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海拔5100多米的西部某高原风雪弥漫,炮火纷飞。在野外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部队在生命禁区展开了一场遂行多元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大练兵。
平时增加难度、强度和险度,战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8月31日,某师电子对抗分队正在组织官兵向高原某地域开进,突然狂风大作,风雪交加,前指通报:“前装甲通信系统遇到‘敌’干扰,指挥中断,令你部火速增援。”
分队长雷兵一边迅速启动无线微波指挥网络平台,对“敌”电子设备的性能、数量以及战场部署情况进行大纵深、全领域侦察,一边组织人员对可疑目标进行锁定和综合处理,及时为上级指挥所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指挥装甲通信电子对抗链对“敌”指挥中枢实施电子反击。15分钟后,装甲通信恢复正常。
原来,为了应对未来战场可能出现的复杂电磁情况,该师把电子对抗平台有意由平原向高原拓展,运用先进的数字编码技术,实现通信数据的快速传递和自动纠错,增强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信息反侦察、反干扰和反摧毁能力。
平时从严从难从快,战时才能夺取战争主动权
“啪、啪”,9月1日10时许,某装甲团正在进行野外S山脉穿越反坦克壕障碍训练。突然,两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侦察卫星即将过顶,你部迅速疏散隐蔽!”
官兵们闻令而动,按照战斗预案,提前10分钟到达预定地域。“机动速度还能不能再快一些?”部队长夏光永并不满足。
两天后,演练再次打响。笔者看到,装甲指挥车结合高原寒区机动受限、隐蔽伪装困难等实际,迅速调出电子地图,侦测最新敌情,制定最快的机动路线。
开进途中,他们为巧妙避开“敌”卫星侦察和监视,迅速利用防红外伪装网泡沫塑料板等隔热材料屏蔽装甲目标,用棉布为坦克实施变形伪装等手段。5分钟过后,“敌”侦察卫星一无所获。紧接着,他们率领部队跨沟壑、翻达坂,突破重重障碍,行程280多公里,提前1.5小时进入预定作战地域投入战斗,成功地完成了“越点奇袭”作战任务。
平时整合训练要素,战时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9月3日13时,就在某师机械化步兵团步步紧逼,大举推进之际,意外情况再次发生:
“红军”空中侦察显示,附近某高地上,发现“敌”10余辆坦克、战车混编纵队冲击而来,在空中两架武装直升机的引导下,正以雨雾等不良天候为掩护迅速向“红军”侧翼接近,企图斩腰打援,以达到切断“红军”后方补给保障线,瘫痪其前方指挥所与作战梯队的联络。
“蓝军”来势凶猛,此时如果让第一、第二梯队调转身来施救,时间已来不及,只有集中第三梯队和空中保障力量,实施层层拦截,合力抗击。指挥员根据战场态势,果断决定:后方炮兵群实施炮火拦阻,障碍设置分队快速布雷,反坦克预备队占领有利地形,陆航分队实施空中打击。半个小时后,一场激战拉开战幕。
只见4辆“蓝军”战车快速向“红军”直扑而来,他们不知前方有诈,很快进入了“红军”障碍分队预先设置“雷区”圈套中,冲在最前面的两辆“蓝军”战车躲闪不及,踩雷趴窝。“蓝军”武装直升机企图增援施救,没料到钻进附近的“红军”防空火力网。
笔者看到,演练中“红”、“蓝”双方装甲兵、炮兵、航空兵和配属分队,诸军兵种密切配合,各种战术战法运用自如。
演练现场,团领导告诉笔者:“这次抗震救灾中,救援部队多,联合协同复杂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此事,该团党委“一班人”得出启示:未来执行多元化军事任务,应对复杂背景下的“突发”事件,仅靠某个单一兵种难以取胜,必须充分发挥诸军兵种之优长,提高“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能力,平时整合训练要素,战时才能发挥整体作战效能。(李松杉 汪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