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铮 特约记者 张乡林
静,静得出奇,静得让人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恐惧。
层峦叠嶂的深山间,除了偶尔从头顶飞过的几只鸟儿,再也看不见任何会动的东西。然而,就在这片悄无声息的大地上,隐蔽着一支2000多人的钢铁劲旅,他们即将对“敌人”发出致命一击。
10月27日15时,在济南军区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的“前锋-2008”装甲旅山地进攻演习,进入战斗组织和实施阶段。
筹划
这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地处豫南的确山基地寒风瑟瑟,清冷的空气中泛着些许土腥气。
接到作战命令后,本次演习的“红军”济南军区某装甲旅迅速以多种手段对“蓝军”展开侦察,在综合分析判断战场情况的基础上,首长机关于22时30分定下了旅的战斗决心。随后各群、队开始组织战斗。
深夜,经过数十公里的颠簸,记者终于赶到了担负主攻作战任务的坦克一营指挥所,营长江辉武正在主持作战会议。在所有与会人员中,身着别样军服的陆航引导员格外显眼,而他的出现正是本次演习的一大亮点——作战力量高度合成。“红军”装甲旅配属和支援的兵种力量,几乎涵盖了陆军的所有兵种。在帐篷指挥所里的沙盘上,记者清晰地看到了“蓝军”的部署情况。根据对手防御阵地的特点,指挥所内的军官们正在商讨破敌之策。帐篷内忽明忽暗的灯光、军官们严肃的表情、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都预示着:大战即将到来。
开进
28日中午,阴了一早上的天空终于洒下缕缕阳光。
11时许,“红军”全面向集结地域开进。一辆辆坦克、战车忽然映入眼帘,就好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原来,部队早已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植被,把各式装备分散隐蔽:有的坦克搭着干枯的玉米秆,有的装甲车披着茅草……所有“钢铁巨兽”都经过精心伪装,被藏得严严实实。
坦克一营教导员程新发说,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给战场的隐蔽伪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大到一辆坦克,小到一张纸,一个烟头,都可能暴露部队的行踪,导致战斗失败。所以,我们旅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做到车不见影,人无行踪。
很快,坦克一营到达了作战位置。等候他们的则是“蓝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东拐头河岸滩头的碉堡、地雷、铁丝网密密麻麻;无名高地的警戒分队严阵以待;山间谷地上到处是反装甲猎杀壕沟陷阱。虽然这些仅仅是“蓝军”三道防线的一部分,但已经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攻击
“砰!砰!砰!”13时许,3颗红色信号弹蹿上天空,一阵撼人心魄的炮火击碎了沉静的群山。这是一场“红”“蓝”双方的殊死较量。“蓝军”采取电子干扰、航空兵火力突击、远程炮火阻击、起爆临时障碍阻滞等手段层层拦击,企图将“红军”置于死地。
“实施多路开进展开!”面对强敌,“红军”坦克一营决心运用全纵深立体攻击战法,突破“蓝军”防御体系:两架武装直升机从战场上空高速掠过直扑“蓝军”火炮阵地。随着连续的火光,直升机射出的火箭弹准确命中目标;紧接着,远方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152加榴炮、122榴弹炮等大口径火炮齐鸣,各型炮弹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在“蓝军”纵深目标上……
与此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红军”电子对抗部队运用多种手段对“蓝军”指挥通信、侦察探测等目标实施电磁干扰,瘫痪“蓝军”指挥系统。随着时间推移“红军”的优势愈发明显。
夺占
歼敌的时候到了!营长江辉武一声令下,数十台坦克、装甲车短短几秒就消失在履带卷起的烟尘中。
滚滚铁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阵。在最前面的101号坦克车长张平打过100多发炮弹。因为每发炮弹价值万元,所以他被官兵们称为“张百万”。今天他首先对“蓝军”开火,一声沉闷的巨响后,“蓝军”目标靶群被炸得“粉身碎骨”!第二梯次攻击分队乘势向6、7、8号高地进攻。“克服敌临时布设雷场”、“打敌低空飞机”、“克服敌反坦克壕”,坦克一营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扩大战果。
在“红军”强大的火力打击和心理攻势下,“蓝军”彻底崩溃瓦解……14时,演习结束。
硝烟渐渐散去,刚刚炮声激荡的群山恢复了平静,但“前锋—2008”演习给人们留下的强烈震撼却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