更快更准
“现在,我的‘官’是越做越小”,某旅四级士官张怀逾笑着对记者说。
10年前,张怀逾当班长,手下带的兵有16个;如今,同样的岗位,他只管7个人。
10年前,一旦有发射任务,他肩扛手搬,满身是汗;如今,他敲击键盘,轻松自如……
张怀逾质朴的语言折射出第二炮兵装备建设近10年来的巨大变化:导弹装备集成化、操作系统简便化、指挥流程信息化……流传多年的口号“千人一杆枪”,今天已成为历史的写照。
10年来,第二炮兵坚持自主创新,导弹装备的型号越来越多;导弹装备越来越轻巧、越来越“聪明”,从千人一杆枪到几十人一发弹,从百人一套装到几个人一套装。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二炮兵装备建设10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那就是“自主创新”。先进的导弹装备是无法用金钱买来的,唯一的道路就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他们闯出了一条从立项、论证、研制生产、订购交付、使用管理的全系统、全寿命的武器装备管理新路;自主创新,他们闯出了一条以军事需求为牵引进行科研攻关的高效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第二炮兵装备部门对1000多项科研课题进行攻关,近700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张启华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初步完成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打击手段实现了概略打击向精确打击的历史性突破,现有武器装备通用化、集成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风雨历练到网上淬火,装备训练模拟化,让基层部队训练效益倍增
初冬,某旅模拟装备训练场内“硝烟弥漫”。从紧急集结到进入阵地、再到导弹发射,训练科目多达十几项。上等兵王武一脸轻松地对记者说:“靠这套模拟装备,我已掌握了90%的实装操作。”
距模拟装备训练场100多米远,是该旅的旅史馆。馆中央挂着一张反映过去训练场景的照片:风雨之中,操作导弹的官兵满身泥泞。
从照片中的“辛苦”到王武的“轻松”,10年来第二炮兵装备训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导弹装备造价昂贵,以前进行实装操作,装备损耗大,训练成本高,还容易出事故。如今,模拟装备几乎涵盖了实装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训练还能放开手脚”,该旅旅长李保弟深有感触地说。
新兵下连,王武就能在模拟装备上从导弹“零知识”开始学起,而他的班长“啃”了1年导弹装备原理,才被允许摸实装。模拟装备器材带来的好处,由此可见。
据统计,今年该旅使用模拟装备器材训练,训练时间增加了3倍,人才培养周期缩短了一半,总体成绩上升了15%。
从第一代模板化的模拟器材,到第二代能通电路的模拟装备,再到今天集声、光、电、磁为一体的新型模拟装备,这10年来,第二炮兵模拟装备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随着模拟装备各项性能和指标的快速提升,等效的模拟装备已成为第二炮兵部队训练的主要手段。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科研部副部长鲁艾说,“仅今年,我们就向部队交付了20余套新型模拟装备和器材。”不仅如此,第二炮兵装备部还为各旅团下拨了模拟装备研制的专项经费,并组织部队利用模拟装备对新战法、新训法进行研究。
目前,第二炮兵部队的每个作战单元都已配备了相应的模拟装备器材。未来几年内,针对模拟装备训练,相关部门将陆续出台各种条例,规范模拟装备训练内容。
从过去“一口清”到今天“一网通”,装备管理数字化,让导弹装备远离“亚健康”
打开中国军网,键入关键词“装备管理”搜索,马上会跳出一长串相关新闻:
群山深处,第二炮兵首座“公寓式”智能装备库房投入使用;
某基地应用“智能维修辅助系统”,让受损装备很快起死回生;
某旅配备的“电子履历表”实时监控导弹武器装备,变年度“体检”为时时“体检”……
这些新闻,点滴记录了10年来第二炮兵装备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确化管理、由平时管理向战时管理的转变历程。
导弹武器装备,结构复杂、系统庞大。成千上万个零件,哪一个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技术故障。
10年来,第二炮兵装备部对装备管理质量评估模式不断改进:将完好率、使用率、待修率等分散评价指标整合为“健康指数”综合指标,减少量化误差;变装备年检“静态评估”为“动态验收”,把装备放在复杂“战场”环境下验收;研发了装备管理质量自动评估系统,改“人”评为“机”评,建成全新的装备管理体系。
10年前,靠经验管装,要求人员“一口清”、“一摸准”。如今,各部队普遍建立了导弹装备的“电子档案”,对装备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管理,实现了“一网通”的数字化管理。
“这10年来,导弹装备管理最为显著的变化就体现在秒、克和毫米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某基地副司令员徐斌说,“科学管装,就是让导弹装备的每个零件都处于最佳状态,远离‘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