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部队大型装备越来越多,一个旋钮操作不当就可能增加油耗,类似的隐性浪费日积月累不可小视。个别单位和个别官兵认为,新装备的训练用油都有指标,数量充足,因而在训练中不计成本,只看成绩,尤其对隐性浪费重视不够。这种以高能耗为代价的战斗力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广州军区某防空旅把“效费比”理念引入训练考评体系,注意从细节入手治理训练资源隐性浪费问题,其做法值得借鉴。
本报广州8月10日电 罗辑、特约通讯员张科进报道:今天,笔者从广州军区某防空旅获悉,在训练考评体系中引入“效费比”理念后,该旅不仅出色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今年前7个月装备总耗油量还较去年同期下降15.6%,其中12个连队上半年平均节油1000升以上。
近年来,该旅列装的信息化装备增多,上级调拨的油料也相应增加。有的官兵认为要训出好成绩,就得靠消耗摩托小时,因而在新装备训练中出现了只讲成绩、不计成本的现象。如某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油机有一个提前预热的操作程序,有的操作手习惯在开机后将旋钮直接放置到“运行”挡,造成汽缸里的汽油由于与空气接触不充分,始终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一个月下来,一台油机的耗油量就比正常多出几十升。“一个旋钮操作不当一个月就多耗油几十升,这种不经意间的隐性浪费不可小视。”旅后勤部长黄浩拿出去年全旅油耗量曲线图,指着其中一段虚线说:“不按规程操作造成的隐性损耗约占训练成本的13.2%。”
“建设资源节约型军营,要认真治理训练资源隐性浪费问题。”为此,该旅在官兵中广泛开展纠正不当操作习惯的活动,并仔细检查所有装备的油路、电路有无破损。他们还将训练油耗与训练成绩的“效费比”理念引入装备训练和专业考核评估中,明确规定:完成相同训练内容,油耗越少的单位考评时排名越靠前。
这一措施的出台,不仅大大减少了官兵的不当操作行为,还兴起了一场以节能增效为主的训改热潮。笔者在三营战备拉动训练现场看到,装备行进途中炮手随车进行射击训练,车长在练运动中通信,维修人员正穿插进行伴随保障等课目的训练。营长周国雄说,“效费比”理念逼着各个连队既看秒表,又看油表。这种“一弓拉开多支箭”的“并训”方式,不仅提高了训练效率,锻炼了官兵的协同意识,还把油料耗损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