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罗斯军队撤离格鲁吉亚,俄格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聚焦这场仅仅持续了5天,却迅速从武装冲突升级为局部战争的国际事件,特别是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俄军出动了除战略火箭兵以外的所有军兵种进行作战,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某种程度讲,俄格战争既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17年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也是对其新世纪军事改革成果的一次大检阅,这其中既有可圈可点的精彩之笔,也不乏令人警醒的深刻教训。
牛刀杀鸡,俄三军快速联合反击制胜
同车臣战争相比,俄格之战俄罗斯并没有给对手太多机会。这次俄军可谓是以“闪击战”回击“闪击战”。在格军突然进攻南奥塞梯后,迅速调集两万余官兵和500多辆坦克,并派苏-25、苏-24、苏-27和图-22战斗轰炸机参战,且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迅速地结束了战斗。
从参战力量上看,除海空军外,俄罗斯北高加索军区向南奥塞梯派出的第58集团军是此次作战的主体,它包括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独立的摩托化步兵团,5个独立的摩托化步兵旅,其中还包括两支战役战术导弹旅和数支炮兵旅等。
此外,为了形成对格绝对兵力优势,俄罗斯还调动了20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独立陆航团、防空导弹旅及包括战役战术导弹旅在内的多个远程打击力量,基本涵盖了俄军现有的各个技术兵种。
从作战行动上看,俄军仅用两天时间就开辟了格鲁吉亚东西两条战线,到第三天则彻底切断了格鲁吉亚。俄军作战行动速度之快,丝毫不亚于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
有报道称,虽然五角大楼在战前通过调集各种侦察手段锁定了北高加索,但包括多颗间谍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侦察机在内的侦察结果并没有发现俄军在这一地区有大规模集结。对此,五角大楼的高级军官也承认“虽然事先已料到俄军的行动速度,可他们实际的行动还是比我们预料得要快得多”。
从作战规模上看,俄军分明是拉开架势毕其“攻”于一役。除了战略导弹兵外,其他军兵种悉数登场,先后出动了空军、海军、陆军和空降兵。当陆军第58集团军在格鲁吉亚东线发动进攻后,俄黑海舰队同步抵达阿布哈兹海岸,掩护地面部队抢占格鲁吉亚西部多座军事重镇,让格军身陷两线作战的困境。而俄空降军则同时伞降到格鲁吉亚腹地,完成了对格军的分割包围。
实用为先,装甲机械化部队仍唱主角
与典型的美式战争不同,或许也是受俄罗斯军队作战风格影响所致,俄格之战,频繁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依旧是具有浓郁苏联特色的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
因此,面对这场俄式“短平快”的战争,领跑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美军并不看好,并认为俄罗斯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证明“他们仍然很落后……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对付一支像格鲁吉亚一样的小型常规部队”。更有人对俄军战术提出批评,认为俄罗斯的指挥官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只有莫斯科大批坦克开进第比利斯,对手才会举手投降。“这种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或是1995年的车臣就已经不管用了。”
且不说美国人是否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对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场“非美式”战争,俄罗斯军队的表现还是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毕竟与我们已经审美疲劳的美式作战不同,俄罗斯告诉世人他们是如何“脚踏实地”取得战争胜利的。俄格之战再次证明,进行任何战争都必须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不被当代所谓军事革命的条条框框所迷惑。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只要是实用的、管用的就好。正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当然,这也不是说俄罗斯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就落伍了。恰恰相反,俄军在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就拿打击方式来说,此战俄军大量采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进行远程攻击。特别是俄军一改以往对敌方阵地、城镇及有生力量开展的地毯式轰炸,转而将重点放在了公路、桥梁、雷达站、机场、港口等目标上,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平民伤亡带来的国际舆论压力。
实际上,俄军所吸收的新军事理念,远不止于突出了精确打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俄军突击集团的“模块化编组”。俄第58集团军除了常规的摩托化师、机械化旅外,根据外高加索地区作战需要还编制有空降师、山地作战旅、直升机团和5个工程团,重要的是战术航空兵第4军也编在其中。这就为作战中陆空联合作战奠定了编制体制的基础。尽管与美国陆军相比,俄式“模块化”有几分土气,却是对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兵种条块分割、难以统一指挥使用、造成大量伤亡的流血教训的总结,因此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