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援队专业素质及先进施救理念启示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8日 12:18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马越舟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多个国家的救援队、医疗队和志愿者积极参与了灾区紧急救助行动,他们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先进的施救理念,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救援在抗震救灾中至关重要,我国的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5月17日,一位被困127小时的61岁女性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发现。队员们仅用了16分钟,就将被困者从两层楼夹缝间解救出来。俄方高效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

  由50名成员组成的俄罗斯国际救援队是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隶属于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行动管理局。他们平时训练有素,一旦接到命令,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区域。此次参与救灾的其他几支专业国际救援、医疗团队,也都具有同样的实力。

  相比之下,我国的灾难救援精锐之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毫不逊色。这支组建于2001年的专业队伍,曾经参与了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海啸等多次国际救援行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这支地震救援“国家队”的180多名队员,仅用一天时间就在都江堰救出21名受困者,让外国同行钦佩。

  “但是,由于总人数偏少,国内的专业救援服务在日见频繁的严重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力量缺乏。”中国地震局应急司司长、原国际救援队队长徐德诗对媒体说,“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省份都初步建立了地震救援队,但是由于进口地震救援、通讯设备费用很高,难以配备,直接导致专业化训练无法展开。”他指出,“专业救援队伍是我国灾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根本,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

  启示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专业化志愿者的作用不容忽视,志愿者队伍和平台的搭建须从平时做起。

  此次来华参加救灾的国际救援团队中,有不少都是由专业化志愿者组成的。

  “我们有一个网络平台,日本各地医院的医生都可作为志愿者在平台上报名。遇有国际紧急医疗援助任务,我就和他们取得联系。”日本国际紧急援助医疗队队长田尻和宏说,“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很多医生们主动和我联系,强烈要求到四川来协助医疗救援。我们这支志愿者队伍有着30多年的历史,在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日本医疗队一样,中德红十字野战医院的德方人员也都是志愿者。

  据了解,虽然目前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规模已经不小,但是尚缺少在救灾方面的专业分工和成熟的组织。

  另据徐德诗介绍,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志愿者救灾组织也很完善。“事实表明,大地震后,被亲属救出的被困者数量惊人,有的甚至超过了专业救援队。原因很简单,首先,亲属之间相距不远,救援及时;其次,亲属往往知道被困者的准确位置。”他说,“可以想象,如果社区的救灾志愿者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适当训练,今后再遇到震灾,肯定会有更多的生命得到挽救。”据他透露,目前国内已经有类似的志愿者救援组织出现了,但数量和专业程度还远远不够。

  启示三:在全球化时代,灾难国际救援已经成为潮流,积极主动地接受与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树立成熟、开放的大国形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类相互依存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自然灾难已经不再是局部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国际合作应对灾难,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我国政府顺应了这一趋势。近些年来,对于他国遭遇的灾难,中国都是在第一时间提供了有效的援助,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的态度更加国际化,在首次接受他国救援队伍前来的同时,还公开表示帐篷严重不足,希望国际社会增加援助。

  对此,美国《西雅图邮讯报》评论说:“没有人会因为中国呼吁帮助而认为其无能自救,这反而会改善和提升中国的形象,推动抗震救灾和灾区的重建。”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顺应国际潮流,以更加开放透明的态度对待国际救援行动,中国就一定能够在国际社会进一步确立自己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

  (本报成都6月7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