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徒弟每次都能超越师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 11:25 东北网
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徒弟每次都能超越师傅
向南林研究武器装备结构

  东北网9月24日电 普通士官向南林入伍8年来,阅读了40多本理论书籍,记下6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掌握6种专业修理技能,发表9篇学术文章,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被誉为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他是一名普通士兵,却把伟大理论作为自觉追求,阅读了40多本理论书籍,记下了6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他是一名普通青年,却把平凡生活演绎出了精彩,从容面对挫折困难,入伍8年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他是一名普通修理技师,却掌握6种专业修理技能,发表9篇学术文章,参与4次重大演习,累计维修50余台次大型装备;他是一名普通文艺骨干,却用如火激情展示了当代士兵的青春风采,精通6种乐器,参与军地演出100余场次,10余幅书法作品在军内外获奖;他是一名普通农家子弟,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承担起了助人解难的道德义务,连续3年资助福利院儿童,帮带的战友有13人立功。

  他入伍8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被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个人,并在沈阳军区召开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的士兵代表介绍了经验事迹。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高炮团修理连班长、普通士官———26岁的向南林。

  只有高中文化 两年啃下20本专业书籍

  和向南林一起训练、生活的战友们都知道向南林是一个愿意自讨苦吃的人,只要工作中有了难题、苦活,冲在前面的总是向南林。可他却总是说“苦与乐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苦哪有乐”。苦尽甘来的道理谁都懂,可是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其中的意义却没有几人能做到。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向南林工作之余的第一爱好,部队官兵工作任务重,自由支配时间少,他就挤时间学习,实行学习上的“零存整取”,饭前饭后背两个名词,大块时间学一两篇文章,每天晚上熄灯后,他总想办法学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在连队库房,有时打着手电在被窝里,一段时间里,他干脆把连队里的第一班哨“承包”下来,连队领导被他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专门腾出一间库房作为他的学习室。2004年,部队在外驻训,晚上没有电,蛟子又多,他便点着蜡烛看书,一个半月用掉了40多根蜡烛、20多瓶风油精。在军械士官学校学习期间,向南林为自己制订了“魔鬼学习计划”:节假日不休息;熬夜困了嚼红辣椒提神儿。由于红辣椒吃多了,向南林经常流鼻血,两次住进医院。可两年下来,只有高中文化的他,硬是啃下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20本专业理论书籍。

  向南林不仅在理论上是学习能手,还是团里公认的技术“大拿”。每年团里都有一些装备要送到厂家维修,押运是件苦差事,可每次向南林都是自告奋勇,坐着露天平板的火车、冒着严寒千里跋涉。为了抵挡寒风,在四周没有遮拦的平板火车上,向南林只好用稻草围个窝儿当帐篷,渴了就喝口结冰的矿泉水,饿了就啃块挂满霜的方便面,一连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大圈。可向南林却认为这“差事”很划算,4年他去了8次,因为送修时他可以带着平时遇到的“疑难杂症”,到工厂向技术更高的师傅们当面请教,晚上还一个人留在车间里练技能、做笔记,有用的复习资料还可以复制带回来。工厂的领导和师傅们被他的刻苦精神感动了,不但乐意向他传授技能,还经常无偿送给他工具、资料和零部件等。因此,向南林每次出差都能满载而归。

  2005年初,某新型雷达列装、指挥仪撤编的消息传到了团里,对向南林而言,却意味着他又要从头再来。新装备还没到团里,他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他找厂家、找友邻部队,电话、书信、特快专递,所有能用的通信手段他全都用上了。短短一个月,向南林就收集整理了百余万字的新装备资料。同年4月,新装备列装,团里成立新装备攻关小组,由他负责编写教案。一无教材二无教员,所有的性能、操作都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向南林每天早晨4时起床到零下30℃的训练场,对照说明书逐个部件、位置悉心研究。为测算数据,他带领攻关小组一连几天趴在雪地里接线记录,手脚裸露的地方裂了许多口子,生了冻疮,疼得他坐卧不宁。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钻研,他先后编写出了20多万字的操作教程,制作了6部教学课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谁有长处向谁学 徒弟每次都能超越师傅

  向南林是一个勇于刷新自我的人,谁有长处,他就像谁学习,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超过“师傅”,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战友们称他为“可怕的向南林”。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26岁的向南林性格活泼开朗,爱好文艺,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毫不逊色于歌星。新战士李波出生于唢呐世家,7岁时就开始学习唢呐,此外还会许多乐器。到部队后,他很快便让向南林“盯上”了,一有时间,向南林就与他切磋技艺。一次,向南林看到团里的乐器堆放在仓库里闲置没用,他建议团里成立了小乐队。缺架子鼓手,请人需要花钱。恰好李波有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他是键盘手,向南林就决心自己上,弄不懂就问李波。刚开始鼓点儿敲不准,影响了别人排练,他就敲自己的大腿。一个月后,李波在礼堂外面听到架子鼓声,以为是请来了专业老师,结果进屋一看,却是向南林在打架子鼓。李波与向南林相处3年,慢慢地他发现,原本密不外泄的祖传本领,向南林全学会了。向南林的书法也小有名气,先后10余次在各层次的大赛中获奖,可他不满足,一有时间就到佳木斯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常贵家里求教。

  在团里,办晚会、每周的影前小舞台,向南林是团里不可或缺的“台柱子”。在佳木斯市每年的双拥晚会,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能当导演主持、搞舞美策划,还能唱歌、演小品、编舞蹈,笛子、葫芦丝、架子鼓等6种乐器,他件件拿得起。三任宣传股长感受最深:少了向南林,团里的舞台要塌掉一半。在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总装系统搞文艺调演,由向南林执导参演的歌伴舞《当兵的哥们》获得了二等奖。

  微薄之力挑重担 对自己吝啬帮别人大方

  向南林对钱有着特殊的敏感,当年就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他放弃了高考的机会,将考大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在生活上,向南林对自己很吝啬,除了学习买书,他很少为自己添置生活用品,但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他却很大方,总是不遗余力地尽一己之力。

  在向南林的理论学习笔记本中,夹着一张这样的支出计划表:“月工资945.8元。弟弟生活费300元,寄给家里200元,买书100元,资助失学儿童100元,日常开支50元,其余的存起来。”2004年11月,团里搞了一台晚会,向南林担任整台晚会的导演、策划、主持。演出结束时,时任宣传股长、现任二营教导员的卢炳光特意买了几罐饮料送给向南林,令他不解的是,向南林拿着饮料,像小孩子欣赏一件新奇玩具一样迟迟不喝,“大点口儿,别跟大姑娘品茶似的。”看着患重感冒的向南林,卢炳光很心疼。向南林却说:“不怕您笑话,长这么大,我第一次喝饮料。”每当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卢炳光的眼圈总是红红的。

  “遇难就帮”已成了向南林的为人品行。去年春天,方正县遭遇了一场少有的旱灾,探家回来的姜宝成回到连队后始终无精打采。向南林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就给姜宝成家寄去了4000元钱,解了姜家的燃眉之急。后来,姜宝成才知道,向南林不仅掏空了所有的积蓄,还从战友那儿借了1000元,姜宝成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来信表示感谢,信中写到他们真想认向南林做干儿子。

  一次,向南林随连队进行冬季野营拉练,住在一户姓秦的大爷家里。通过了解,向南林得知秦大爷的儿子遇车祸身亡,留下了儿子秦云东和爷爷相依为命。听说秦云东因交不起学费失学时,他掏出身上仅有的218元钱塞到了秦大爷的手中。从那时起,他每月都要从工资里拿出100元,资助小云东上学。(作者: 尹栋 李玥)

  相关专题: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