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不愿对外说出内心伤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10:30 新华网

  “军人不说心伤”

  陆军上尉迈克尔·佩尔基从伊拉克回来后,总感到焦虑、头疼和疲惫。到俄克拉何马州锡尔堡军医院看病时,佩尔基被告知,医院人手不足,他需等上两个月才能就诊。

  2004年11月,佩尔基不得不到一般民用医院就诊。他妻子说,医生当时诊断,佩尔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不过,医生诊断来得太晚,一个星期后,佩尔基自杀身亡。

  佩尔基的遭遇代表了伊战老兵的尴尬处境。老兵组织和家属批评军方说,尽管普遍受“创伤后应激障碍”困扰,从战场返回的老兵没有得到足够的医疗照顾,甚至被忽视。

  在美国这已不是“新闻”。今年3月,华盛顿的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曝出护理伤兵不及时、不尽职的丑闻,这一丑闻把原美国陆军部长弗朗西斯·哈维拉下马。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报告显示,下属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合格医护员工,导致无法为回国士兵提供及时救助。

  “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老兵”组织说,为到军医院就诊,不少老兵要等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许多人在等待中自杀身亡。

  更让美国老兵和老兵家属不能接受的是,美国军方甚至没有统计,究竟有多少从战场回国的老兵因患“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美国伊战和阿战老兵组织”创始人保罗·里克霍夫说:“现在根本无法追踪回国老兵,没有制度也没有全国性登记。”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发言人卡伦·费德勒接受这一指责,他说:“我们确实没有这些数据。我曾让人关注这一问题,但至今无人实施。”美国军方统计只涵盖战地士兵。

  老兵自杀倾向严重的另一问题是“讳疾忌医”。鉴于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和士兵的特殊身份,大多数患病老兵不愿就医。他们认为,这“有损颜面”,可能影响服役前程。

  罗科生前一直被看作年轻士兵的楷模。他的妻子说,罗科担心,就医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前程。她说:“我丈夫甚至认为,就医意味着他的一切都结束了。”

  奥姆威格的父亲说,儿子生前也担心,就医会影响前程。“作为男人,尤其是出生入死的军人,你很难公开说:‘我心里很受伤’,”迈沙德说。

  “一切来得太晚”

  美国军方已经意识到,战争给回国老兵带来创伤,并计划制定一系列措施,改善对老兵的医疗保障。但照如今形势看,五角大楼似乎有心无力。

  美军先前规定,只有刚从战场上回国的士兵能接受军方心理调查,以诊断是否患有心理障碍。不过,五角大楼今年扩大了老兵心理诊疗范围,士兵回国3到6个月内仍将受到军方关注。美国陆军军医处代理处长盖尔·波洛克:“我们正试着(为老兵)提供援助。”

  波洛克说,今年1月起,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启动了一项措施,旨在缓解士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相关症状。军方计划,在那里培训大批初级心理治疗医师,为老兵诊断心理疾病。

  同时,美国国会参议院正审议一项议案,要求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制定措施,为老兵提供心理医疗服务。这项议案以自杀士兵“乔舒亚·奥姆威格”命名,先前已在众议院通过。

  然而,由于深陷伊战,美军战场上的医疗保障原已告急,更难腾出手来改善后方医疗保障。本月初,五角大楼作战部队警告说,军队医疗系统目前正超负荷运转,难以保证战地士兵就诊需要。

  民间老兵组织认为,军方医疗保障短时间内难以大幅改善,加大社会关注力度才是有效途径。

  海军下士理查德没有得到军方治疗,但他幸运地得到一名越战老兵的帮助,学会控制愤怒和焦虑情绪,从而打消了自杀念头。如今,理查德是一名坚定的反战人士。

  “全国老兵基金会”创始人迈沙德设立了救助热线,帮助回国的伊战士兵解决生活和心理问题。洛杉矶“防止自杀中心”也聘请迈沙德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兵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不过,这些措施可能来得已经太晚。“我们的服务能及时覆盖每一个人吗?尽管我希望我们能如愿,但其实不可能,”波洛克说。(耿学鹏)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