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2007演习红军师制定12套数字暗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09:10 中国青年报
铁拳-2007演习红军师制定12套数字暗语(图)
11月1日,一名士兵在战斗前夕擦拭炮管。

铁拳-2007演习红军师制定12套数字暗语(图)
    11月1日,士气高昂的红军主力部队由素有“铁军”美誉的某部叶挺独立团担任。 中新社发 曾宪平 摄

  从10月27日开始,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一场代号“铁拳-2007”、为期7天的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兵演习悄然打响。演习的主角,就是素有“铁军”美誉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演习听不到猛烈的火炮声,看不到迎风飘扬的红旗……一切都是那么平静。

  然而,战场从不可能有真正的平静。从覆盖式干扰、瞄准式干扰到阻塞式干扰,从空中到地面,“红军”和“蓝军”对彼此的通信网络、指挥系统进行猛烈攻击。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欺骗与反欺骗……“沉默”的背后,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较量。

  “中军帐”里,首长决心图、“敌”情侦察图与电磁环境构设图并列;远程机动,电子反侦察与反干扰伴随始终;演习讲评,电子对抗成为主要内容……“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的方法,是这次演习的重点。”

  济南军区司令部军训和兵种部部长谭民说,今年是解放军全军广泛展开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实践探索的第一年。此次演习,他们把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整个师的实兵演习完全置于复杂逼真的电磁环境下,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进行全面的检验评估,这在该师演习史上尚属首次。这不仅是实战化训练的一大突破,也是对该师负责的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试点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这里的激战静悄悄

  山间终于响起激烈的枪炮声。但对于红军师师长杨剑来说,这反倒让他感到了一丝轻松——昨天一天的“沉默”对抗才真是九死一生。

  覆盖式干扰、阻塞式干扰、瞄准式干扰……红军师和“蓝军”在广阔的天地中,从空中到地面,对彼此的通信网络、指挥系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无数由“0”和“1”组成的“数字战士”,正在阵地上进行着决战。

  这场战斗,从拂晓一直持续到深夜,双方拼尽全力争夺着每一块看不见的阵地,此消彼长。

  红军师并没有落下风,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制式器材和就便器材,对“蓝军”进行反侦察、反干扰、反欺骗。成千上万束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了一张覆盖战场的“天网”。

  “电磁对抗作为

信息化作战的标志性行动,从根本上决定着战场主动权的得失。”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师长杨剑介绍说。信息化作战,最突出的变化是战场结构不同了,复杂电磁环境从传统战场环境要素中脱颖而出,居于主导战局的显赫地位。在当代战场,电磁波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和最佳载体,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武器装备的支柱: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在飞机中已达50%(在B-2飞机中高达60%);在舰船中达25%~30%;在火炮和坦克中达30%;在空间武器中甚至高达65%~70%。联合作战、体系对抗、精确打击所依赖的信息获取、传递、控制、干扰等,绝大部分要通过电磁波这个媒介完成。作战行动对电磁活动的依赖性越强,制电磁权的较量便越激烈,电磁活动空间在战场构成中的地位也就越突出。

  突出强调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演习,是中国军队大力推进从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的一个显著特征。2006年6月的全军军事训练工作会议后,全军把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作为推进训练转变的抓手。

  今年以来,某红军师担负了总部新装备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试点、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训练试点和军区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试点任务。“铁拳-2007”实兵检验性演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举行的。

  多频共用、改频换频、电子佯动、设置诱饵、利用地形实施摆脱……红军师官兵们在无形的电磁空间与“蓝军”展开激战,他们甚至动用灯语、旗语、手语等传统通信手段,千方百计保证畅通。

  但“蓝军”也不可小视。他们充分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有利地形不间断地对红军师进行干扰、打击、窃听。

  “001,0434549。”“蓝军”终于截获了红军师基本指挥所发出的一组信息,可面对这些数字,他们还是茫然,尽管不久前他们才破解了红军师的一组数字密码。

  而红军师部队,各单位接收指令后立即行动,战斗文书迅速下发,政治工作开展得及时有效。师政治部主任黄晓健说:“我们采用暗语通话,不怕他听去。”

  演习前,红军师研究制定了12套数字暗语,并约定了使用时间。在没有专家协助的情况下,“蓝军”要全部破解这些暗语绝非易事。

  午后时分,红军师指挥部又一次遭受强电磁袭扰,通信电台又一次中断。通信分队立即组织力量查明干扰源,结果发现“蓝军”已动用了10多个电磁干扰分队,实施超短波干扰、短波干扰和雷达干扰,无形的电磁波如排山倒海般袭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红军师“中军帐”里高度紧张,立即下达反干扰指令,通信侦察干扰分队快速侦察、定向,摸准“敌人”的方位后,立即实施反电磁干扰。

  一时间,空中电磁密布,车内电报声声。改频,静默……红军师官兵们忙得不可开交,使出浑身解数,力图撕破“敌”方的电磁干扰网。

  空中对抗正酣,地面袭扰频繁。“蓝军”无人侦察机接二连三在红军师指挥所上空盘旋。红军师迅速点燃多枚发烟罐,黄色的烟幕顿时弥漫开来,在天地间筑起了一道“防护墙”,人员、车辆也迅速隐入树林。与此同时,一支小分队迅速在另一地域设置假目标,实施电磁佯动欺骗。一时间,从空中到地面,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欺骗与反欺骗……无形战场硝烟四起。

  破解复杂电磁“迷雾”

  眼瞅着“蓝军”无人侦察机已经飞近,可红军师高炮团雷达站长袁立军的雷达上就是没有任何显示。

  演习一开始,担任目标侦察任务的袁立军就遇到了“克星”,某型雷达遭到来自“蓝军”电子干扰分队的强大电磁干扰。荧光屏上或是“雪花”一片,或是空无一物,昔日的“千里眼”顿时成了“睁眼瞎”。战场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缺失了目标诸元,已经上膛的炮弹迟迟不能发射。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代雷达对抗侦察机,可以在2万脉冲/秒的信号密度中正常工作。90年代初,信号密度增长到10万脉冲/秒,这时,连第二代雷达对抗侦察设备也难以分辨信号。在相对狭窄的战场空间,种类繁多的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云集,大量电磁辐射互扰自扰,加之敌对双方还绞尽脑汁地施展电磁对抗手段,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面对这一意外情况,袁立军并没有紧张,他迅速判明:侦察雷达之所以被干扰,是因为被“蓝军”捕捉到了发射波段。

  “改用雷达组网侦察!”配置在不同位置的7部不同型号的雷达同时开机,并不断变换波段,轮流担任目标侦察任务。很快,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直击“蓝军”目标。

  电磁波是联系陆海空天各个战场的信息纽带,在作战过程中,雷达探测、光电探测和电子侦察等电子信息系统,无不依靠电磁活动来实现其功能。指战员对战场的感知,实质上是从复杂的电磁活动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电磁信号,然后加以判断。而一旦敌方实施强力干扰,电磁活动便会陷入混乱,继而引起传感器迷茫、战场感知错乱。

  在

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将小型GPS干扰机摆放在高楼和高山上,使美军发射的多枚巡航导弹因迷航而坠落在伊朗和土耳其境内。伊拉克战争中所发生的多起美英军队误击事件,大多与传感器识别失效有关。

  “蓝军”电子干扰分队感到茫然,明明干扰成功,怎么侦察机还是被准确摧毁?红军师用什么方式给电脑输入了射击诸元?此时的“蓝军”还不知道,红军师巧妙运用多部雷达,已经织起了一张牢不可破的天网,“蓝军”干扰的只是一个诱饵。

  在顶住了“蓝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后,红军师开始准备发起全面反攻。数百台火炮齐鸣山坳,坦克、步战车就像从地底冒出来一般,向“蓝军”阵地冲去。一时间,浓烟四起,战火弥漫,激烈的枪炮声奏响了一曲战地进行曲。

  指挥决策作为军事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总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农业时代,谋略作为弥补技术不足和设置“战场迷雾”的重要手段,成了指挥决策的核心;工业时代,技术成了“透视战场”和战术运用的重要支撑,指挥决策的关注点开始向技术偏移;信息时代,制电磁权成为制信息权的核心,面对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指挥决策将如何破解新的“迷雾”,确立新的关注点?

  “胜负我们并不看重。”红军师师长杨剑说,“这次演习的主要收获,就是破解了这一新的“迷雾”,检验了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挥控制、火力打击防护等五大类三十一种能力。”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