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在拂晓前发起--记广州军区某师师长刘小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 15:55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5月9日电(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新华社记者王洪山)深秋的粤东山区,夜色正浓。敲击键盘的声响并没有惊扰秋虫的啁啾,但指挥方仓内,从数公里外传输的图像和坐标,却清晰地显示在计算机荧屏:攻击,已箭在弦上。

  师长刘小午大校抬腕看表,4点30分。他轻轻地触摸键盘,输出进攻前最后一道指令——D方案,进攻!

  一场具有现代作战样式的战斗,瞬间在刘小午那充满魔力的手指尖跃动。这从容驾驭战斗态势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彰显着信息化时代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孜孜追求……

  在变革阵痛中蜕变

  世界范围内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几乎摧毁这个曾在美国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年轻军官的职业自信:信息技术对战争样式的颠覆,几乎是毁灭性的。

  是什么让美军有如此优势?

  ——信息化!

  那段时间,刘小午将能够搜集到的有关信息化战争的教材和资料涉猎了一遍,在研读了20多部理论书籍后,他撰写出近百万字的

心得体会

  但,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2003年10月,在军队最高学府国防大学获作战指挥专业硕士学位并任过讲师的刘小午被提拔为师长。也就在这一年,刘小午在一次对抗演练中遭遇“滑铁卢”——

  粤东山区,炮火裂空。上任伊始的刘小午奉命率部向预定目标发起冲击。战斗实施,此起彼伏的意外不期而至:通信系统遭敌强电磁干扰,陷入瘫痪;计算机防火墙被敌破解,一条条假指令夹杂着病毒像黄蜂一般侵入指挥系统!

  突然,刘小午截获一份战场情报,师作训科副科长刘祚兵却断然制止:这极有可能是敌方释放的一份假情报。见刘小午一时踌躇难决,刘祚兵手拍野战作业台,大声吼喊:按原作战方案执行!

  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愕然——一个下属众目睽睽之下竟如此粗暴地对待一师之长,刘小午如何化解尴尬?“执行原作战方案!”刘小午果断下令。

  结果印证了刘祚兵的判断。后来走上师作训科科长岗位的刘祚兵也由此成为他的“专职”战法教官。

  从虚拟理论走进现实战场,蜕变过程伴随痛苦。刘小午和这支正处于转型期的军队一样,都在阵痛中实现着蜕变——

  他请来20余所院校的180多名专家、教授为部队信息技术建设“号脉”“出招”;约请20多名营团主官当他的教官;新装备一到部队,他第一个上车操作;兄弟单位有好经验好做法,他第一个前往取经;上级组织实兵演习,他第一个请领任务……一个技指合一的新型军事指挥员“化蛹成蝶”。

  为野战指挥植入“数字芯”

  几年前,刘小午刚走上指挥员岗位时,部队的指挥控制还大多停留在电台、简易信息阶段,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的定位系统。

  而这,非但保密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战时必将受制于人。

  2004年4月,刘小午迎来了一个契机——我军自行研制的某导航定位系统配发部队。一直追踪世界军事前沿动态的刘小午如获至宝:这一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只要打通这一系统与现有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接口程序,再嵌入相应的功能模块,就能构建集成化的野战指挥网络平台和训练信息平台。

  刘小午兴奋难眠。他急不可待地请来军区自动化站的专家前来论证,专家认为:“方案完全可行,但技术上难度较大。”

  劝阻之声随之四起:系统技术含量太高,这样的开发集成国内尚无人涉足,如果搞不好,后果可想而知。

  几个夜晚不能成眠,最终刘小午拿起电话,征询一位老首长的意见。老将军沉默良久,突然,一个沉稳而坚定的声音在刘小午耳畔响起:“一个军人,应该把生命交给战争。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刘小午顿时血脉贲张。他告诉作战值班室:“通知相关人员,晚上开会!”

  一个包括师作训、通信、后勤、装备、自动化等专业的40名军官集中到了军官训练中心。

  “仰人鼻息,必然受制于人!我们已别无选择。”

  课题组在刘小午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应运而生……

  6个多月苦苦攻关,一个集态势监控、代码指挥、精确授时、轨迹重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作战指挥系统脱胎而出。

  实战出真知。2005年7月,部队奔赴粤东海训,刘小午心怀忐忑,新研制的系统将第一次装上指挥车。当部队行至某地域时,作战指挥车屏幕显示:部队行动轨迹的曲线正按原路折回。

  刘小午出了一身冷汗:莫非系统出了问题?此时,指挥车与先头部队相隔数百公里,短波电台无济于事。后经查明,前方有地方车辆侧翻,道路堵塞,部队的确按原路折回,与系统显示完全相符。

  一次小小的“意外”,让官兵领略了“千里眼”魅力。“我在哪里?”“友邻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实时的图像和坐标显示,让战场实现了“透明化”。

  初露端倪,便锋芒毕露。就在这年,师里组织了一次跨越2000多公里的机动演练,部队途中交叉穿越各种道路数十次,但各级指挥员依托这个集成网络平台,精确地对各部(分)队进行了5万次定位,绘制部队机动轨迹数十条。

  2006年9月,这一系统通过总部评定,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决胜战场重在技指合一

  2004年秋,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一场联合实兵演习在南疆打响。

  刘小午率部充当“红军”。担负主攻的团队按照预案进攻顺利。战局风云突变,狡诈的“蓝军”突亮奇招,对“红军”主攻团实施分割包围。因指挥通信受阻,担负助攻的友邻团队没能及时解围支援,战局陷入被动。

  演习结束,面对灰头土脸的官兵,刘小午先伸出了五个指头,又举起了一个拳头:“平时五指直,不等于战时拳头硬!未来信息化战争必然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联战必须联训!”

  2005年9月,刘小午得知总部在某部召开全军一体化训练试点成果观摩交流会,便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取回训练创新的“真经”,可承办单位告之:他所在的师不在邀请之列。

  刘小午再也无法泰然处之,他反复向军区和集团军反映,争取与会名额。

  观摩会让刘小午眼界大开:演练场上,数十个陆空联合作战部(分)队,在激烈的战场上纵横捭阖,联动联抗,灵活指挥,精确打击,实时保障……

  决胜战场重在技指合一。在刘小午的推动下,师党委实施了一系列超常举措:采取优中选优的办法,将指技合一的优秀干部,精通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技术干部,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学历干部,调整到信息化建设重要岗位;定期选送基层指挥员、参谋和技术尖子,到海、空军代职,组织28批200余名优秀指挥员到信息产业部、部队科研院校和地方高级别通信技术公司参观见学、进修轮训;与10多所军地院校建立了信息化人才培养长期协作机制……

  从各自为战到信息集成,一个以刘小午为代表的新型人才群体成为了转型征程中的急先锋:全师28%的指挥员具有步兵、炮兵、装甲和高炮等专业的双重或多重任职经历,60%以上的参谋有分队指挥员任职经历,30%的有技术岗位的任职经历,600多名军官获国家

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这一切仿佛在昭示着:在黎明到来之后,这支雄师劲旅的攻势将更加强劲!军事测绘信息保障成为未来联合作战重要支撑力量炮兵指挥学院召开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变座谈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