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男人会收藏军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09:03 中国国防报
章开元

  喜欢收藏军品的人有一明显特征:男性;虽然说在现代女性中对军品感兴趣的人有上升的趋势,但一般只停留在“爱好”这个级别上,能达到“收藏级”的还很少。

  西方的军品专家曾对军品收藏的人群作过一番这样的分析:“就参与过战争的战士来说,他们当中的80%是对战争感到厌恶的人,另有5%是对战争产生恐惧的人,以上这两种人一般都不会成为军品的铁杆爱好者;再剩下的15%是比较热衷于打仗的人,他们生性喜欢战争所带来的刺激,那怕搭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可以肯定地说,这批人中的绝大部分将成为军品收藏的铁杆爱好者。既然在战场上拿自己的命都可以不当回事,回到家里花点儿钱又算什么。”这也是在世界各国为什么喜欢收藏军品的人都是老兵的缘故。

  既然老兵有收藏军品的动机和条件,在那些以打仗为职业的军官中间玩军品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利用工作之便搞些军帽匕首之类的小玩艺儿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劳上将就是一个军帽收藏迷,在他办公室一面墙上的书格子里放满了他最得意的各式军帽,这些藏品几乎全是同类军帽中品相最佳的。不难想象以克劳的身份和地位周围吹牛拍马的人一定不少。他利用“工作之便”收集些喜欢的军品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在西方的历史上,有身份的军官何止千百人,数不清的珍贵的军品就这样被地位很高的军官保存了下来。它们始终没有流入老百姓之手。

  欧洲人自古以来就有将武器搁在家里的习惯。而东方的统治者却有将民间的武器收缴熔毁的一贯做法。所以就军品收藏的人群来看西方人明显多于东方人,至于档次和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西方人还有将武器传给后代的习惯。至今许多美国人的家里还存放着1860年南北战争时期的武器。当时处于胜方的北方军队居然允许打败的南方军队投降者将自己的武器带回家保存,这在我们一般人当中是不敢想象的。

  另外英、美军人也可以把自己在战场上用过的武器经上级批准后带回家中当作纪念品永久保存。既然这样,那些热衷于打仗的“15%”肯定不愿错过这一机会。至于缴获的战利品更是上好的战争纪念物:军旗、钢盔、手枪和军用刺刀是一般军人的首选,利用“工作之便”把机关枪抬回家的也大有人在。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入希特勒暗堡收集战利品的是迟来一步的美军。当时暗堡归苏军把守,里面所有的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已被抢先一步的苏军运走,但仍有“漏网之鱼”。许多美军士兵只用一包香烟或几块口香糖的代价就可进到暗堡之内一通乱翻,找些纪念品。当时具有特殊价值的希特勒私人相册就扔在地上,后被一个美军士兵捡走带回了美国。

  

二战期间,根据苏军的统计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是因在战场上收集战利品而被德军狙击手射中阵亡的。这些当年用生命换来的军品往往在一两代后就有可能在地摊或拍卖会上出现。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军品原则上是永远不愁买主的。喜欢它们的人不仅仅有当年的战士,而且还有这些战士的后代和那些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的男士。

  全世界玩军品的人到底有多少恐怕谁也搞不清,但加起来少说也有百万之众。这决不是没有根据的妄猜。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

信息化战争的今天,传统的步兵装备却始终是军品玩家的首选。从纯粹的收藏角度来讲,军品未必是越老越值钱或科技含量越高越值钱。“物以稀为贵”、“贵以旧如新”的收藏标准在此同样灵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