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校讨论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06:12 解放军报
   刘逢安 本报记者 陆荣军

  春末夏初,全军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研讨班在国防大学举办。与会同志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主席关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论述,共谋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大计,对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建设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10场专题报告:思想与智慧同行

  研讨班安排的10场专题报告,每场报告都紧扣时代脉搏、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深化了与会同志对培养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认识。

  10场专题报告:思想与智慧同行。与会同志一致感到:

  ——胡主席关于军事训练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南,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把握院校教育的历史方位、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和我军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规律,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的教育发展。

  ——人才准备是作战准备的重要方面,军队院校要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加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问题的学习培训,提高各类人才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能力,为完成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我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关键是加紧培养高素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军队院校要按照军委、总部的部署要求,完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体系,创新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方式,把联合作战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分工明确、逐级递进、相互衔接的人才培训体系。

  22项交流成果:探索与实践并举

  自2003年11月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和训练机构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办学的方向不断前进,拓宽依托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努力实现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变,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这次研讨班,22个院校结合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信息领域专门人才和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等方面的情况,交流了各自实践成果。

  从一项项凝聚着全军教育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探索实践成果中,记者感受最强烈的是一个“变”字:教育理念在变、思想观念在变、教学方式方法在变、教学内容在变、管理模式在变……

  感悟这些变化,与会同志纷纷表示,要站在军队建设发展的前沿,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能力素质,自觉运用

科学发展观指导院校建设,以对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高度负责的精神,埋头苦干,履职尽责,推动院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0天学习研讨:目标与方向清晰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战斗力生成之源,是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的根本保证。通过20天的学习研讨,与会同志更加明确了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院校教育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

  必须把培养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素质标准;必须逐步构建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的科学体系、不断完善新型院校体系,增强院校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大力发展与联合作战指挥和高新武器装备密切相关的学科,加大学科专业的信息化改造力度,优化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方案……

  这次学习研讨虽然结束了,但与会同志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如何发挥院校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培养适应信息化作战需求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更多的新课题,呼唤着我军院校教育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本报北京6月1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