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维和部队扬威海外塑造良好国家形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 12:26 解放军报
9月1日,中国第三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在驻地四川泸州举行出征动员誓师大会,275名维和人员将于近日分批前往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 新华社发
清障排雷 情注和平 -肖先云 本报记者 陈典宏 和平硝烟腾空起,雷场放飞和平鸽。 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喜讯从广西边防传来:夜以继日奋战在勘界清障排雷一线的广西边防某团50名排雷官兵,提前一个月完成法卡山地区勘界清障排雷任务,为勘界立碑人员开辟出8650米安全、便捷的“绿色通道”。 此次勘界清障排雷情况异常复杂,雷区分布特点“偏、远、险、散”,雷场面积小、雷的数量多,开展排雷工作异常艰难。组建于2002年的该团排雷队,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在险象环生的雷场上完成一次又一次战斗。现场总指挥、副团长李本福欣慰地告诉记者,5年多来,团排雷官兵已横跨220多公里的排雷区域,涉及封围雷场31处,开辟勘界和运碑“绿色通道”65000多米,立碑工作区和缓冲区40000多平方米,排除地雷3500多枚,勘定碑位231处,新立界碑182块,已完成勘界总任务的80%,预计整个勘界排雷室外作业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10月7日,记者在公母山排雷现场看到,在“喜迎十七大、雷场立新功”等巨幅标语下,简易黑板上的一张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10月1日官兵们开展“唱赞歌、颂党恩、励斗志、迎盛会”演讲比赛时的大合影。照片旁,贴着50份《请战书》,表达着50名排雷官兵共同的心声:我们将在神圣的排雷战位上期待着盛会的召开。记者置身其中,分明感到一种特别的激情在涌动,一种热切的期盼在升腾。 5年多来,排雷队官兵一次次经历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的考验,在雷场屡建新功,80%官兵立功受奖,12人火线入党,28人次被评为优秀排雷作业手,还首次创造了世界排雷史上零伤亡的纪录。面对如潮的掌声和诸多的荣誉,排雷官兵们说:“荣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为勘界立碑做点贡献,因为立下的是界碑,树起的是祖国的尊严,这是我们献给十七大的最好礼物。” (本报南宁10月8日电) 官兵感言 虽然我是特级飞行员,但像这次演习的恶劣气象条件,还是第一次碰到。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的没底。但在多国军事演习中,检阅的不仅是自身的飞行技能,而且还展示中国海军的战斗精神,因此,我只能勇往直前。胸怀世界、为国争光,不畏艰险、争取胜利,这是我们中国军人永远的选择。 ——舰艇编队飞行指挥蒙光明发自中新澳三国联合搜救现场 喜闻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我们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倍感欢欣鼓舞,决心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作风,书写军人对祖国的忠诚,展示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以一流业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我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工兵营营长李元祥发自栽定临时界桩现场 瞄准强敌枕戈待旦,确保打赢厉兵秣马。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全体驻训官兵为祖国骄傲,为党自豪,请带去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以胡主席的殷切嘱托为动力,努力铸造防空铁拳,用赤胆忠心捍卫祖国的和平与富强。 ——空军某部导弹营技师刘凯发自演兵场 祖国的山和水,倾注战士的情和爱;边疆的草与木,连着我们的魂与魄。为和平护航,为勘界辟路,苦亦是甜,我们将以更加辉煌的排雷业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广西边防某团排雷队队长陈振发自法卡山排雷现场 作为武警水电官兵,我们见证了十六大以来国家所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先后参加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五大跨世纪工程:三峡工程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和南水北调建设。这一次,我们又投身到2008年奥运应急供水工程,我们决心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武警水电一总队一支队五中队中队长赵玉鄂发自2008年奥运应急供水工程工地 一举一动体现中国形象 本报苏丹瓦乌10月8日电 张建齐报道:勘测地形、区分任务、紧张施工,有条不紊;马达声、汽笛声、呼号声,不绝于耳……今天,济南军区第三批赴苏丹维和部队道路桥梁中队近百名官兵,在副中队长杨建国的带领下,冒着48摄氏度的高温,完成了两公里路面的硬化,受到联合国官员鲍克斯的高度肯定。 这批维和部队官兵是分3个梯队来到苏丹的,最晚的第三梯队是国庆前两天才到达的。部队官兵完全抵达瓦乌营区后,便被要求从10月2日起修筑通往阿维尔和伦拜克的10公里道路。除了克服时差影响、水土不服,官兵们还面临天气炎热、疾病流行、地雷较多等多项考验。但每一名官兵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蓝盔卫和平,肩上责任重。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48摄氏度的高温把工程车驾驶室变成了大烤箱,官兵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对此,官兵们却无一人言苦,反而乐观地表示:初来乍到,就临危受命,既是联合国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为祖国增光、为军旗添彩的大好时机,身后有13亿双眼睛盯着,我们怎么能懈怠?要做到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七大,最要紧的还是行动。人人都干出业绩来,这是对十七大最好的献礼。 “中国军队,好样的!” -黄文 张平 陶国庆 界桩是标志国家与国家间领土的分界点。在素有“中东火药桶”之称的黎以边境栽定临时界桩,栽下的是人们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然而执行这项任务却极具敏感而又险象环生。连日来,中国驻黎维和工兵在联合国、黎巴嫩、以色列三方官员的监督下,陆续开始了在121公里长的“蓝线”栽定临时界桩的维和行动。10月8日,亲历这项行动的官兵向笔者讲述了执行此次任务时的情景。 9月27日一早,联黎司令部传来电报:派一小分队到“蓝线”BP3(联合国编号)执行栽桩任务。 在联合国西区工程官、葡萄牙人卡洛斯带领下,官兵来到两旁布满铁丝网的边境通道前。蜿蜒的铁丝网上标有醒目的红色地雷警戒标志,裸露在草丛中的条形、圆形等地雷随处可见,灌木上还挂着不少鸭蛋大小的子母雷。我方翻译杨溢告诉大家,界桩就在通道另一端。 联合国地理测绘部门(GIS)的匈牙利彼得少校介绍了界桩栽定的要求。建筑连付毅连长简单分工后,各组开始紧张的作业。虽然工程的任务量看上去并不大,但在布满地雷的狭小通道上展开作业,对官兵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小心点,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可是雷区!”付毅时刻都在提高嗓门提醒大家。界桩栽定是一项很敏感的任务,为了确保不出现一丝误差,副营长杜勇拿着定位仪对每个关键点都进行了认真测量。下午16时,一个直径0.68米、高3米的新界桩矗立在了蓝线上。 李元祥营长介绍说,像这样在生死线上“走钢丝”的任务,官兵们今后还会遇到。但官兵们知道,在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自己代表的是中国。李元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完成好各项任务,创造优异成绩,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据了解,中国赴黎巴嫩第三批维和工兵营到达黎巴嫩刚刚一个月,就已先后完成T形墙架设、障碍物安置、掩体修筑等多项维和任务。(本报贝鲁特10月8日电)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