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ARJ21是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奠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17:44 科技日报

  “干航空的谁不想造自己的民用飞机?”听完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代表对报告中关于自主创新的论述感触颇深。他说,过去,我们曾希望通过国际合作途径,发展民机产业,但无果而终。“打造中国的民用飞机,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这一决定,让几代中国航空人“大飞机”之梦终于有了落脚的基石。而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无疑又为这一梦想插上了“翅膀”。

  有消息称,中国在有了“两弹一星”,有了“神舟”飞船,有了核潜艇,有了“中国芯”之后,如果进展顺利,有望在2020年前拥有自己的大飞机。

  吴光辉:ARJ21是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奠基石

  “2009年5月以后我们中国人就可以坐上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飞机。”在陕西代表团驻地,十七大代表、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院院长、新支线飞机ARJ21总设计师吴光辉向记者透露出的是完全的自信。

  2007年3月30日11点50分,随着第一颗铆钉牢牢地嵌在了ARJ21飞机的前段机身上,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新型支线飞机开始总装。从这一刻起,国人期待已久的坐上自己的飞机在祖国蓝天翱翔的梦想真正开始和现实拉近。

  “ARJ21成功研发并投入市场,对一直期待能自主研发大飞机的中国意义非凡。”吴光辉说,民用支线飞机的研制是大飞机的基础,也可以为大飞机的研究积累经验。

  “在技术上,ARJ21支线飞机和目前的115座单通道大飞机差别不大,在同类型飞机中性能最优。”吴光辉骄傲地告诉记者,ARJ21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支线飞机”。

  据了解,ARJ21飞机是中国首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而且,这个只有90座的支线飞机乘坐的感觉像大飞机一样平稳,舒适度非常高,尤其突出的是它对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适应能力。吴光辉说,新支线飞机拥有超强的起飞和爬升性,最合适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高原高温机场使用。

  “ARJ21还是民机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探路者。”吴光辉说。中国航空工业目前最缺乏的是商业化运作的经验和能力,而ARJ21采用的国际上通行的商业化模式,很值得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借鉴。“可以说,ARJ21是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奠基石。”

  据介绍,ARJ2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商业化模式,由中国一航、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以及西安、成都和沈阳的多家飞机制造基地,以股份制形式在上海成立了项目公司———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委托国内4家主要飞机制造厂共同研制,并向多家国际知名航空器材供应商进行采购。同时,设计之始就完全按照CACA(中国民用航空总局)、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适航条例来研制,并将在ARJ21试验时邀请FAA作同期检测。

  在研发过程中,负责ARJ21市场开发与销售的中航商用飞机制造公司走访了国内多家民航公司,提前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机上需要多少座位、喜欢什么样的发动机等,然后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设计他们所需要的飞机。吴光辉透露,ARJ21飞机目前已拿到了国内航空公司的71个订单。

  “相对军用飞机,我们的民用航空显得非常薄弱。”吴光辉说,中国有能力生产军用飞机,但在民用飞机上一直缺项。现在的设计观念完全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弥补了航空人对民机的期盼。没有民用飞机,中国的航空业是不完整的。

  吴光辉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航空航天业。作为一名航空工作者,在感到十分振奋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赵霞代表:大飞机立项是技术实力提高的结果

  47岁的赵霞代表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是国内航空飞行器总体气动布局设计专业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副总设计师。她说:“十七大报告对自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重视前所未有,是航空事业腾飞的一个新契机,让我们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赵霞说,大飞机项目之所以能够立项,是基于中国多年来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预先研究,基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基于机械制造、电子、冶金、化工、材料、能源、信息和计算机等许多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国防科技工作者,赵霞认为,大飞机项目应该是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赵霞在气动布局设计这个被认为是男人“势力范围”的研究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她的工作关乎先进的高性能飞行器能否“成型”,更关乎飞机自身安全及飞行员的生命。她说,世界航空业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技术数据。发达国家的飞机之所以性能好,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的创新。“普通人可能不知道,波音、空客飞机翼型的一点点微小变化,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尽管我国的科技投入连年增加,但在一些基础科研领域,例如风洞等试验方法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十七大之后,我相信这些方面应该有所加强。”

  黄伯云代表:大飞机刹车片无疑将是“中国创造”

  “毫无疑问,中国大飞机的刹车片将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制造。”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这个“秘密”。

  尽管不是航空人,但黄伯云与大飞机项目却有着不解之缘———他花近二十年时间研制出的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刹车片,使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彻底改写了。2005年3月28日,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之后,黄伯云接过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颁发的奖状。

  黄伯云说,十七大报告非常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工作在科技、教育战线的黄伯云对报告中有关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论述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报告是科技界和教育界未来行动的纲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

  “创新为了什么?”黄伯云认为,就是要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他透露,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进展非常顺利,两年前由多方投资成立的股份公司即将上市,其中,技术所占股份为25%%。“我们还要开辟新的应用领域,把竞争的眼光扩展到世界范围。”(罗晖 胡菊芹)

  相关专题:中国大飞机之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