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用粮票时代真的结束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09:46 中国国防报
①
②
④
③ 今年1月1日,由总后勤部和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研制开发的军用购粮卡系统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及地方军粮供应系统正式启用。 自此,我军沿用了几十年的军用粮票彻底退出国家粮食供应和军队后勤保障历史舞台。票证供应时代宣告结束。然而每一张粮票背后的动人故事却留在人们心里。它们成为人民军队80年风雨历程的见证。 粮票见证82岁老太太借谷50担 这张粮票是1934年苏区借谷票,票面面额为“干谷壹百斤”,是当时中华苏维埃政府印发的粮食借据(见图①)。 1934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5次“围剿”,中央根据地的粮食供应遇到很大困难。为此中华苏维埃政府印发了这种借谷票,向群众借谷以充足红军给养之用。于是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借谷运动,出现了82岁的老太太借谷50担的动人故事。后来为减轻政府负担,群众纷纷把谷票退回政府。兴国县留下了“陂下乡群众自动退回谷票7500斤集中到乡政府”的记载。 苏维埃政府和人民采取节(省)、借(谷)、捐(粮)等办法,有力地保障了诞生不久的红色政权的粮食供应,为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粮票与英雄团的诞生 这张粮票是1945年胶东区发行的战时借用物品偿还券,面额为“苞米票拾斤”(见图②)。 在抗战后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胶东行政公署因准备反攻向群众借用军需物资。由于当时物价飞涨,如按价发给群众债券分期偿还,群众的经济利益将会受到损害。为了保护群众利益,胶东区遂于1944年10月发行了该券。由于政策得当,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当地群众踊跃参军。抗战期间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发展迅速,后来出现了济南第1团、济南第2团、塔山守备英雄团、塔山英雄团等8个英雄团队。 粮票:志愿军轻便的随身给养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志愿军战士随身装备较重,计有步枪1支、子弹150发、手榴弹4颗、高粱米26斤、罐头4个、压缩饼干2斤、炒面2斤等,共约70斤。如果是机枪射手、迫击炮手,负重则在百斤以上。背负如此沉重的装备行军,战士体力消耗很大。 为此,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于1951年起发行使用饭票(见图③),凡持有该饭票的志愿军官兵均可在任何战区的任何部队食堂就餐。饭票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部队出国作战流动执勤人员的吃饭问题,同时大大减轻了志愿军官兵随身负重,也便于结算,深受欢迎。 仅在部队内部流通的粮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藏期间,毛泽东从西藏的经济状况出发,为减轻西藏负担,体恤藏族人民疾苦,提出了“进军西藏,不吃西藏粮”的方针,主副食和生活必需品等均由内地筹措前运。 在1950年的昌都战役中,各部队无论雨雪冰雹,从来不进寺庙,不住民房,不动群众一草一木。饿了,几个人就着雪水分吃一碗炒面,即使再困难也不向群众征粮。 部队这些实际行动使藏胞深受感动。连躲进深山去的藏胞也纷纷回来了。当部队继续前进时,不少藏胞就尾随其后舍不得离去。有的藏胞还主动要求给部队带路,有的藏胞修补被藏军破坏了的桥梁和道路,还叫回了被反动上层欺骗威胁去与我军为敌的子弟。 1960年,西藏军区印制了第一套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粮票(见图④)。与大部分军用粮票不同的是,该套粮票只限驻藏部队内部使用。而一般的军用粮票都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印制发行,部队凭票到粮食部门购粮。直到今天,驻藏部队的军粮仍从内地保障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