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红迹——红军在贵州(大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4:34 新浪军事

  从1930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三军、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先后在贵州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建立地方革命政权,并批准建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地方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红军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特区)。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宣传工农劳苦大众寻求解放的道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党的民族政策、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等,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帮助建立各级革命政权、地方党组织、群众组织、革命武装,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的土地革命运动,开辟并创建了滇桂黔边区、黔东、黔北、黔西北等革命根据地,使贵州成为红军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重要之地,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之地。

  1930年

  3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决定离开广西百色地区,向黔桂边境发展。4月中旬,红七军兵分两路进入贵州省荔波县大苗山少数民族聚居区。板寨会师后,于4月30日攻占了榕江县城,5月1日,红七军在榕江县城召开了有8000余人参加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盛大集会,红军领导人张云逸、李明瑞等在会上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的性质、任务。5月5日,红七军撤离榕江,由水陆两路经贵州省从江县境回师广西右江地区。

  4月下旬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第一纵队由广西龙州地区转战千里进入贵州省贞丰县境的蔗香(今属望谟县)。经过纵队领导作当地少数民族实力派人物王海平的统战工作,王海平同意第一纵队在其辖区内休整达半年之久。10月,第一纵队离开贵州,23日与红七军在广西凌云县岗里屯(今乐业县上岗屯)会师。

  1932年

  11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六十三团一营一连在连长牙永平率领下,渡过红水河,进入贵州省贞丰县卡法地区(今属望谟县),建立了卡法党支部,并在此地屯兵开荒达八年之久。

  1934年

  5月中旬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简称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带领下,由四川彭水西渡乌江进入贵州省塘坝地区(今属沿河县)。31日,红三军击溃沿河守军,占领沿河县城。

  6月19日 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沿河县枫香溪(今属德江县)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恢复红三军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抽调部分红军干部下到基层发动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和地方武装,进行土地革命。

  6月 红三军在沿河县枫香溪将群众自发组织“神兵”武装改编为黔东纵队,直属红三军军部,由冉少波(土家族)任司令,熊仲卿任政委。到7月,红三军先后建立了沿河、德江、印江、川黔边、黔东5个独立团,共15000多人,并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100多个,有60多个乡进行了土地改革,近10万农民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9月,黔东纵队与5个独立团合编为黔东独立师,贺炳炎、冉少波分任正、副师长。

  7月21日至22日 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选举成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直属湘鄂川黔边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主席孙秀亮。大会还制定和通过了《没收土地和健全土地条例》、《农村工人保护条例》和《关于苗族问题的决议》等6项决议。

  8月7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简称红六军团)9700多人在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率领下,从湘赣根据地的江西遂川县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开始西征,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开辟道路。9月19日,红六军团发动新厂战役,扫清了进入贵州的道路,20日进入贵州黎平县境,随后转战贵州剑河、三穗、黄平、石阡等地,在石阡甘溪遭遇战中,十八师师长龙云被俘后牺牲。

  10月15日 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四十九团、王十一团冲出重围,在沿河县铅厂坝地区与红三军会师。24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领导人在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26日,会师大会在四川省酉阳县南腰界(今属重庆市)举行,红三军恢复其红二军团的番号。两支部队进行了整编,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红六军团。随后成立了中共黔东特区委员会,段苏权任书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政策段苏权。28日,红二、红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开展湘西攻势,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12月初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进抵湖南、贵州边境。蒋介石调集了10多个师在湘西、黔东地区堵截红军。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极力说服中央政治局的多数同志,放弃了中央红军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计划,转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中央红军分两路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黎平县境。

  12月14日 中央红军攻占黎平县城。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进军贵州、放弃去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的正确主张,通过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指出:“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移到遵义西北地区”。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了《关于实现“创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训令》、《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要求“务使每个红色战士了解我们行动的总方针与当前的任务”。随后,中央红军分两路纵队西进,连克剑河、台江、镇远、施秉、黄平、余庆、瓮安等县城。

  12月31日 中共中央领导进抵瓮安县猴场(今草塘)。是日夜,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者去湘西的错误主张,坚持部队全速前进,渡过乌江,向遵义进发。会议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红军应“立刻准备在川黔边广大地区内转入反攻”,以“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并令部队作好渡江准备。

  1935年

  1月上旬 中央红军在余庆县回龙场、瓮安县江界河渡过乌江后,连续攻占湄潭、遵义、娄山关、桐梓等地。9日,中央纵队、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

  1月12日 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毛泽东和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即遵义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实际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

  1月 遵义会议期间,贵州地下党组织代表林青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向中央组织部部长兼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罗迈代表党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由林青任书记。同时还批准建立了中共遵义县委,林青兼任书记。

  1月19日 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向习水县土城及赤水方向前进。20日,中革军委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29日,红军在土城、猿猴(今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向四川古蔺地区前进。

  2月5日 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名叫鸡鸣三省的村子里,中央政治局开会,对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鸡鸣三省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2月7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境发展的指示》,指出:“根据目前情况,我野战军原定渡河计划已不能实现,现党中央及中革军委决定我野战军应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

  2月15日 中革军委作出“东渡赤水,重返贵州”的决定。18日至20日,中央红军从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随后再次攻占了桐梓、娄山关、遵义城。在遵义战役中,红军消灭了敌两个师的大部,俘敌3000余人,缴枪2000余支,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

  3月5日 中革军委在第二次进占遵义后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3月12日 中央政治局在遵义苟坝开会,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3月16日 中央红军在仁怀县茅台镇第三次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

  3月21日至22日 中央红军由太平渡、林滩、九溪口、二郎滩等地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次重返贵州。随后,中革军委令红九军团佯装红军主力,活动在黔北地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南下。月底,中央红军在金沙县梯子岩、大塘、对门寨等地南渡乌江。在渡江过程中,曾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对我党的秘密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壮飞同志失踪牺牲。

  4月中旬 中革军委派出一股部队在清水江上架桥,并向黄平、瓮安等地出击,作出中央红军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姿态,以迷惑敌人,红军主力则南下威逼贵阳,调出滇军。随后,红军绕过贵阳,分两路西进,连克贵阳青岩、定番(今惠水)、广顺(今长顺)、紫云等地,于15日至17日,中央红军由坝草、百层、者坪等渡口渡过北盘江,攻占贞丰、关岭、安龙等县城,进入云南。同时红九军团由盘县攻入云南。红军主力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4月 中央红军过镇宁县弄染、板乐时,与当地布依族武装领袖陆瑞光签订了“反对蒋王犹协定书”(指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并留下了以红军副营长方武先为领导的工作组。1936年12月26日,陆瑞光被

国民党二十军军长杨森以“迎接红军过境和签订‘反蒋协定’”的罪名逮捕,押送贵阳,1937年春被杀害。

  1936年

  1月上旬 红二、红六军团离开湖南,进入贵州玉屏县,准备在贵州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根据地。19日,红二、红六军团领导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在石阡召开会议,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放弃在石、镇、黄建立新苏区的计划,继续西进,争取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随后,红军向黔西北地区前进,连克余庆、瓮安、平越(今福泉)、修文、黔西等地。

  2月5日 红二、红六军团领导在黔西召开会议,决定实行战略展开,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川滇黔新苏区。6日,红军攻占大定(今大方)县城,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与红军取得了联系。

  2月8日 中共川滇黔省委在大定成立,同时建立了根据地的政权机关——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贺龙任主席,陈希云为代主席,朱长清为副主席。

  2月14日 红二、红六军团在毕节将贵州地下党组织掌握的几支武装组建成反蒋抗日武装“贵州抗日救国军”,由贵州著名民主人士周素园任司令员,贵州省工委委员邓止戈任参谋长。后“贵州抗日救国军”一部随红军北上抗日。

  2月27日 中共川滇黔省委和红二、红六军团领导共同研究决定放弃在这一地区长期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北上抗日。

  2月至3月 红军在黔西北期间,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宣传党的抗日统战政策,积极筹建各级苏维埃政权,组建县、乡武装,进行打土豪、分浮财活动 。

  3月下旬 红二、红六军团占领盘县地区,计划在南北盘江流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30日,军团领导在盘县召开会议,讨论红军总部两次来电要红二、红六军团北渡金沙江到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指示。随后于4月2日,红二、红六军团分两路出贵州,进入云南,红军冲过滇军防线,抢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后,红二方面军(即红二、红六军团)、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于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等地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结束了长征,担负起中国革命新的伟大任务。(李朝贵 石尚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