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激励13万大军打赢抗震救灾硬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 07:26 新华网
中央军委激励13万大军打赢抗震救灾硬仗(图)
5月15日,解放军官兵用直升机在茂县灾区抢运伤员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题:深情厚爱励三军——党中央中央军委关心抗震救灾官兵纪实

  人民日报记者郭嘉 新华社记者曹智 解放军报记者薛仁、丁海明

  这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党中央、中央军委运筹帷幄、果断决策、科学部署,指挥解放军和武警13万名官兵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拯救生命的战斗。

  面对灾区余震频发、山体滑坡、滚石坠落等各种危险和救灾官兵连续作战、高度疲劳的实际,党中央、中央军委在要求部队坚决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同时,以人为本、情牵官兵,采取一系列举措,改善官兵生活条件,关爱官兵身心健康。

  来自中南海的深情厚爱,激励着废墟上一处处跃动的迷彩。

  来自中南海的深情厚爱,汇成了地震灾区人民生命的希望。

  抗震救灾官兵的安危冷暖、身心健康,党中央、中央军委时刻牵挂在心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吹响了人民子弟兵向着灾区立体突击的冲锋号。

  13万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险象环生的航线上,在损毁殆尽的山路上,向着一个个地震重灾区突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翻山越涧、走村进寨……展开了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攻坚战。

  一份份关于震后灾情和部队救援行动的紧急报告,迅速送达中南海——在川西北、在陇南、在陕南,交通、通信、电力全面瘫痪,沉沉阴霾笼罩着震区大地。

  这一切,让党中央、中央军委心急如焚,在牵挂受灾群众生命安危的同时,也牵挂着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打电话给军委领导,指示立即启动军队应急机制,要求有关部队奋力救灾,同时认真清查自身受灾情况,做好自救和防护工作。

  5月16日,胡锦涛飞赴四川地震灾区视察灾情,指挥抗震救灾斗争,要求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同时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看望慰问了那些让他时刻牵挂的受灾群众和抗震救灾官兵。

  日夜强行军,高强度作业,吃压缩干粮、喝冷水,露天宿营……胡锦涛一边与前线指挥员商讨救灾方略,指导抗震斗争向纵深发展,一边与陪同视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研究抗震救灾大军保障方案。

  5月20日,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后勤保障十项办法》摆到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的案头。从饮食、医疗防疫到被服油料、住宿运输,方案周到细致。胡锦涛阅后挥笔批示:务必抓好落实,以保持部队战斗力,更好地完成抗震救灾任务。6天之后,胡锦涛又在一份关于救灾官兵出现烂裆、腹泻等疾病的情况反映上批示:要关心救灾一线官兵的生活,认真落实后勤保障的各项措施,使部队保持持续旺盛的战斗力。

  6月1日,百忙之中的胡锦涛来到受灾严重的甘肃陇南视察,要求部队继续胸怀大局,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英勇精神,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再立新功。了解到部队坚决执行抗震救灾各项指示,严格遵守纪律,他给予充分肯定。在兰州军区某部官兵的临时营地,他走进炊事班帐篷,了解后勤保障情况,察看野战炊事车,询问战士们的伙食,对有关领导说:救灾部队官兵非常辛苦,一定要想办法把伙食搞好,妥善安排官兵生活,注意加强自身安全,以保护部队的战斗力。为改善抗震救灾部队官兵伙食,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安排1亿多元经费,给每人每天增加10元生活补助。

  这次抗震救灾,不是作战,近似作战。救灾部队接受任务紧急,救援强度很大,官兵连续奋战,很辛苦、很劳累。年轻官兵以往很少见到这种危险惨烈的场面,很少经历这种严峻困难的考验,而且有些官兵的家就在灾区,有的亲人也遇难了。针对这种情况,6月3日晚,胡锦涛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打电话,关切地叮嘱,对官兵一定要多关心体贴,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除思想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医治身体疾患,使他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同时强调,要继续大力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进一步激励官兵斗志,鼓舞部队士气。

  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日夜夜。自展开抗震救灾行动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一次次对抗震救灾官兵身心健康及人身安危问题作出批示和指示。

  当15名空降兵勇士在无气象保障、无地面引导的情况下从近5000米高空伞降茂县后,胡锦涛立即给军委领导同志打电话,询问这些官兵的安全情况。当了解到伞兵们全部安全着陆并已展开救援工作后,他十分欣慰,对他们的英勇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当得知抗震救灾部队正向地处偏僻的村寨推进,官兵们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胡锦涛当即要求有关部门立即解决这一问题。

  当地方群众写来感谢信,反映成都军区某部排长牛玉新在突发余震时奋不顾身救出两名群众和1名战士,自己却伤重住院的事迹,胡锦涛批示:请指挥部领导同志转达对牛玉新同志的亲切问候。要精心治疗。祝愿牛玉新同志早日康复。

  5月31日14时56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中不幸失事,正在陕西汉中宁强县视察地震灾情的胡锦涛获悉后,立即要求组织力量全力搜救。

  6月1日,胡锦涛委派郭伯雄飞抵成都,具体组织搜救工作。从6月1日到6日,他每天都与郭伯雄通电话,询问搜救进展,指导搜救工作。当失事直升机残骸和遇难人员遗体找到后,他立即向遇难人员表示沉痛悼念,向他们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向执行搜救直升机任务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高度评价这个陆航团的官兵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1日,胡锦涛翻山越岭,一路颠簸,深入陇南重灾乡村,同灾区干部群众共商灾后恢复重建大计。在地震灾区,到处闪现着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的身影。他走到官兵中间,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22岁的上等兵李愿是汶川映秀镇人,在这次地震中他的爷爷、奶奶不幸遇难。李愿强忍悲痛,随部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执行抢修道路、拆除危房、建设帐篷学校等任务中表现突出。胡锦涛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你仍然坚守岗位,展现了一名军人的本色,我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

  济南军区某师士官武文斌英勇牺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的先进事迹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胡锦涛高度关注。6月24日,胡锦涛作出批示,对搞好武文斌先进事迹的宣传提出了要求。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称赞部队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并及时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到灾区检查指导工作时,都亲切看望慰问抗震救灾部队,带去党中央的关怀,并高度赞扬官兵们的英勇行为,要求宣传好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些,都给广大官兵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温家宝在唐家山堰塞湖指挥排危抢险时,反复叮嘱官兵要注意安全。

  以人为本,知兵爱兵。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贯穿着把爱护官兵生命与发扬战斗精神结合起来、把关心官兵身心健康与从严治军结合起来的要求,凝聚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抗震救灾三军官兵的深情厚爱。

  各级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殷殷关爱被迅速送达抗震救灾一线

  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官兵身心健康也是以人为本。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抗震救灾官兵的关爱落实到每一个决策里、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成为一个多月来各级指挥员的坚决行动。

  哪里最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就冲锋在哪里;哪里最困难,党员领导干部就出现在哪里。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名军以上领导干部、300多名师职干部、2000多名团职干部,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带领200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徒步强行军21小时,率先挺进震后的汶川县城;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团长余志荣在家庭受灾、亲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震后不到两小时就率机组紧急起飞;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程齐波接到紧急命令不到1个小时,就带领“华益慰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各级领导与士兵一起开辟通道、抢救伤员、清理废墟、运送物资,带动着千军万马迅速进入最需要的地方、承担起最重要的任务。

  为保持部队持续旺盛的战斗力,总参谋部就科学运用兵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军队抗震救灾指挥组、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根据官兵心理、生理状况,适时调整工作节奏和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人员轮休。一些部队还组织家在灾区的官兵与亲属见面,帮助受灾官兵家庭排忧解难,重建家园。

  为解决大山深处特别是“进村入户”救灾官兵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四总部为一线部队各配发了1650台电视机和卫星电视接收器以及17万台收音机,并开办了“战地之声广播电台”。为帮助灾区群众和抗震救灾官兵缓解心理压力,总政治部从全军抽调3批心理服务专业人员,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在为受灾群众及时提供心理救助和服务的同时,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培训心理骨干的工作,也在震区前线迅速展开。

  为保障部队营房安全,总后勤部派出31名工程技术专家对地震灾区部队营房进行全面安全鉴定。

  为提高一线官兵的救灾效率和安全性,总装备部从全国各地的战略储备仓库紧急调运专业救援器材。

  为活跃官兵文化生活,兰州、济南、成都军区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文工团以及总政文艺小分队相继奔赴灾区一线,在震后废墟上,在野营帐篷里,在炎炎烈日下,在濛濛细雨中,为抗震救灾官兵倾情演出……

  参加这次抗震救灾的部队,来自全军各大单位,建制关系复杂。为搞好后勤保障,成都军区联勤部克服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整合、融合各种投送力量,开辟陆地、空中和水上补给线,对所有抗震部队物资保障通盘考虑、统一调配——

  依托15个军供站提供军粮保障,协调35家供应商为部队直接配送各类主副食品。在汶川、北川、平武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的地区,开设8个野战加油站点,在其他地区协调中石油的103个加油站为救灾部队供油。组织1000余辆车运送救灾官兵和物资。紧急印发《地震灾后卫生防病手册》,做到救灾官兵人手一册。对“进村入户”部队,抽派医疗人员实施伴随保障。派出洗浴站和被服洗涤服务队,巡回为部队提供服务……

  打破常规保障、简化程序保障、组织超常保障,一个全新的联勤保障模式在大地震后迅速形成。党中央、中央军委牵挂的抗震救灾官兵衣食住行,件件得到有效落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