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下战斗堡垒传说不断在小金门流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11:52 中国新闻网
金门的碉堡及地下坑道举世闻名,虽然这些碉堡或坑道有些已经解除军事任务,但有关地下坑道的传说却不断在小金门流传。 来源:台湾东森新闻
曾经遍地不毛的金门现在到处都是绿意,很多到过金门的游客,也对这个曾经是烽火连天的岛屿赞不绝口。
当年有一大堆的“金门公约” 1956年金马地区实施战地政务,一直到1992年才解除,在金门实行战地政务的36年,很多的限制恐怕是身在台湾本岛的民众无法想象,例如要到海边,要有一张“滩民证”,到了海边如果要钓蚵仔需有“蚵民证”,甚至连买宝宝的婴儿奶粉,都有一张限购登记表。当年在金门,是一个有证件才能做事的年代。 当年的金门号称无所不管、安全优先、管制第一,要到海边一定要有“滩民证”,不然就会被抓去关。有了滩民证,不代表在海边什么事都能做,如果要钓蚵仔,还要有“蚵民证”。 当时海边到处都是地雷,又怕民众游到对岸,管制海边可以理解,但夸张的是,往来台湾本岛与金门也要有往返同意书,甚至在金门本岛要离开家里,还要有一张外宿人口登记表。 文史工作者陈沧江指出:“那个时候在金门县,你从这个村庄,到另外一个村庄,即便是3分钟的路程,也要申请这个。” 除了行动限制,当时连物资都有严格管制,电视机、收音机、照相机、录放机通通都要管制登记,连婴儿奶粉都有一张限购登记表,因为怕空罐太多,有人会借机漂到大陆。 管制的年代,还有现在看起来觉得好笑的一堆公约──金门商人公约、渔民公约、打狗队公约,甚至是保乡公约。 有证才通,无所不管,历史在金门留下深刻的印记。 金门地下坑道传说不断在小金门流传 金门的碉堡及地下坑道举世闻名,记者深入小金门的战斗碉堡,虽然这些碉堡或坑道有些已经解除军事任务,但有关地下坑道的传说却不断在小金门流传。 顺着退伍老兵的脚步,他右手指的地方,就是小金门最引以为傲的地下坑道,连回音都听的清清楚楚。笔直的坑道长达300米,联络铁汉碉堡以及勇士碉堡,如果再加上支线,地底下的坑道将近900米。 宛如蜘蛛网般的迷宫,阿兵哥的战斗和生活,全都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完成。金门退伍老兵陈先生说:“这都是寝室,以前都是吃军用罐头,而且你看以前的话,那个窃盗军品的话,送军法究办。” 坑道里一定有战备存粮,但食物还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水喝,才是最恐怖的一件事。在这个坑道里面,我们看到一个手压式的水井,除了取水之外,它设在坑道里面,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有人下毒。 据悉,当年的地下坑道的战斗生活有这样的三原则:“看不到不打,瞄不到不打,打不到不打”,这些都曾是金门军人最深层的记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