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色列骗过联合国维和部队闪击黎巴嫩揭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0:54 环球时报
1982年1月的一个傍晚,夕阳缓缓落入地中海的怀抱。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大街上车流 如水,商店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此时正是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最热闹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浑身上下被阿拉伯长袍裹得严严实实、体态肥硕的“妇女”悄悄地闪进了一栋高大的建筑物。大门刚刚关闭,“她”就将头巾一把扯下,一群持枪的以色列特工立刻围了上来,原来这位体态臃肿的“妇女”正是绰号“战神”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此次他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打扮来到贝鲁特,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亲自观察地形,收集情报,为以色列大军攻占黎巴嫩做准备。 在十几名保镖的掩护下,沙龙在楼顶俯瞰着贝鲁特的夜景,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几个月后,我将亲自打破这里的平静,大卫旗(以色列国旗)将飘扬在“东方巴黎”上空!结束了楼顶的观察后,沙龙钻进一辆半旧的“沃尔沃”小轿车,在夜幕的掩护下,肆无忌惮地在贝鲁特的大小街道穿行,一条条进攻路线逐渐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黎巴嫩为何会与以色列结怨?这得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说起。上世纪70年代,为抵抗以色列的侵略,巴解在黎巴嫩建立了基地,并将总部迁至贝鲁特。巴解还在黎巴嫩南部储备了上万吨弹药,甚至组建了一支坦克部队,成为能够左右黎国内局势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由于巴解不断以黎巴嫩为基地袭击以色列,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使以色列政府有如芒在背之感。随着1980年两伊战争的爆发,阿拉伯国家陷入分裂,以色列决定抓住机会闪击黎巴嫩,彻底解除巴解的威胁,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骗过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军清晨突袭黎巴嫩 1982年6月3日晚,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解成员,但其实却是隶属于一个从巴解中分裂出去的组织。但以色列人根本不想详细调查此事。以色列内阁连夜开会讨论是否要入侵黎巴嫩消灭巴解,正当内阁成员争执不下时,国防部长沙龙拍案而起,吼道:“巴解的问题只能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在沙龙的强大压力下,以内阁最终通过了入侵黎巴嫩的决定。此次行动的代号是“为了加利利的和平”。为保证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沙龙集中了约10万兵力,在战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6月6日清晨,时任联合国派驻黎以边境维和部队司令的卡拉汗像往常一样信步走入以军的前线指挥部,一种军人的直觉使他觉得空气中有某种杀气袭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卡拉汗这样写道:“当我看见以军总参谋长埃坦时,一个可怕的单词浮想在我的脑海中——战争!” 果然,埃坦语气强硬地告诉他:“再过28分钟,以色列国防军将进入黎巴嫩。”卡拉汗根本不相信以色列能在自己眼皮底下完成进攻准备,而自己竟毫无察觉,但是隆隆的炮声击碎了他的自信心。 以军的突袭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前线的巴解武装来不及抵抗便被击溃。6月7日,以军装甲部队逼近西顿,沙龙又派以色列海军从背后实施登陆,完成了对西顿的包围。几天后,以军完成了对贝鲁特的包围,巴解武装已陷入绝境。然而在以色列人眼中,战斗还远未结束,因为在黎巴嫩东部的贝卡谷地,还有3万虎视眈眈的叙利亚军队和19个苏制萨姆-6防空导弹连,以色列空军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吃尽了这种导弹的苦头。 贝卡谷地空战:82比0的悬殊战果令世界震惊 早在以军入侵黎巴嫩的当天,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就紧急召见了苏联驻叙大使,要求苏联援引《苏叙友好条约》,对叙利亚给予援助。但苏联方面表示,该条约只对叙利亚本土有效,黎巴嫩发生天大的事都管不着。苏联的漠视态度更加坚定了沙龙打击叙利亚军队的决心。 6月9日,贝卡谷地的叙军营地内防空警报大作,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上百个闪烁的目标。“开火!”随着叙军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枚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冲向天际,雷达上的目标接二连三地消失了,叙利亚导弹阵地上响起了欢呼声。然而很快欢呼声就停止了,原来他们惊异地发现,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竟然全是用塑料材料做的,而且也没见到以军飞行员跳伞逃生。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浮上叙军指挥员心头,“不好,是无人机,我们上当了!”他大声喊道:“雷达立即关机!”,可为时已晚,叙军的雷达频率和方位已经暴露。以色列空军随后实施了强大的电子干扰,叙军地面指挥系统和雷达系统完全瘫痪。仅用了6分钟,叙军的19个地空导弹连就在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中化为了灰烬。 与此同时,叙以两国空军150架战机也在贝卡谷地上空展开了殊死搏斗。由于叙军丧失了制电磁权和地面指挥系统瘫痪,空战变成了一边倒的猎杀,叙军战机被击落26架,而以军战机全部安全返回。第二天,两国空军在贝卡谷地上空又展开了多次空战,结果叙军连续惨败,算上6月9日的空战,叙利亚共损失了82架战机,而以色列战机竟无一损失,国际舆论惊呼,“这是近代历史上战果最悬殊的一次空战”。此战过后,驻黎叙军彻底丧失制空权,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解决了后顾之忧的以色列开始放手围攻贝鲁特。 巴解血战“小斯大林格勒”,以军副总参谋长丧命 很快,以色列陆军在海军的炮火支援下,先后在贝鲁特西区和南区实施作战行动,围歼了巴解刚刚建立不久的装甲部队。巴解组织苦心积攒的大批弹药也落入以军手中,另有3000人战死疆场,6000人被俘,而以军的大队人马也完成了对贝鲁特的分割包围,但巴解武装仍然英勇地进行着抵抗。 以军副总参谋长亚当少将亲率部队占领了巴解的一个阵地。兴奋至极的亚当跳出坦克,招呼随军记者来给自己拍照。亚当刚摆好姿势,忽然有人大喊:“小心!”只见三名巴解战士越过一堵矮墙,像三道闪电一般扑了过来。亚当的卫兵刚举起冲锋枪扫射,巴解战士投出的手榴弹就在亚当身旁爆炸了。硝烟过后,亚当与三名巴解战士同时倒下。亚当成为了以色列建国以来,在战场上被击毙的最高级军官。 有人把贝鲁特之战称作“小斯大林格勒”战役。但是,与当年的红军战士不同,巴解战士的身后没有后方。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曾经灯火辉煌的“东方巴黎”几乎变成了瓦砾堆,在以军的纵容下,亲以色列的黎巴嫩民兵还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贝鲁特大屠杀。国际社会开始关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在以色列国内,反战情绪也日趋高涨。由于担心苏联参战以及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以色列不得不同意与巴解谈判。8月12日,巴解被迫同意将剩余的1.2万人撤出贝鲁特,并将总部迁往突尼斯。随后,叙以两国也宣布撤军,一场血腥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对于以色列来说,这场战争并没有消除来自黎巴嫩方向的安全威胁,反而在这块土地上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以色列终于尝到了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