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泗耳藏族村:走1/3路程后马再也不上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06:13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费士廷

  泗耳乡四面环山,是四川省平武县藏、汉混居的一个乡镇。全乡3个村寨,其中一个是藏族村。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泗耳乡与外界失去联系,藏族同胞的安危牵动着人们的心。5月17日10时许,济南军区某炮兵旅接到奔赴泗耳乡的命令。旅副政委孙增顺迅速带领300名官兵从驻地出发。

  晚6时许,部队摩托化开进到北川县城。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山体断裂,北川通往泗耳乡的道路被山体掩埋,彻底中断。孙增顺立即组织100人突击队,计划翻过天越岭向泗耳乡前进。但当地老乡说,翻天越岭进泗耳乡,最少也要8天8夜。此时,距上级规定的进乡时间只剩下几十个小时,这个计划显然行不通。剩下的希望只有从平武县城出发,穿越5座海拔1800米高的山,徒步奔向泗耳乡。平武县城成了官兵新的出击点。

  第一梯队前进受阻的消息传来,旅长杨文耀从豆叩乡赶来,政委魏世春从响岩镇赶来,旅前进指挥所搬进了平武县城。一项新的挺进计划随之出炉。副旅长余秋胜带领15名官兵作为先遣分队立刻出发,旅长杨文耀带指挥所随后出发,孙增顺带300名官兵回撤支援,魏世春坐镇指挥。

  “受灾的藏族同胞在等着我们,军委、总部领导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藏族同胞失望!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第一时间送到藏族村寨!”

  山路弯弯,崎岖难行。当晚10时许,先遣分队与指挥组到达了泗耳乡的杨柳坝村。再往前走,路没了。旅指挥部临时决定把杨柳坝村作为临时营地,对官兵进行调整补充。

  第二天早上5时30分,冒着蒙蒙细雨,30名官兵牵着老乡支援的两匹马,驮着给养、药品,向前进发。山高路滑,坡度越来越陡,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马再也不上去了,官兵们把物资背在身上,手脚并用,抓住山缝中的野藤,踩着岩石,一步一步向上爬。

  手划破了,衣服汗湿了,没有人退却,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到达藏族村。

  18日11时,官兵们终于爬上山顶,到达藏族村——茶坊村。

  藏族村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村民的住房,有的倒塌,有的墙体严重变形、裂缝,10多名藏族同胞不同程度地受伤,还有的家里断了粮食。

  “藏族同胞是我们的亲兄弟,我们不能让他们再受伤害。”余秋胜把官兵分成4个小组,迅速展开搜救。有点卫生知识的战士与卫生员一起帮藏族同胞擦洗伤口,进行包扎;搜救组的战士挨家挨户,把危房中的人们转移到安全地带,把他们家中仅存的粮食抢运出来;物资分发组的战士把部队带来的常用药品、干粮分发到各家各户;安置组的战士找来了木块与花条布,帮助藏族同胞搭建简易帐篷。

  官兵们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才把84名藏族同胞妥善安排好。

  令官兵意料不到的是,村民们有的从家中拿出了酥油茶,有的端出苞谷酒,非要请官兵吃顿饭。

  “藏族同胞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哪能吃你们的粮食。”官兵们坚持不吃,村民们把苞谷酒和酥油茶高高地举过头顶,满含热泪恳求官兵一定吃一顿。

  泗耳乡乡长、藏族同胞鲁塔真诚地说:“祖国大家庭,汉藏一家亲,地震发生后,我们与世隔绝,几乎陷入绝境,是你们及时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会永远记住党和政府、人民军队的这份深情。”

  今天,根据需要,这个旅官兵又往村里运送了一批物资与干粮。(本报青川5月21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