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测控站新装大天线接收嫦娥卫星信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06:08 解放军报
青岛测控站新装大天线接收嫦娥卫星信号(图)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时监控嫦娥一号

  王朝社 本报记者 赵 波

  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展开奔月之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各陆基测控站随即展开了跟踪、测量的天地协同作战。

  厦门测控站护送“嫦娥”192秒

  18时10分25秒,火箭飞临厦门上空。18时10分29秒,厦门站第一时间捕获目标。

  “跟踪正常!”18时11分10秒,厦门发送排气指令。18时13分37秒,跟踪结束。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

  为了护送好“嫦娥一号”这192秒,厦门测控站加班加点维护设备、测算指标、查找问题、消除设备隐患,反复演练应急方案和任务预案。担负着北京和西安两个中心收发数据任务的技术一室数据处理组,提前4个月就对软件进行了20多次修改和测试。由于受天线遮蔽角影响,从发现目标到发令只有短短40秒时间,厦门测控站制定了最精细的捕获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反复演练,确保指令发送和遥外测任务顺利完成。

  青岛测控站寂静长夜迎“嫦娥”

  10月25日凌晨2时30分,中国航天测控网“东大门”青岛测控站灯火通明。

  4时20分,直径18米的大天线捕捉到目标,转发北京飞控中心遥控指令,传送到卫星,卫星成功执行相关动作指令,向预定轨道飞去。

  此次绕月探测飞行,“嫦娥一号”在青岛站的监测范围最短5个半小时,最长达17个小时。为了防止供电突然中断,青岛测控站启动了两台

柴油发电机,如出现情况,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可以把电源切换到发电机组上。

  说起青岛站新装的大天线,技术骨干李玉瑄说,去年8月,该站安装了重达上百吨、直径18米的天线。这主要是为了接收“嫦娥一号”卫星发回的数据,由于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达38万公里,所以必须使用更大功率的天线。

  喀什测控站接好测控接力棒

  10月25日上午11时,喀什测控站上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工作人员严阵以待,密切监视着显示屏上跳跃的一组组数据。

  喀什测控站是我国最西端的固定测控站,能够第一个对自西向东进入我国的卫星进行跟踪。此次任务中,该站担负着“嫦娥一号”卫星整个运行阶段的测控任务,技术难度大,持续时间长。

  转眼,“嫦娥一号”飞临喀什站测控弧段。“跟踪开始!”、“发现目标!”、“双捕完成!”、“指令发出!”……一条条指令准确注入卫星,首圈测控圆满结束。

  据了解,“嫦娥一号”后续测控任务每个圈次短则七八个小时,长则超过12小时。工作人员必须始终确保各项操作准确无误。担任系统监控台主操作手的女工程师崔磊表示:“我们一定克服困难,精心测控,坚决完成任务,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本报西安10月25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