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战争岁月》第二集心地无私黄克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10:33 湖南卫视
《父辈的战争岁月》第二集心地无私黄克诚
黄克诚

  广西兴安县界首镇的西面,有一条水平如镜的江流。

  2006年7月26日,二十多位外地人结伴来到这里,把烈酒和花瓣洒向波澜不惊的江面。他们都是开国将帅的儿女们,画面上这位掩面而泣的女士,就是当年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黄克诚的小女儿黄梅。在沿着父亲足迹寻访历史的每一天,她几乎都是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那么,他们的父辈在七十年前是以怎样沉重的代价才渡过了这条并不太宽的江流,又是什么让这些开国将帅的儿女们潸然泪下呢?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水都几乎看不出流动,倒影清晰,两岸绿树映在河水里,当时这个宁静,和你想到当年这个惨烈,就是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就是你确实感到就是说这不仅仅是那一代人的英勇的业绩,这是一个民族曲折的艰辛的惨烈的历史。

  当年,江西赣州的刘华连和他的另外两个兄弟都是第四师的红军战士,过了湘江之后刘华连再也没能找到他的兄弟。

  刘华连 红军老战士 :

  战士牺牲以后,我们托在两个人中间,用这个枪,向前爬,缓缓地推,缓缓地推,穿过河以后,自己就下来了。

  七十年前的湘江界首渡口,就这样记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最悲壮的一场殊死搏杀。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这是一次两万五千里的远行,面对

国民党军队布下的四道封锁线,黄克诚担任政治委员的红三军团第四师是长征的先锋师。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中央苏区红军的长征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军团在左,三军团在右,中央纵队走在中间,而五军团负责全军的后卫。在这样八万人的行进大军中,黄克诚率领的第四师像一把尖刀走在最前面,可想而知,当时的黄克诚承受着什么样的巨大压力,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严峻挑战。

  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出生在湖南永兴县一个农民家里,年少时非常聪明,却因家庭贫寒无法上学。后来村里的黄姓族人希望本族能有一个会写告状文书的后生,黄克诚才意外地得到全族人凑齐的学费读完私塾和高小,于1922年考取了衡阳省立第三师范。

  黄时质 黄克诚大将堂弟:

  早上起得早,晚上又看得晚,灯下是用松树油点这个灯,家里蛮穷点不起灯,就把眼睛(看得)越来越坏,最后就戴着眼镜了。

  1925年秋天,黄克诚加入党组织,并于次年的夏天背负党的秘密使命来到北伐军中担任政治教官,从广州一直打到郑州,而这一年多的战火磨练,不仅增长了黄克诚的军事才干,而且使他能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只身潜回故乡,成功领导了永兴县农民暴动,一举攻占了县城。

  1928年春,黄克诚加入了井冈山朱毛红军的行列,从此,在红军队伍中可以看见一个瘦高个子的红军团长:他穿着和士兵一样的服装,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身边还有一个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善于读书和独立思考,再加上战争历练,在当时的红军师团指挥员中,黄克诚常常能以特有的大局观作出精准的判断。

  1934年9月,黄克诚在中央苏区领导人的讲话中敏锐地察觉到,红军将要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行动,他迅速赶到红军总医院,动员红四师的伤病员归队,使红四师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齐装满员。

  长征开始后,红四师作为这次战略大转移的尖刀部队,黄克诚必须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经过一路拼杀,红四师成功突破前三道封锁线到达湘江岸边。

  刘连之 红军老战士 :

  黄克诚(告诉我们)只有往前,那时候拉他都拉他不动, 他自己要往前冲,我们也就跟着一起往前冲,就不能退后。

  红四师杀到了广西界首的湘江岸边,立即在南岸构筑防御工事。就是在这里,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打响了。

  坚守湘江南岸的红四师,与红三十四师共同担负着阻击追兵,掩护后续部队和中央纵队渡江的重任。面对尾追而来的几路强敌,红四师将士们在黄克诚的指挥下整整拼杀两个昼夜,死死地扼守在湘江南岸阵地。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牺牲了他的(部下)就是团长和参谋长,其实我估计哪里没有他们的遗骸,看见他们的坟就是看见了他们的阵地,一个小小的山坡,你就想象,这就是父亲当年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这些红军将士,他们有的还没来得及有家有孩子,他们就永远地躺在了那里。

  12月1日黄昏,当黄克诚看着最后一批红军渡过湘江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这时,作为后卫打阻击的红四师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巨大危险,陆续赶来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军已从四面八方迅速包围上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红四师撤退的命令却迟迟没有到来。

  林东 军事专家:

  黄克诚时任红四师的政治委员,作为政治委员有战场的最后决策权,也就是决定部队这个仗该不该打,部队该不该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军的通讯能力比较差,没有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的时候,湘江北岸十万追兵已经到了跟前,红四师几千将士就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不撤,红四师损失殆尽的话,那么对中央主力的掩护任务也不能完成,特别是他们作为中央红军主力的一个盾牌,要挡住十几万追兵,要边战边拖,为中央主力撤退赢得宝贵的撤退时间,所以黄克诚当时下达一个很英明的决策,就是率部撤退。

  在随后开始的漫漫长征路上,已经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黄克诚,收留了一位王姓土豪的孩子。这位在战乱中与父母失散的孩子后来却带给他无限的伤痛。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他们一直就没有扔掉这个孩子,他们打仗有时候就用筐挑起这个孩子,孩子跟着红军一块吃,一块住,开始是挑着走,挑不动了就跟着走,孩子也慢慢长大一点就跟着走。

  这个孩子最终奇迹般地跟着红三军团翻过雪山,走出草地。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和残酷的环境中,多少红军战士牺牲了生命,但这个孩子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每当紧要关头,黄克诚总把最后一口干粮留给这个孩子,许多红军战士也学着黄克诚的样子,从干粮袋里为孩子留下了生存的希望。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十几岁的土豪的儿子是走出了草地,活着走到延安,走过了这一路,土豪的儿子就真正成了红军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是红军的战士。

  就是在红军这个革命的大家庭,土豪的儿子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后来成长为人民解放军中一名骁勇善战的团长,二十六岁时牺牲在解放战争的前沿阵地。噩耗传来,从不轻易流露感情的黄克诚因此而伤痛万分,许多人都以为他失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那次父亲非常难过,落了泪,当时因为南方人说话,黄、王不分嘛,人家以为是他的儿子死了。

  当年的红军就这样在长征路上演绎出无数生生死死、血肉相依的故事,他们的真诚与质朴,同这绵延的岁月一样弥久感人。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毅然同国民党结成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八年抗战期间,黄克诚先后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担任师级指挥员,以他特有的风格纵横驰骋于广阔的敌后抗日战场。

  1945年秋季的一天,陕北延安中央军委电台突然收到从江南新四军第三师发来的一封急电。

  此时前线并无战事,以师级电台直接向军委发报已是大大超出常规,何况这封电报还是以黄克诚个人名义拍发的。然而,当时留守延安负责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对这份来电却极为重视,当即命令将电文连夜转发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这一连串反常动作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份江南急电又有着什么不寻常的内容呢?

  其实,抗战八年,无论在太行山还是在苏北敌后,黄克诚以特有的大局观多次向中央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屡屡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

  从整个战略眼光,从整个党的利益,一心想着这个,所以从大局方面考虑多。

  1940年夏的太行山上,已经担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的黄克诚,向中央提出部队光在太行山打转转不是长远之策,建议中央把两万人的二纵队一分为二,一部守好太行山根据地,一部跨过陇海线,向华中发展。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接到电报,迅速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命令他率一万两千人挺进华中开辟根据地,并在回电中强调:“华中是我军最重要的生命线。”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当然肯定不是指他(黄克诚)一个人提过这种建议,因为那个时候可能中央也在酝酿,考虑这个问题。

  而黄克诚的大局观不仅体现在提建议上,而且还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只要对革命大局有利,对整体利益有利,即使是自己的局部利益受损失他也在所不惜。

  1940年10月,就在黄克诚按中央电报指示准备率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开赴华中时,继续留守太行山的二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希望能再留给他一个营,而黄克诚考虑到巩固太行山根据地的实际需要,给战友留下的是一个主力团。

  后来,黄克诚率部到达苏北后,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作战失利,伤亡较大,为了迅速恢复第四师的对敌作战实力,此时担任第三师师长的黄克诚主动向军部请示,把第三师中建制完整的第九旅与损失较大的第十旅对调,让第四师尽快恢复元气。黄克诚这一从革命大局出发的高风亮节,令新四军军长陈毅深为感动,他对第三师将士们说:“别看你们黄师长戴着近视眼镜,他的眼睛看得可远,是千里眼!”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 :

  陈老总那个讲话非常鼓舞人心,确实感觉到他(黄克诚)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精英吧。

  苏北大地东临大海,南靠运河,是盛产粮、棉、盐等战略物资的重要基地。而1941年的苏北,却是日寇残酷封锁,海盗土匪横行,百姓民不聊生。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黄克诚以犀利深刻的目光找准了建立苏北根据地的突破口。这一次,身经百战的黄克诚选择了一个不仅让日军大出意外,甚至连第三师官兵也没有料到的强悍对手。那么,这个对手到底强悍到什么程度呢?

  陈海云 中共大丰县委党史办副主任:

  当时黄克诚到了苏北以后,除了遇到敌人,还有反对势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说,人民群众在受苦,为什么受苦呢,就是说阜宁东边一个海堤,国民党修了以后,大水一冲又把它冲毁了,冲毁以后海水倒灌几十里路,所以把老百姓的房子都冲毁了,所以老百姓流离失所。

  大海啸成为苏北人民几百年来的心腹之患,而黄克诚却要让“村庄被淹,难民遍地”的悲惨景象在新四军三师两万多子弟兵手中变成历史。然而,听说共产党的黄师长要为百姓修海堤,一时间连苏北民众也将信将疑。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这是一个国民党说来说去没有做成的事情,共产党过来,这么穷的一支军队,当时老百姓也很穷,就是说怎么就能修这个海堤,能修成?

  周东葵 新四军三师老战士 :

  他主要三个办法一个就是调粮,从附近几个根据地供给供粮,第二个是以工代赈,老百姓参加劳动,一万民工每天发给他粮食,既解决了他饮食问题,也解决了工程问题,第三个就是发放公债,用盐税做担保,发放公债。

  陈海云 中共大丰县委党史办副主任 :

  在修海堤当中,也受到土匪的骚扰,但是黄克诚亲自视察海堤,由部队保卫修海堤,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海堤给修起来了。

  1941年7月底,就在这条长达九十华里的海堤竣工第二天,苏北滨海县再次遭遇大海啸袭击,水位比以上次冲垮海堤的海啸还高出六寸,但这一次,新修的海堤屹然不动,沿岸村庄一片安宁。

  朱鸿 新四军三师宣传干事:

  后来堤修成以后,老百姓才相信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做好事的,所以(当地)老百姓从这个事情对共产党开始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信心。

  黄克诚在战胜“大海啸”这个强悍对手的同时,共产党军队也在当地赢得了民心,苏北抗日斗争很快打开一个崭新局面,以一连串的胜利迎来了举国欢庆的1945年。而此时此刻,异常冷静的黄克诚却把目光投向了

长城北边的那片辽阔土地。

  孔继宁 毛泽东外孙:

  1945年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年份,蒋介石一边与中共“和谈”,一边却准备发动内战,而当时我们党手中还缺乏地域广阔的战略根据地,一旦大规模内战爆发,将遇到极大的困难。就在党中央命令华北我军一部先期出关,开辟大东北战略根据地的同时,黄克诚也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当时远在江南的黄克诚感到情况十分紧急,于是他用三师电台直接向延安发报,建议党中央“速派至少五万、最好十万部队向东北挺进”。

  黄克诚晚年录音资料:

  我个人发的(电报)建议,我说现在东北是最好的地方,有全套工业、农业作为我们全军的大后方,非常必要。建议全军,整个八路军、新四军派多些军队到东北去,关内,以华北的晋冀鲁豫这个地区和晋察冀为根据地,在这个地区消灭进攻的敌人。

  黄克诚的想法与中央不谋而合,仅仅在他的电报发出六天以后,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十万主力部队随即进军东北。

  黄晴 黄克诚大将二儿子:

  他是进行过思考的,所以他在苏北根据地,搜集各个新闻社,各种战争报道,所以从当时新四军领导层应该是对国际的大局也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一般人都沉浸在胜利的欢乐里头,可是他就已经在忧虑下一步,他其实是一个做局部工作的同志,他已经从全局考虑以后,他就想到了应该大军进军东北。

  沈启贤 时任新四军三师十旅参谋长:

  很少考虑个人问题,主要是考虑整体利益,我跟他在一起深深感觉到,他为人很正派,他无私。

  1948年4月,黄克诚调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从此,戎马一生的将军结束了他在战场上的岁月。

  黄克诚晚年,在和女儿黄梅的一次闲谈中说起,自己视力差,身体又不好,算不得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反倒是建设苏北根据地的那段经历,才是最让他自豪的。

  黄梅 黄克诚大将女儿 :

  他在江苏时候,做根据地,那本来是江苏比较穷的地方,根据地最后做得很好,他后来很骄傲说,他把那块根据地做的相当的巩固,他是一个很好的当家人。

  今天,将军在半个多世纪前呕心沥血经营的苏北已是一片繁华祥和。对于苏北万千老百姓,这道海堤已没有当年的用途,但在他们心里,始终屹立在黄海之滨的这道海堤,正如一道丰碑,永久铭刻了一位心地无私的共产党人,他的名字叫做黄克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