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曾举行35天演习检验智能战机器人部队战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11:24 《环球人物》杂志
资料图:美国Marcbot-4排爆机器人在检查路边炸弹
本刊特约记者 秦 川 “未来的美军将拥有一支成建制的智能战机器人部队,这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组建’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问世’的问题。”日前,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机器人项目部主任、智能战“教父”戈登·约翰逊自信地宣布,根据2007年11月刚刚出炉的《“机器战士”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作战评估报告》,10年内,智能战机器人部队将全面走上战场。 恐怖的“阿尔法计划” “它们(‘机器战士’)不会感到饥饿,不会忘记自己的命令,即使身边的同伴倒下,它们也毫不在意。它们绝对会比人类同行干得更出色!”约翰逊在介绍他的智能战计划时,对“机器战士”的作战能力信心十足。“美军未来的‘机器战士’可谓千姿百态,可能会像人、蜂鸟、坦克、蟑螂、龙虾……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它们还可能是‘聪明的尘埃’。” 2007年11月,两份评估“机器战士”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表现的报告,摆到了约翰逊的办公桌上。看着战地指挥官们对“机器战士”的那些溢美之词,约翰逊想起了自己最初投身智能战研究的艰难往事。 “1993年,美军士兵在索马里摩加迪沙遭武装民兵伏击,战死后被剥光衣服拖着游街的情景,令我震惊不已。那一刻,我突然有了让智能机器人代替美国人去打仗的设想,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类似的悲剧。” 但是,当约翰逊带着他的智能战设想,到五角大楼进行游说时,换来的却是冷遇和嘲讽——“《星球大战》看多了吧?!” “研发智能战机器人部队,的确需要投入巨额经费,可一旦研发成功并组建完毕,其后每年的开支,只相当于维持现有部队所需资金的10%!此外,‘机器战士’不需要晋升军衔、涨工资,也不必操心它们的军装和伙食,更无需解决它们的家属问题,还不必为它们支付退役金和保险,就连阵亡补偿金也省了……对国防部来说,用‘机器战士’替代人打仗,是花钱少、风险低、效率高的最理想选择。”面对种种嘲讽,约翰逊并没有却步,而是拿出了很多颇具说服力的“证据”。很快,一些负责预算的官员被他说动了。 对美国人来说,战争伤亡一直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约翰逊抓住这一点,力劝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只要进行地面战,伤亡就不可避免。就算战时美军平均每天死1人,可一旦作战时间超过一年,白宫和五角大楼就得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一位听过约翰逊演讲的美国国防部高官,事后曾佩服地说:“伊拉克战争证实,即便拥有最精良的军事装备,美军平均每天也得失去两名官兵。这给布什政府造成的压力迄今未能解除。” 在约翰逊的一再游说下,2002年年初,美国国防部同意由他牵头进行一项研究——“无人战争效应:让人类避开战争怪圈”。这就是著名的“阿尔法计划”。 接到委任状后,约翰逊立即招兵买马,将全美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统统招至麾下。在此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由他牵头的“阿尔法计划”小组,就确定了美国智能战机器人项目的发展方向:最快在10年内,也就是到2015年,一支成建制的美军智能战机器人部队将正式服役;它们将能在陆地、空中、太空、海上和水下执行几乎所有的军事任务,更能完全替代人类在极冷、极热或生化、核污染环境下执行任务。“我们之所以称它们为‘战士’,是因为它们只需极少人的指挥便可自主执行任务。在智能战中,机器人执行战术任务,而人类只负责战略任务。” 根据约翰逊的设想,“阿尔法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战士”代替美军士兵上战场,实现零伤亡的“无人战争”;最起码也要将危险任务交给“机器战士”来完成,以保证美军士兵的生命安全和精神状态。 “机器战士”伊拉克练兵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原本极为乐观的美国高层突然发现,伊拉克成了吞噬美国士兵生命的“黑洞”。正如约翰逊预测的那样,白宫和五角大楼面临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智能战”几个字开始在华盛顿决策者们的大脑中不断闪现,约翰逊的地位随之扶摇直上,由原来的“阿尔法计划”小组组长,一跃成为五角大楼机器人项目部主任。 与此同时,拨款也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约翰逊“涌”来——仅“阿尔法计划”中的“未来作战系统”一项,就得到了国防部127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于是,一个个“机器战士”站到了他的面前,并随即被送往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2003年起,陆续有至少10种智能战机器人被分别派往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美军“机器战士”,已增至5000多个。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