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观察:中国崛起面临突破强权霸权瓶颈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09:31 中国青年杂志
战略观察:中国崛起面临突破强权霸权瓶颈问题
资料图:中国和平崛起还面临很多困难。图为中国第二炮兵军人和战术导弹

  文/孟宪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这是个大崛起、大发展、大创新的时代,也是个大竞争的时代。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观察、审视全球的安全环境?以什么样的视角,观察、审视国家、民族在生存与发展上的角逐?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安全形势的发展前景如何?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威胁?我们将如何应对?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研究军事作战理论问题的专家、《大战略之战:整体战》(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一书著者孟宪生同志,阐述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识,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争鸣。

  当前,中国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迅猛发展,使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和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进程中,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面临着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科技等方面整体优势的压力,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环境、科技、信息等整体安全威胁的挑战,面临着“台独”分裂势力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还面临着战略机遇期的稳定、把握、维护和延长。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大战略的视野,以新的思维方法及行动,谋求在国家角逐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的光明大道

  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受两种战略思维所支配。一种是以日益明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为基础,逐步实现政治管理的一体化。突出的事例是,持续冲突了几千年的欧洲,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共同体,实现了统一,并引发了世界许多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强烈呼声。另一种是,大国霸权战略思维的存在,依然延续着几千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下的传统战略思维。

  2006年5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作家理查德·科克和英国前文化大臣克里斯·史密斯合写的文章《西方文明面临严酷的选择》,文末说:“西方文明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是愤世嫉俗、侵略、冷漠、新保守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另一条路是……建设一个个人通过自我完善、孜孜以求、乐观向上、理性、同情心、平等和相互认同而凝聚在一起的社会。” 这句话充分说明,前一条路已经证明不是人类文明的最好选择和唯一选择,这条道路恰恰是人类文明应该逐渐摈弃的。而后一条路,则是人类文明应该逐渐完善和追求的——这条道路正是中国正在探索实施的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崛起之路、和谐世界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国作出这样的战略选择,将中国的发展之路,定位于“和平”,并与倡导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相结合,是基于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理解和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脉搏的把握。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不称霸

  “和平崛起”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的特殊符号和标签。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发展、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强盛。

  中国的真正崛起应该是各个领域的整体崛起或全方位崛起,既是中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的整体崛起,也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全面现代化。邓小平曾经讲过,我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就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回顾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所走过的近30年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与强权国家崛起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是不称霸。这个“不称霸”,不仅仅包括中国自己不称霸,同时也包括中国反对任何人称霸。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称霸,不仅在国际上争取到相当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还保持了近30年的国内稳定,促进了中国的初步崛起。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若干代中国人的锲而不舍、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要继续高举不称霸的旗帜,不妨碍任何人,不威胁任何人,不牺牲任何人,用发展的事实排除外界的疑虑和干扰,坚定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和平崛起的有利战略条件和战略困境

  实现任何目标都是有“条件”的。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也一样,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国能否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取决于我们的内政和对外政策与国际秩序结构互动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崛起”,是从经济上的“崛起”。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通过加入各种国际和区域经济组织,积极推动经济的区域化和全球化,影响力已经开始超越亚洲地区,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美国和欧洲。

中国经济从1979年到2004年平均增长9.6%,从2001年到2005年平均增长超过9.5%。中国经济总量2006年已超过英国跃升为世界第四位。中国外汇储备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经济上的“崛起”只是刚刚起步,从中国“崛起”的目标看,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一视角讲中国的“崛起”,应该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的整体崛起及军事现代化。

  从政治(外交)上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奠定了政治大国的地位。在外交上,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略周边、经略世界,确保了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分量,并为中国从经济上崛起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在这方面,特别要注意避开外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政治“崛起”所设下的陷阱;注意防止内部一些政治上幼稚的人,由于短视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羁绊。

  从军事上讲,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我军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几十年来,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军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军事现代化建设”和“军事崛起”区分开来,“军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根据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而对军事的一种正常投入,而“军事崛起”则是一个国家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不成比例地向军事倾斜,德国、日本和冷战时期的苏联都是这种军事崛起的表现,从事毫无止境的军备竞赛更是军事崛起的特征。中国要的是军事现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军事崛起”。未来就是要把军队建设成为一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与安全环境,能面对各种新的威胁和挑战,能快速进行各种军事行动,能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型人民军队,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有力保证。

  从文化上讲,文化崛起是中国整体崛起的重要方面,并不亚于经济上的崛起。文化、经济、政治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一个追求光荣与伟大的民族,必须有一个令人崇敬的价值体系。一个激动人心的社会理想,必须要有一套与理想和价值相一致的道德规范。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文化的特殊力量,引导人们的思想,指导文化工作,把国家的文化实力做大做强,实现中国在文化上的崛起。

  当然,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的战略困境。特别是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内政与外部环境面临的战略压力和困境更大。从内政方面讲,随着经济和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政治上的崛起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在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这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分化等现象日益突出,这是可持续发展面对的巨大战略困境;由于外来物欲横流不良文化的侵蚀,形成了一些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内部的可持续发展会成为问题,而且也会对外在世界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从外部环境面临的战略压力讲,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必然面临一个如何突破强权霸权的瓶颈问题。毕竟迄今为止,所有强国的发家史都是战争史。虽然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斗争的主导方面,但军事手段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国际政治依然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强权和霸权主义,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中国和平崛起必须面对的难题和困境。这就需要有新的思想、原则和规范,与时俱进地调整战略和政策,在错综复杂的新矛盾中,为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战略回旋余地。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