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报点评中外军事演习探讨战斗力评估标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 06:21 解放军报
参加中俄联合军演的我军96式坦克部队.
马恒辉◎训练水平不完全等同于作战能力。前者与常规指标作比较即可实现,后者则要通过战术背景下的实兵对抗来检验 ◎精确化评估最难突破的是“技术瓶颈”,没有可靠、成熟的技术手段做保障,就无法找到通向精确量化的“桥”与“船” ◎评估结果要真实,需要制定一套普适性强、客观公正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以此保证评估结果具有说服力 体现一支军队的作战实力,除了看它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之外,还要看其战斗力评估的水平。一支对双方实力没有清晰认识的军队,到了战场上难免被动挨打。美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查菲堡联合战备训练中心、内华达州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和内利斯空军基地等,始终把锻造和检验实战能力作为两大职能。内利斯空军基地每年进行的“红旗”演习,都运用实兵交战系统和数字技术,对飞行员训练进行全程跟踪评估,规定只有在实兵对抗中连续10次以上未被对手“击落”者,方有资格参加实际作战。如此量化评估,不仅为上战场拿到了第一手数据,而且强化了部队险恶环境下的空战能力。 我军战斗力评估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由于受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在精确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无论是理论认知、人才储备还是技术手段,对战斗力实施精确化评估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初步具备。顺应新军事变革大趋势,精确评估战斗力,不仅是我军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 找到精确化评估的基本途径 以强敌作为评估的基本参照。作战能力评估,应客观回答部队作战能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以手中的装备能否战胜对手。显然,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评估的参照系。如果参照系过于薄弱,就无法评估真实能力。因此,必须把强敌的作战能力作为评估参照,而不是把标准定在与自己的纵向比较或内部横向比较上。否则,评估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这里的关键,应当是搞清对手关键要素、关键环节的能力指数,并把己方的各项指标参数与对手进行综合对比,这种对比必须是在动态对抗中完成,那种静态、抽象、笼统的指标概念,没有可比性。 把核心作战能力作为评估的重心。每一次战争形态的变迁,无不是核心战斗力的位移。信息时代,核心战斗力是信息获取和运用的能力,谁率先拥有了这种能力,谁就赢得了战争主动权。近几年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无不以信息较量拉开序幕并贯穿始终。所以,评估信息时代的战斗力,必须把集侦察、探测、传输、处理、打击等诸多信息化要素于一体的核心战斗力,作为评估重心突出出来,而不是仅仅看有多少重装备、有多大毁伤力。 遵循由低到高的评估规律。先基础后应用、先技术后战术、先军兵种后合成,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科学评估军队作战能力,这条规律同样不能违背。没有对武器装备技术性能和人员操作技能的准确评估,就无法对战术行动作客观评价;离开了对战术行动的客观评价,战役战略能力的评估就成为空中楼阁。目前我军作战能力评估中,技术、战役和战略层次的评估比较活跃(因为这相对容易),而实兵对抗的战术评估却较薄弱。须知,战术层次的评估是整个战斗力评估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最难实施。对武器装备技术效能的评估,早在研制和试验阶段便基本完成;而战术层次的评估,必须在人与武器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以实兵、实装、实弹方式,在战术背景下进行,这恰恰是战斗力水平最大的变量因素。由于战术层次评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它的弱化便迅速降低了战役战略评估的质量与可信度。可见,战斗力评估应在战术评估这个难点上着力,把它作为逐级递进式评估体系的关键环节。 突破精确化评估的技术瓶颈 建立实兵交战系统。长期以来,我军训练和演习,不大习惯“实力对等、旗鼓相当、自主对抗”的模式。由于对抗中的“一边倒”,无法与对手进行等量对比,反映不出对手各要素各环节的能力指标和整体水平,致使战斗力评估脱离实战。选择实兵对抗的方式,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做保障,更新实兵交战的手段。如运用编码激光束发射与接收技术,全程记录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被什么对手、用什么弹药击中;运用无线移动、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出弹道轨迹及落点,根据落点处目标性质得出毁伤效果;运用计算机数据统计技术,汇集直瞄和间瞄火器相互毁伤实际效果数据;以电磁辐射数据为背景,等效模拟对手各类电磁威胁信号,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真实对抗;运用激光和遥感技术,对爆破毁伤与障碍物被毁程度进行数据概算;运用网络传输技术,将交战发生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控制与数据处理中心,为指挥员决策及系统综合评估提供依据。通过上述手段,就可以实现所有作战平台间和多维领域的模拟对抗,为战斗力精确评估提供支撑。没有技术手段上的突破,就不会有思想观念的飞跃,只有把先进科学技术率先运用于评估实践,才能带动战斗力生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建立信息采集系统。要缩短评估结果与实战的差距,必须采集真实数据,离开了来自实兵对抗第一线的数据,永远也无法走出战斗力评估粗放化的困境。为此,应广泛运用卫星定位、遥感探测、录像监控、网络传输、信息分析和分发技术,建立实兵对抗的信息采集系统,随时记录指挥指令、执行情况以及反馈信息,记录部队行动及其到位信息,记录武器装备、作战平台对抗信息等。同时,通过天基侦察系统、战场态势控制系统、电磁环境构设系统、地面交战系统,直接获取实兵对抗的各种技战术参数等毁伤数据,然后进行筛选,构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使用和反馈的闭合回路流程,实现参演部队的数据共享,获得为实时、准确和全方位的量化评估提供数据信息。 建立综合信息处理系统。有了数据,还必须经过综合处理,战斗力评估才算最后完成。这个处理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用数据库和模型库,分别对各种技战术参数和毁伤数据进行建模与运算,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梳理,综合评价整体对抗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各个层次数据工程的建立,是一个集腋成裘、逐步扩展的艰辛过程,需经数年多次实兵对抗的数据积累。对抗次数越多,数据量越充足,信息冗余度越小,权威值越高,评估方法就越简单,结果也就越准确可靠。 构建标准化评估体系 解决评什么的问题。影响评估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越全面、越系统、越客观,评估结果就越有说服力。因此,评估范围不仅应包括军政后装,而且应涵盖战术思想、战法运用、兵员素质、战斗精神、战场感知、决策艺术、协同动作、综合保障等。此外,对作战对手的作战原则、行动特点、装备性能、攻防强弱点研究得如何,也应当在评估范围之内。 解决用什么标准评的问题。看一支军队是否具有战斗力,最终要看体现综合战斗力的具体指标。这个指标体系的实战性与精准度是最重要的。根据对手情报侦察、战场感知、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装备性能,找出其信息获取与应用力指标参数;根据对手作战思想、指挥方法、指控手段和军官素质,找出其指挥控制力指标参数;根据对手运送工具、装备机动性能,找出其远程投送和战场机动效能指标参数;通过剖析对手作战体系构成及信息结构力,找出其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作战能力指标参数;根据对手作战平台作战效能、运用原则及综合火力编组,找出其硬打击指标参数;通过剖析对手雷达、电台、光电设备、电子战装备性能及战法,找出其电子攻防力指标参数等……以此作为评估己方隐蔽伪装与情报获取、指挥控制、兵力投放与机动、信息作战、火力打击与抗击、电磁攻防能力的对比数据。 解决怎么评的问题。战斗力精确评估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是军事理论的认知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军对战斗力评估本质的认知将不断深化,其方法会不断完善。一是横向对比法。按照强敌战术思想、行动特点、装备性能、信息手段要求建立模拟蓝军,把卫星定位、特种作战、电子对抗、陆航力量、激光模拟等先进手段配属蓝军,使之具有强大突防能力,成为锻造部队实战能力的“磨刀石”。按照“依实案、按实编、在实地、动实兵、打实弹”要求,进行实力相当、不定攻防的自主对抗,与对手全方位全要素横向对比,客观反映战斗力真实水平,用数据回答能否战胜对手。二是综合检验法。结合使命课题,针对不同任务,按照作战进程,从战备转级、疏散隐蔽、远程机动、组织筹划到作战实施各环节,设置以复杂电磁环境为核心的各种情况,诱导部队昼夜连续实施,迫使双方自主指挥、动中交战,把战备、训练、管理、后装保障及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综合检验,对各阶段、各要素、各层次以及诸军兵种行动、各类人员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评估。三是信息主导法。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序参量在战斗力巨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在量化评估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运用信息化技术方法,通过武器、环境和手段的有机融合,强化立体交战景况的逼真度,实现信息采集由人工作业到计算机自动生成、评估条件由传统战争到信息化战争、评估理念由经验定性到数据量化、评估标准从概略模糊到细致精准的转变,做到从评估源到数学模型再到结果分析流程的实时化和自动化。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