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驻苏丹维和官兵生命危险随时横在眼前(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9日 06:18 解放军报
资料图:中国驻苏丹维和部队工程作业现场
在非洲大地上,在号称“世界火炉”之称的苏丹,一组不寻常的数据为我们勾画出中国首批赴苏丹维和的275名工兵分队官兵的光辉形象:铲除灌木丛610000平方米,挖运土石方360000立方米,构筑和维护道路247000米,开挖排水及防护系统30000米,搭建板房6200平方米,架设铁丝网6000米…… 3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在济南军区某工兵团,圆满完成任务归来的工兵分队部分维和官兵与部分留守官兵代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 军人面前无困难 【场景再现】初到任务区,维和官兵们面临着几大考验:一是天气炎热,当地白天的最高温度达51摄氏度;二是疾病流行,热带地区病菌繁殖较快;三是地雷较多,20多年内战使苏丹国内武器管理较乱。此外,苏丹国内还存在一些非法武装。 此外,由于交通受阻,官兵经常靠吃方便面生活。早上起床穿鞋时,不时有人从鞋里倒出个毒蝎子。有的因为吃不上青菜出现了营养不良。生命危险随时横在眼前,但官兵白天顶着烈日工作,晚上加班到深夜,仅用两个月时间,一座新营区就在灌木丛里崛起。 【交流互动】维和队员张涛首先打开了话匣子:“困难面前我也曾想过退缩,可每当看到左臂鲜红的国旗臂章,心头就会重新燃起激情。军人面前无困难!战友们不断用出征誓言、首长嘱托相互激励,更让我鼓足了勇气。” 新战士张同明说:“初来军营,训练的苦累曾让我多次打起退堂鼓。现在,我觉得,不论面临什么困难,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找准了,才能树立起坚定的意志,从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强起来。” 【记者手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大力培养战斗精神,是加速军事斗争准备、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各级在平时加强教育引导,在军事训练实践中锤炼战斗精神。 培育战斗精神就是培养一种必胜的意志 【场景再现】2006年9月初,工兵分队官兵受领瓦乌地区简易机场建设任务。要在一片灌木丛中平整出8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谈何容易!由于条件艰苦、工作量巨大,联苏团(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甚至没有给出一个机场交付使用的明确时间节点。 官兵们没有退缩,从现场勘察到工程竣工,仅仅15天后,工兵分队就提出请联苏团前来验收。从此,“中国速度”在联苏团叫响。 【交流互动】维和二中队班长李彦青说:“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分队先后3次开了动员会,鼓起大家的干劲。我们知道,这一仗一定要打赢,因为这是在代表国家争荣誉。” 特务连指导员杨志刚说:“‘中国速度’让我深受启发。在执行一些重大险要任务时,连队官兵树立工作高标准的意识特别强,然而在平时工作中,由于环境平淡,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似乎很难找到。连队只有自我施压,引导官兵不断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才能无往而不胜。” 【记者手记】一场白刃格斗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兵力的对比,而且取决于士气的高低。如果一支军队军心涣散、萎靡不振、缺乏战斗勇气,装备再好,人数再多,也会不堪一击。换言之,培育战斗精神,就是鼓舞官兵士气,培养他们具备一种必胜的意志。 精诚团结出战斗力 【场景再现】道桥中队担负战区很多任务,比如维护机场、修筑道路、平整营区等等。刚到达任务区不久,他们便接手了修筑机场到瓦乌道路的艰巨任务。联合国官员要求很高,必须在一周时间内,在一片被炮弹击毁、满是灌木丛的红土地上,开出一条能担负重要运输任务的道路。 接手任务后,从中队长到普通战士,官兵们拧成了一股绳。干部少,指挥力量不够,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士官主动请缨,带领大家多点作业。三级士官钟汉利用平时积累的作业经验,提出了变一线平推为分段作业,3台推土机、2台平路机、1台压路机全速运转,协调工作,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遇到难点问题大家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当时正值雨季,大雨滂沱,泥泞不堪。道路冲了修,修了冲,反复多次没有完成。为解决这一难题,中队召开了“现场诸葛亮会”,制定了“降坡缓基、高挖低填、分层压实、石块护边”的作业方案,十几名技术精湛的操作手利用下雨间隙迅速作业,在泥泞的场地上推、刮、平、压,操作自如,仅用3天半时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被誉为瓦乌“第一路”。 【交流互动】“团结就是力量!”留守战士崔振东说:“我认为维和官兵在紧急任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战斗精神,是他们凝心聚气带来的结果。” 对此,维和一中队队长陈长青说:“过去,我对战斗精神的理解,往往过多地放在了个体上,通过这次维和,我感到大家形成了合力,共克难关,这也是战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留守战士、上等兵王军主动站了起来说:“上次,我在跑5公里的时候只顾自己跑,没有协作精神,影响了连队整体成绩,班长狠狠地批评了我。当时,我心里还有些不服气。” 原维和工兵分队队长、现任团长安培青补充道:“工作上相互帮助,训练中互补互动,遇到困难,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记者感言】一个集体,如何培育和发扬战斗精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部队万众一心,大家想办法,大家出力量,群威群胆,五指并拢。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本报记者 黄 超 本报通讯员 孔海峰 徐增泽) 相关链接 中国首批赴苏丹维和部队大事记: 2005年9月,中国首批派往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部队在山东莱阳组建 2006年5月29日,工兵、运输、医疗三个分队共435名维和官兵全部抵达苏丹南部地区瓦乌 2006年6月5日,联苏团总司令里德尔中将视察中国维和部队,高度赞赏中国维和部队展开的工作 2006年7月14日,中国维和部队营区建设全部完成,官兵们住进了装有空调铺着地板的板房 2006年7月26日,联苏团维和装备物资核查小组对我运抵装备物资及营地设施进行了首次全面核查 2006年9月19日,中国维和部队向瓦乌市进行爱心助民活动,得到当地民众的高度赞扬 2006年11月,中国工兵受领了整个第二战区的道路桥梁勘察任务,并圆满完成任务 2006年11月27日,赴苏丹维和部队435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2007年1月16日,中国维和部队被授予“联合国特别贡献奖”,首批维和部队开始返程 2007年1月16日,中国第二批赴苏丹维和部队第一梯队踏上征途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