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黄万里 特约记者 左起超 前卫报记者鲁 晨
中国军网9月24日电 题:《从“砺兵-2008”演习看突破》系列报道之二:无规则对抗颠覆演习“潜规则”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演习作为最接近实战的练兵形式,自然有其不同于一般性训练的规则,甚至还有一些参演者人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然而,跟踪“砺兵-2008”演习,记者耳闻目睹,却是各种原有规则在两军攻防间所遭遇的尴尬甚至颠覆。
一句话:“潜规则”让位给了“无规则”。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事例——
9月16日,一场颇具规模的实兵对抗展开了。按照导演部要求,演习前,“红军”就把自己的行动计划作为指挥决策的应试成绩进行了上报。这天,恰好总部机关的部分领导同志亲临观摩,观摩地点就专门选在了“红军”上报的主攻方向。大家确信,这里,将是两支精锐之师龙争虎斗的决战之地,定会精彩纷呈。
然而,战斗打响后,众多前来观摩的领导们,却一点也没有看到他们想看的“两虎相争”场景。原来,就在进攻发起之前,“红军”指挥员依据侦察到的最新情报,临时调整了主攻与助攻方向。虽然他们事先已经得知有领导在原定的主攻地域观摩,但没有“委曲求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仅没给想看激战场面的领导面子,也甚至令导演部对其“失控”。
当胜利成为战场唯一的规则,所有技术性的规则都有可能进入无序状态。
从装备上看,“蓝军”有两个突出的优势:信息化程度高,攻击距离远。然而,战斗全面打响后,以某机步旅为主力的“红方联合战术兵团”,似乎并没有受到“蓝军”太多的信息化压制,不但重要目标没有受到精确打击,而且整个战斗过程通信基本畅通。
本该在信息化程度上单向透明的战场,为什么打成了势均力敌?
战后,导调中心释密:其实,“蓝军”自战斗筹划阶段开始,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红军”的作战部署进行侦察。战斗发起前后,又一直对“红军”的电磁信号进行跟踪干扰。不过,尽管“红军”信息化装备处于劣势,但巧用了欺骗术、规避术、反击术。“蓝军”电磁跟踪时,他们启用佯动网;干扰时,实施无线电静默;总攻发起时,其招数更绝,首次使用了预先准备却从未合练的某频段电台。
如此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招中有术,术中有招,哪里有规则可循?哪里有套路可察?
以往的演习,总有个时间节点与进攻次序,哪里先打,哪里后攻,总要叫人看个明白,弄个清楚。但在这里的哪一次训练,作战双方,谁也没有对此墨守成规。
记者大大小小的演习参加了不少,但在一次“红”“蓝”对抗中还是大开眼界。从战术上看,红方是机动进攻,蓝方是机动防御,理应有一番胶着厮杀、精彩对抗。但事实上,战斗不但自始至终没有看到红方排山倒海式的进攻队形,也没有太多激烈的战斗场面。除了红方右翼攻击群与蓝方进行了短暂的正面交锋外,左翼、中路攻击分队均顺利突破“蓝军”防线。特别是担任纵深攻击任务的装步四营,在遭遇“蓝军”前沿强火力阻击时,突然虚晃一枪,从防御空虚的左侧迂回穿插,迅速冲进“蓝军”纵深,对其主阵地形成围歼之势,迫使“蓝军”迅速瓦解。
战斗激烈之际,突破“蓝军”防御的分队迅速冲击其指挥所,“蓝军”警卫部队全力抵抗。哪知,就在双方胶着之际,“红军”3架直升机突然神兵天降,20名精兵强将一举包抄后方指挥所,造成了“蓝军”指挥的“突然短路”。
这不是游戏,也不是导调,而是发生在对抗之中的真实场景。
战后总结,记者捕捉到更多的“无规则”:
针对“蓝军”侦察监视手段先进的特点,“红军”一方面对自身进行严密的隐蔽伪装,一方面通过潜伏、化装、仪器侦察等多种办法搜集“蓝军”情报。有一个侦察小组,在猫耳洞里隐藏三天四夜;有几个侦察兵,把猪油涂在脸上在太阳下暴晒,硬是晒出了脸上的“高原红”,又苦学几日当地方言,顺利成为当地牧民,成功摸准了“蓝军”后方指挥所等方位的准确位置。
针对“蓝军”主战装备射程较远的特点,“红军”组织若干反坦克小组和爆破小组,战斗一打响,就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主动打击“蓝军”坦克,掩护“红军”步战车迅速冲击到阵地前沿,提前展开了近距离交战。这样,也使“蓝军”在较远距离“节点”上火力阻断“红军”的“预想”,完全落空。
当然,“蓝军”在战斗中也采取了破坏通路、诱敌深入、小股袭扰等“冷门”战术,给“红军”的进攻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有意思的是,在每一个作战节点上,“红军”几乎都没有按以往的演习“套路”出牌,就连一个班组的战术进攻,战士们也打得扑朔迷离、充满变数。
几位“蓝军战俘”事后感慨:我们在这个地段打了这么多仗,没见过比你们更“鬼”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