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方出重大科技成果:导弹智能化指控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 06:20 解放军报
中国军方出重大科技成果:导弹智能化指控系统
解放军导弹部队
■周明 本报特约记者 王永孝

  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某型导弹智能化指控系统”,经过10年攻关取得多项突破,并经过多次演习和训练检验。然而,去年下半年,这项成果第三次酝酿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却再次被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党委卡住。

  院内外许多人对此不解:这究竟是为什么?

  获奖要紧,战场制胜更重要

  从1996年到2003年,导弹专家杨辉耀领衔研发的“某型导弹智能化指控系统”终于大功告成。然而,当他们兴奋地把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材料送到院长慈林林案头时,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报奖的事缓一缓,先到部队摔打一下再说吧。”有专家不解:这一成果创新点多,拿大奖几乎是坛子里捉乌龟——十拿九稳。为何叫停?

  争论摆到了院党委面前。党委“一班人”认为:科研成果不经实战检验就报奖,是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把获奖看得过重,甚至为此人为地拔高科研成果?为什么有些科研人员总是盯着容易获奖的项目?院党委举一反三,严肃地提出:我们决不能只注重科研获奖,而忽视科研的方向。

  随即,全院开展了一场“科研是获奖重要还是战场制胜重要”的讨论,并形成了《关于加强科研作风建设的规定》和《科研成果报奖管理办法》。他们规定:非应急性科研项目,要增加在部队运用的时间和次数,确保成果经得起实战检验。

  编辑感言:“枪要打得准,还须准星正”。科研单位要更好地履行为战斗力服务的使命,必须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观,不断校正科研价值取向;同时,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形成良好的科研作风。

  不但要跟自己比,还要跟对手比

  第一次报奖亮“红灯”后,专家们全身心投入该系统的实战运用和检验,并进行了技术完善。2006年初,他们准备再次报奖。恰在此时,一位院领导参加演练后发现,“蓝军”电磁攻防又有了新招数,准备报奖的项目研制已历时10年,能否经得住复杂电磁环境的考验?

  这一问,惊醒了项目组专家:虽说科研成果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的技术还在国内领先,但科研不能只跟自己比,只有跟强敌比,将来在战场上才能有胜算的把握。

  院党委再次提出暂缓报奖,并组织该系统参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全程演练。专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当初他们认为是强项的某技术,面对“蓝军”强电磁干扰,居然成了致命的“短板”。

  为提升科研成果的性能,院党委多管齐下:组建重点实验室,对“蓝军”电磁攻防能力进行量化,使科研攻关的靶子更清晰;在重大演练中,主动对“蓝军”电磁攻防能力进行高难度设置,让创新成果在战场环境中接受检验。

  编辑感言:战场无亚军,打赢需要“撒手锏”。要取得一流的成果,就不能满足于与自己比,在军内国内比,而要用世界眼光和前瞻思维,瞄准军事变革前沿攻关,抢占军事科技制高点。

  出科研成果,更要出战斗力

  “某型导弹智能化指控系统”经过两次升级,在实战演习中得到全面验证,专家们终于长嘘一口气。2007年下半年,正当他们第三次酝酿报奖时,却接二连三地接到试用部队求援电话:新系统用不惯,如以前需要人工判读数据,现在改由计算机自动判读、自动控制发射,总是担心不可靠。

  鉴于这一情况,院党委派专家到部队专题调研,得出结论:官兵对新的发射方式不习惯,说到底是训练观念没有搭上信息化“快车”。然而,新系统训练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基层部队一时解决不了。是先报奖,还是把训练中的问题解决后再报奖?

  院党委认识高度统一:成果转化比报奖更紧迫,解决部队训练难题我们责无旁贷!于是,院党委第三次把报奖材料压下来,派出专家先后8次到部队,引导官兵转变观念,探讨相应的作战运用和战法创新等问题,并帮助部队开发出辅助训练的软件,使该项成果加速形成战斗力。院领导对专家说:“我们要使每个奖项都成为经得起实战考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奖’。”

  都说成果转化难,主动作为就不难。院党委总结这一成果转化的经验,出台规定:科研成果必须先转化后报奖。科研从选题开始就要让部队参与,防止成果与战场需求脱节。规定出台以来,有5项成果因转化不到位被暂缓报奖。该院还成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小组,对科研成果转化全程负责。

  编辑感言: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能烧火棍一头热,不能光指望部队。科研单位不仅要把科研成果“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主动延伸技术保障范围。只有部队运用成果提升了战斗力,成果转化才算真正到了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