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氢弹爆炸40周年 两弹功臣重返核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08: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首颗氢弹爆炸40周年两弹功臣重返核基地
代表团成员刘广德当年的工作笔记本里夹着一朵马兰花。

中国首颗氢弹爆炸40周年两弹功臣重返核基地
全体成员在当年的核基地合影

  当年住在红柳条糊壁的窑洞,点着自制的油灯,吃的是咸菜、红豆腐乳和白菜汤,而研制的却是原子弹

  因为有高原补贴,每回一次家好像钱特别多,家里人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都怀疑我们哪来这么多钱

  队伍是从青海的东岸沿着新修的公路前往当年的核基地、今天的海北州州府西海镇的。快到基地的时候,一直阴阴的天空露出了高原特有的纯净蓝天,天际,雪山顶上挂着低矮的白云,连绵的绿色草甸上开着一簇簇的淡粉色的野花。

  “那是馒头花,马兰花也该开了吧。七厂大桥的河边开着好多马兰花啊,淡淡的紫色,真是漂亮啊。”姜丽感慨着。

  黄志达,这个当年221厂机械动力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七厂大桥是当年厂里最大的娱乐场所。桥下的小河边草地特别漂亮,高原的夜总是要到八九点钟才到来,所以,每当吃完晚饭后,每家每户几乎都去小河边散步,有给养的百灵鸟捉蟋蟀的,有谈恋爱的小年轻。”

  旅途在回忆中似乎特别快,远远地当看到山背后电厂里冒出的白烟时,整车的人都沸腾了起来,“到了,回来了。”在新设的全景台上整个小城尽在眼底,海北州州委副书记林亚松亲自给每一个回家的人献上了哈达。

  最艰苦时90%的人浮肿

  “这是哪儿啊,我怎么都不认识。”“这不就是胜利路,我做梦经常会梦到那个大坡往下冲。”“这些树都那么大了,当年种得多费劲啊,我们小时候这里长的绿色植物就只有土豆,小时候妈妈带我去西宁,这才见到树,问妈妈这是不是大土豆,哈哈。”“这不是三厂的百货商店嘛,这么破了。”“七厂大桥怎么这么小啊,当年好像很大一样,河水也不多了。”故友重逢、故地重游,在一次次的拥抱之间,往日的岁月静静地流淌开来。

  1961年到基地的王菁珩是这些老前辈中第一个来到金银滩的。这个北京航天大学的毕业生当年从北京坐火车到兰州,再搭上一辆闷罐车在寒冷的1月抵达西宁。领了四大件:大头鞋、棉大衣、狗皮帽子和羊毛毯子,坐着敞篷大卡车进了基地,在这个大工地里,他的第一份工是油漆工。住在红柳条糊壁的窑洞里,点着自制的油灯、在破冰的河里取水,吃的是

咸菜、红豆腐乳和白菜汤。

  “90%的人都浮肿了,但大家情绪都非常好。”“当时为了让大家吃得好一点,基地组织了打鱼队,到青海湖打鱼,湟鱼一卡车一卡车装来,五分钱八分钱一斤。那时每个月定量二两油,湟鱼油多,我们就把湟鱼的子挖出来晒,一层层油晒出来就存起来。”王菁珩的夫人告诉记者。

  当时的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亲自向军队募捐:“我以革命的名义向大家募捐,请求你们立即搞一点粮食和副食支援我们的试验基地吧,我们的科技人员太辛苦了,他们能不能活下来,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唯一的娱乐是看电影

  1964年,当李耀辉到的时候,基地刚刚渡过建设最艰苦的时期。已经有一两栋楼房建起来,但大多数的人都还在睡帐篷。

  李耀辉,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的总工程师,1964年这个莫斯科大学毕业的学生进驻金银滩,成为221厂实验部的一员,当年的工作是核气体辐射的检测。李耀辉记得很清楚,“当时厂领导李觉自己睡帐篷,房子让给我们这些小年轻。这些房子虽说是当时基地里最好的楼了,我们12个人睡一屋,上下铺,一般只有结婚的人才搬出去。当时工业学大庆,搬出去的就住‘干大垒’,半地下室的,房子顶上长着芦苇。”

  一个梅县人到了西北,“一到这里都起码拉上一个星期,高原馒头不熟、米饭不熟,水也烧不开。直到1968年沈阳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个高压锅,我们才有了真正的开水喝。”

  李耀辉回忆:“那时候一个月有30斤粮票,我每个月都有多,一顿吃二两就够了,探亲回家就带很多粮票。”“每回一次家就好像自己是‘香港客’一样,钱特别多似的,因为那时我们有高原补贴,每个月比在北京多拿一倍,120元。保密的需要,家里人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都怀疑我们哪来这么多钱。”

  当时基地里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影,“一开始是看露天电影,在各个建筑队放映,哪里放我们就去哪里看。1965年厂里盖了个电影院,这个电影院可是西北数一数二的,一两毛钱一张电影票,放映的是《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李耀辉回忆。

  10:1,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10:1,这是当时的男女比例。”李耀辉告诉记者。

  当时的221厂可能算得上全国知识层次最高的单位,万余人的工厂里有五千人都是大学生,他们来自北大、清华、

复旦等等,全都是拔尖的学生,但221厂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真是突出。

  “你们报道中提到的39岁才娶妻的那个人是列宁格勒大学毕业的。”李耀辉说。为了让年轻人安心工作,解决终身大事,基地领导还专门从全国一些中专学校调来女学生进基地工作,厂里还考虑搞个毛纺厂,这样就会多一些女孩子,但这个毛纺厂终究还是没有搞成。

  “当时厂区和生活区之间有个一两公里吧,都是草原,半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厂里就规定穿过草原的时候不能一男一女两个人一起,哈哈,免得出事。”李耀辉说。

  后来,许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回乡解决婚姻大事。

  1971年与陈飞结婚的蔡华英笑着说,“结婚的时候,我只知道他在青海工作,究竟在青海什么地方,干什么都不知道,写信的地址也只是‘兰字839部队’,或者‘西宁市××信箱’等,他从不跟我说具体的工作。结婚后,同学都说我傻,都不知道人家干什么的,在哪里的,还嫁给他。”

  父亲的秘密随风逝去

  “这就是我当年住的房子,我住一单元,这十栋黄楼都没有变啊。”莫信芬高兴地大叫,到了221厂后,她就一直急着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家。黄楼是三层的家属楼,黄色与红砖相嵌的外墙,到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漂亮。姜丽也找到了自己的家,现在当然已经换了主人,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锁。

  “那锁扣还是以前的,那是我爸爸做的,不管是在屋里还是屋外都可以扣的。”姜丽有些伤感,眼睛里湿湿的,她给锁扣拍了张照,告诉记者,爸爸妈妈都已经去世了,他们自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到过这片土地。

  很多221厂员工是带着秘密离开的,有些事情他们一辈子也不能说,在本报的报道见报之后,有位黄小姐打来电话,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她收集一些221厂的资料,还希望我们帮助她找到熟悉她父亲的同事,能够让她更多地了解父亲。在她父亲去世的一个月后,她才知道父亲曾经是核基地的一名员工,从小萦绕在她心头的疑惑终于在父亲去世后解开了。

  一厂、二厂、上星站、长长的铁轨,每一个角落都留着特有的记忆。而海北州正雄心勃勃,州委副书记林亚松告诉我们,旅游将是海北州一个重点开拓的产业,他们决心把已经停运的38.6公里专门铁轨重新开通,串起一厂、三厂、七厂这些一栋栋的旧建筑,他们还打算把电影院重新恢复旧貌,他们已经在

老照片里找到了当年电影院的样子。

  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下飞机我就好像到家了。”6月17日,从北京抵达西宁的221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说。

  时值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40周年纪念日,广州日报和广之旅共同策划的广东“两弹”功臣重返核基地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在通过媒体的传播和老员工们的争先告知之后,有员工从西安赶来,有家属自费跟团、有员工在西宁守候。我们出发时的25人的队伍已经迅速增加到36人。

  旅途在回忆中似乎特别快。当昔日生活过、战斗过的核基地近在眼前时,整车的人都沸腾了起来,“到了,回来了。”

  文/图 本报记者邱敏、柯学东、顾展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