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放军确保后勤保障新型战机大批次频繁演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 06:23 解放军报
资料图:解放军确保后勤保障新型战机大批次频繁演练。
赵春林 本报特约记者 方立华人员素质与战机需求接轨 3月上旬,皖中某机场,闻名遐迩的“海空雄鹰团”新型战机编队呼啸着飞向茫茫海空,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攻防演练。为这次训练提供油料、气象、通信、导航等优质保障的是海军东航某场站。 新型装备刚列装场站时,大部分官兵从未接触过新装备,素质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为尽快掌握新装备,场站成立了新装备学习研究中心,站长、政委领衔编写了《各专业知识考核百题集》、《某型导航台站操作维护规程》等业务培训教材。同时,他们还通过请专家带教、派人外出学习等途径,使数百人在短期内掌握了新装备。 在掌握新装备过程中,不懂外文是官兵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为此,场站掀起“外语热”。官兵们将单词抄在小纸条上,揣在口袋里,有空就拿出来学习,不仅很快弄懂了外文说明书,而且能排除各种装备故障。一次飞行训练中,导航连一台正与飞机保持联络的进口装备突然信号中断,士官薛辛松准确判断出变频机3号箱电阻烧坏,更换后当即恢复了与飞机的联络。 近年来,该场站先后有60余名士官被评为全军、海军和舰队优秀士官成才标兵,3人获海军作战部队优秀科技人才奖,48人进入舰航科技人才建设梯队。 科技革新与保障实际结合 新型战机进气道吸力大,一旦吸入异物,就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为了保证跑道洁净,场站在跑道入口处修建了一个“洗车池”,并设有岗亭,任何车辆进入跑道区,都必须经过水池清洗,检查员确认车轮没有任何杂物后才放行。 该机场地处山区,周围绿树成荫,适于鸟类繁殖,防鸟撞机任务十分艰巨。保障新型战机,依靠人工驱赶等简单驱鸟方法已远远不行了。于是,场站建立了鸟情分析室,在安徽大学鸟类学教授协助下,研制了“机场鸟害防治信息系统”,有针对性地采取驱鸟办法。同时,他们装备了复合式驱鸟车,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鸟撞事故大大减少。 新型飞机经常进行超低气象条件的高难课目训练,气象复杂保障难度较大。一次,飞行部队执行重要任务前夕,受冷空气影响,能见度不到1公里,并打雷下雨。上级首长再三询问时任场站气象台台长的刘百川:“明天能飞吗?”对当地气象研究多年的刘百川果断回答:“据我们分析,明天中午11时雷会停,12时45分后雨会停,天气开始转好。” 为确保万无一失,刘百川带领技术骨干,从凌晨两点就守在雷达屏幕前,观测卫星云图和天气变化情况。果然,第二天中午12时天空放晴,训练按预定时间顺利进行。 保障能力向未来实战靠拢 信息化作战空间的急剧扩展,对战时后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为提升新装备快速保障能力,场站从实战出发,探索后勤保障规律,先后取得了机动中的伴随保障、转移时的定点保障等多项成果;围绕多机种保障、全天候保障、机场紧急抢修等课题,研究出10多种贴近实战的保障方法。场站还组织部队进行战备等级转进、特情处置演练,使飞机再次出动时间大大缩短。 前不久,上级决定将“海空雄鹰团”部分飞机转出本场进行海上飞行训练。这一时期,飞行团进行的多是夜间海上超低空、多场次连续飞行等实战性很强的高难课目训练。场站官兵连续两个月没休息,常常天一亮就进场准备,深夜11时才退场,为“海空雄鹰团”向甲类团目标迈进全力搞好保障。 3年多来,该场站从单机种保障到多机种保障,从本场保障到跨区异地保障,从一般保障到应急保障,实现了从简编场站到优质安全场站的转变,优质安全率、保障良好率始终保持在100%。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