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地震后中国军事外交发展趋向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 13:18 中国新闻网
香港媒体:地震后中国军事外交发展趋向理性
    资料图:中方人员与运送救灾物资的美军C-17飞行员握手,背后就是“万里迢迢”赶来的C-17运输机。

  中新网6月10日电 香港《文汇报》6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四川大地震后,有关国家纷纷动用军用飞机向中国运送救灾人员或物资。军事观察家认为,各国军队向中国灾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既体现了不同国家军队在面对人类共同灾难时的携手承担,也体现了中国和军队开放式救灾受援的宽阔胸怀。同时,通过外国军机来华救灾也显露了些许端倪,使人们对中国大灾后的军事外交发展趋向充满理性的憧憬。

  文章摘录如下:

  在外国军机对华救灾中,俄罗斯军机的援助最为迅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周内,俄即向地震灾区出动7架次伊尔─76军用运输机,运送帐篷、被褥等近150吨人道救援物资。5月24日后,根据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指示,俄国防部再次派出10架次军用运输机,向四川、甘肃灾区运送了包括专用帐篷、防寒服等急需的其他物资。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支持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与中国唯一的一架米─26一起,为四川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转运挖掘机、储油罐等大型装备。观察家联想到中俄军事热线抢先在中美军事热线之前开通、俄新总统在独联体国家外首先访问中国,以及将为中国空军升级苏系战机光电系统等,认为这充分显示了两军的互信程度,说明两军关系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互利基础进一步巩固。尽管今后两军关系发展过程或有供需、技术、专利等层面的争议,但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上高水平深入发展已是不争的趋势。

  这次美军对华震灾援助有三个特点:一是反应迅速。5月18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就派遣运输机携带发电机、净水器等救援物资飞抵成都。美方还向中方提供了军事卫星拍摄到的灾区图像帮助救灾。二是交互频繁。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上将透露,中国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美军高层即通过美中军事热线就美方援助问题与解放军高官进行沟通。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空军上将也与基廷通电话,对美军的援助表示感谢。基廷则代表美军太平洋总部全体官兵对中国受灾地区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慰问,对中国军队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和职业精神表示敬意,并称两军不应冲突。三是增加互信。对中国军方接受外军救灾援助之举,基廷表示“与(过去)发生自然灾害时有所不同”,对此次中国积极接受外军援助给予肯定。马晓天则利用参加亚洲安全会议之机,就今年中国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四川遭受地震灾害期间美国防部和军队给予积极援助,向与会的美国防长盖茨表示赞赏和感谢。盖茨回应说,美中两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友谊的象征。但由于战略利益、历史文化和心态的不同,美国军方在许多问题上容易对中国军方求全责备。如这次亚洲安全会议上,盖茨对马晓天关于“中国导弹是防御性质”观点的争论,就是典型事例。大多数中国军人认为,即使中国军力再发展,也不对美军构成现实威胁,更不可能进攻美国。观察家认为,随着中国继续致力经济发展和加紧灾后重建,以及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中美两军在反恐、防扩散、维和、救灾、打击跨国犯罪及能源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会更为活跃、开放和务实,人们有理由对两军关系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周边国家援助显睦邻真情:

  一是“患难兄弟型”。巴基斯坦军方不仅向四川灾区运送了两架次的毛毯、帐篷等急需物资,也向甘肃灾区运送了救援物资。据说巴军方为了扩大援助,动用了战略储备物资,真是“急中国兄弟之所急,帮中国兄弟之所需”。

  二是“友好邻居型”。新加坡武装部队出动军用运输机,向四川灾区运送了10多吨救灾物资,支持解放军的救灾工作。韩国国防部也首次用军机运送了价值3.8亿韩元的急需物资,向解放军提供人道主义支持。正在四川灾区访问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韩国军用飞机对华灾援“具有历史意义”。

  三是“历史恩怨型”。虽然日本自卫队对华灾援没有成行,但两军的处理方式令人称道。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认为:“日本对中国进行救灾援助,必须理解和尊重其文化、历史传统及国民感情和民族性”,马晓天副总长则感谢日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给予理解,同时表示,“这一事件对即将进行的日本自卫队军舰访华的影响为零。”

  观察家认为,通过各国军机对华灾援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军事交流合作的环境、程度和层次不同,但在人类灾难面前,双方都加深了理解和合作。如果能套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名言,那就是:面对共同灾难,同情、支持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妮尔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