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女军官随潜艇进行导弹试射常全天不上厕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12:30  新华网
资料图:中国海军092夏级改进型核潜艇
资料图:中国海军092夏级改进型核潜艇

  新华网大连12月21日电 题:“水中玫瑰”——记随潜艇执行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女军官群体

  于贵民、毛敬雄、陈万军

  这是一次例行的潜水逃生训练——

  高级工程师卫爱平在教练员的帮助下穿上了潜水服。这种上下连体的特种服装,重约20公斤,穿上它,整个人像被夹板夹着一样。

  卫爱平僵硬地挪到潜水池。因为身体瘦小,潜水服里有不少空气,她看上去像悬浮在水里的棉球。她熟练地挤掉空气,向教练员比划着要了两块沉重的铅块,身体开始慢慢往下沉……

  20分钟后,卫爱平终于浮出水面探出头来。她卸掉潜水服,脸胀得通红,急促地喘着粗气。接下来,她的同事们将要进行相同的训练,她们依次是:刘艳超、赵国艳、邹青、姜素萍、葛萍……

  她们,都来自海军某试验区的一个导弹专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一支随潜艇执行水下导弹发射试验任务的女军官群体。

  她们,被誉为“水中玫瑰”。

  激动、喜悦、紧张--第一次上潜艇的感受

  激动、喜悦、紧张,是研究室主任赵国艳第一次上潜艇的感受。

  出海的前一天晚上,她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一会儿翻翻工作包,看看有没有落下东西;一会儿又打开笔记本,不停地重复着默写工作流程。那一夜,她几乎没有睡。听说艇上缺氧容易犯困,她还准备了一大包用来提神的辣白菜。

  那次任务中,只有赵国艳一名女同志,要负责4台记录器的测试准备工作。在岸上,她按照操作要领,不知反复训练了多少遍。然而上了潜艇,她还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紧张的“战斗”氛围,让赵国艳找回了感觉,所有操作一气呵成!

  研究所副所长刘艳超,为保证导弹发射试验的精确性,她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多项数据测量课题,提高了试验数据采集成功率。某新型导弹试验,有一项关键数据是导弹发射的必保参数,刘艳超和课题组采用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数据处理精度比原来提高了63%。

  几十次随潜艇出海,刘艳超也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荣誉: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一天一夜不上厕所是常事

  潜艇上没有女厕所,女军人都面临如厕的难题。麻烦,逼着她们不得不采取近乎残忍的办法:早晨起床,不喝水、不喝粥;在艇上午餐时,连汤水也不碰,实在口渴难耐,就抿一小口水润润嗓子……对她们来说,连续8小时甚至一天一夜不上厕所都是常事。

  潜艇空间密闭,长时间潜航,氧气比正常情况要少。

  患有贫血的卫爱平,对氧气的依赖比一般人要高。她的血色素仅为正常值的一半,如果在缺氧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就会浑身乏力、头疼。

  卫爱平对付头疼唯一的办法就是吃止痛片。刚开始吃2片就管用,时间长了,身体产生了抗药性,她不得不增加剂量,最多时,竟然一次服用7片!

  有一段时间,因为某型潜射导弹试验需要,卫爱平连续加班,巨大的压力和高强度任务,使她的身体出现功能性紊乱,不得不手术治疗。手术后,她只休息了半天,就把一周工作计划全部列上,并写下8个字警醒自己:任务繁重,休息不得。

  多年来,卫爱平亲手发射导弹20枚,随潜艇出海120余次,是我国发射导弹最多、出海次数最多的女性,并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出海晕船是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难关。不过,工程师葛萍摸索出了对付晕船的“好办法”。

  2002年夏天,某型导弹试验专门选择大风大浪出海。潜艇一出港,就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没挺多久,葛萍就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她静静地躺着,不敢动弹。直到导弹发射前,潜艇下潜到预定深度,艇体才相对平稳一些。她这才坐起来,准备采集试验数据。

  从那以后,葛萍每次出海都要带上背包绳,一有风浪,就将自己牢牢地绑在工作台上,旁边放一个塑料桶。潜艇摇晃,她不靠不倚,逼着自己去适应。恶心了,头一歪,对着小桶吐个痛快……

  现在出海,无论什么海况,葛萍都不会有晕船反应。她乐观地把这个痛苦的磨砺过程当作幸福:“上潜艇,我收获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收获的财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女军官 潜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