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没有先进战机决战决胜就是一句空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6:33 解放军报
李中华:没有先进战机决战决胜就是一句空话
王牌试飞员李中华

  本报记者 赵险峰 武天敏 特约记者 张金玉 特约通讯员 尚晓华

  秦俑,一支剽悍的古代中国军团,在厚厚的黄土下埋藏了2200多年。

  这天,记者一行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瞻仰这支沉默的大军。

  高天厚土,金戈铁马!

  那天,就在这片土地上,80公里之外,李中华所在的空军某试飞团战机频频起飞。机翼上喷涂着“八一”军徽的新型战机叱咤风云,掠过骊山的烽火台,掠过秦始皇陵的苍翠松柏,掠过这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下军阵!

  脚踏黄土,仰望长空。眼前这恍如隔世的一幕,令我们浮想联翩——

  一个强大的国家,该拥有一支怎样的军队?一支强大的军队,该拥有一批怎样的军人?

  晚上,我们与李中华促膝交谈,寻找点燃他心中理想之焰的那中华之炬……

  ●“一个国家航空工业的振兴,绝不仅仅是靠设计师在屋子里画图画出来的,必须有一种敢于在天上探索的人”

  记者:高中毕业,你为什么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中华:我的家乡,在东北

长白山余脉的一个林场。小时候,森林遮天蔽日,头顶上没有多大的天空。但年轻的时候,一本书有时能决定一个人的志趣。中学时,我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是《航空知识》。这本杂志,让我深深喜欢上了飞机。当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机发动机专业是全国最好的,所以我第一志愿填写了南航发动机自动化控制专业。当年高考,满分是400分,我考了360多分。

  记者:4年大学学习,你觉得当时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怎么样?

  李中华:入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一种被称为“空中李向阳”的新型科研样机。这种飞机“腿短”,航程近,火力弱,只有两门航炮,就像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两把“盒子炮”。当年还看了一部电影——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和苏联米格-23战机的性能比较。这两种飞机性能差别很大,但这种飞机,还算是当时我国空军最先进的。当时,我就感到我国航空工业还是比较落后的。作为航空专业的学生,应当有志气改变这个局面。

  记者:本来你学的是飞机发动机设计,后来怎么喜欢上了飞行?

  李中华:这种兴趣不是快毕业时才有的,而是一入学就萌发了。入学第一课,老师介绍航空发展史,讲到世界上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美国的试飞员耶格尔。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他突破音障那天是1947年10月14日。当时世界航空界认为音障是一堵“墙”,是不可逾越的,但是耶格尔破墙而出!

  记者:你觉得这一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中华:我觉得一个国家航空工业的振兴,绝不仅仅是靠设计师关在屋子里画图画出来的,必须有一种敢于在天上探索的人。后来,我专门研究过耶格尔的传记,里面有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说过的一句话:“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让我深思的是,这位德国科学家既是一名飞机设计师,又是一名飞行员。

  记者:从这时你就想当一名飞行员?

  李中华:没有。我觉得没有这种可能性。当时,南航的毕业生一般都分配到航空设计研究部门。所以空军来大学招飞,我特别高兴,我觉得这是天赐良机,让我梦想成真!

  ●“没有自己的先进战机,决战决胜就是一句空话。驾驶先进的战鹰保卫祖国,是每个中国飞行员的梦想”

  记者:当时,你了解空军为什么要到地方航空学院选拔飞行员吗?

  李中华:不知道。但是招飞的空军某飞行学院一位领导讲了这样一番话,大意是,将来中国空军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飞行员,你们具有坚实的航空技术知识基础,会改变中国飞行员的知识结构,你们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

  记者: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这种“前景”?

  李中华: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些具有工科背景的飞行员,将来在理解飞行技术上,可能会更深刻。现在看来,我理解得太狭窄了。其实,从地方航空学院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员,这是当时中国空军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考虑,就是为研制新型战机培养试飞员。当时,我军还采取了很多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培养举措,比如,从海军航空兵中选拔一批优秀飞行员来培养舰长……

  记者:你入伍当飞行员是1983年,高技术战争已经初露端倪,一批先进战机已经在战争中亮相。你有印象吗?

  李中华:对。1982年爆发了英阿马岛之战,当时报纸上的大字标题“马岛陷落”,印象很深刻。当时电视里还播放了英国“鹞”式战斗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镜头,我们很震惊,没有想到战斗机也能垂直起飞!另外,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发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这是人类历史上被飞机发射导弹击沉的第一艘大型舰艇。当时,我读大三,校园里关于现代航空兵器发展趋势的讨论很热烈。

  记者:这场战争对你选择当飞行员有什么触动?

  李中华:真正的触动还是来到部队后,发现我们空军的主战装备还是二代战机的初级机型,确实感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大。我觉得,单单敢于和敌人“蓝天拼刺刀”,是无法打赢一场现代战争的。英阿之战,导弹代替了航炮,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见,怎么“拼刺刀”?

  记者:所以,你渴望能飞上先进的战机?

  李中华:没有自己的先进战机,决战决胜就是一句空话。驾驶先进的战鹰保卫祖国,是每个飞行员的梦想。记得当时,手边有一本国外的飞机图册,我快把它翻烂了。

  ●“我们处在中国航空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每一个飞行员,都应当有无愧于时代的表现”

  记者:其实,你们的焦虑,也是一代中国军人思考的课题。

  李中华:是这样的。英阿马岛之战,世界新军事变革初露端倪,我军也开始思考高技术战争变革对策。

  记者:那么,当你在部队当了4年飞行员之后,组织安排你当试飞员,你的心情怎样?

  李中华:我觉得太棒了!这样能发挥我们了解航空技术的所有优势。从小的方面说,我的书没有白念;从大的方面说,我感到我们国家终于开始重视先进战机的研制,我们处在中国航空工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每一个飞行员都应当有无愧于时代的表现。

  记者:这个事业的吸引力对你来说,比爱情还要强烈?

  李中华:(笑)当时,我和潘冬兰已经谈了一年多的朋友。我当时的部队,和她的医院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也不远。有时我坐火车给她送饺子,饭盒递到她手里,还是温的。但是,我调到黄土高原的试飞团,彼此距离一下子就拉开了。何况,当时驻地还很闭塞落后,远远不能跟长春相比。更何况,我要从事的,是比飞行员风险更大的试飞工作。所以,潘冬兰当时有点动摇和犹豫,也是正常的。

  记者:在她动摇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放弃?

  李中华:你说放弃试飞还是放弃潘冬兰?

  记者:如果让你选择呢?

  李中华:我两个都要!我相信,既然冬兰爱我,也会爱我的事业。记得当时我在部队时,她给我寄过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诗:“虽然,我早已过了做梦的年龄,但是我懂得倾听、赞美和呼应……”

  记者:她还给你写过什么诗?

  李中华:(笑)她还写过“预谋在黑暗中逍遥地飞舞”,大概是说我早有预谋,这辈子要把她带这么远、让她担这么多心。

  记者:还记得你到试飞团报到前,你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吗?

  李中华:那天我们是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前的铁皮酒屋里约会,墙上有一幅油画,画上的风景是贝加尔湖。我端起一杯冰镇啤酒,对她说:“我在西北等你。”她迟迟不端酒杯,低着头不说话。

  记者:你猜她为什么不说话?

  李中华:她不说话,是因为她理解我。她不但是军人,还是一名上过自卫还击战战场的军人,理解一个军人心中的向往。她还知道,我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我想,那时她不是在想要不要跟我走,而是在想什么时候出发!

  ●“每一个先进的航空大国、每一架先进的战机,背后都站立着一群胆量超群的试飞员”

  记者:来到试飞团的这些年,正赶上我们国家紧锣密鼓研制新型战机的时候,你有什么直接的感触?

  李中华: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连续飞两种机型、6个起落,常常是刚飞完一个起落,擦把汗又跨入另一架飞机。去年,我们团一年完成的试飞任务量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此外,试飞的强度也很大,我们做大过载,脸上的肌肉常常被拉得变形。你到我们试飞团看看,我们所有的试飞员都是“长脸”,我们开玩笑说,这都是拉“过载”拉的!(笑)

  记者:在这种繁重任务的压力下,你和战友们还笑得出来?何况,你们还面临这么多危险!

  李中华:我们是累并快乐着,危险并快乐着。我们试飞的歼-10战机,被中国航空人称作“争气机”。在未来战场上,它是要和敌人实打实、硬碰硬的,如果我们试飞员不能尽快把它的最好性能飞出来,我们将愧对祖国、愧对民族、愧对历史。我们漂亮地飞出来了,不辱使命,怎能不高兴?

  记者:我们发现,在俄罗斯学习的经历对你影响特别深。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中华:我最大的感触是:试飞员有祖国,但挑战极限的事业无国界。一次,俄罗斯空军发生一起两机相撞的飞行事故。举行葬礼那天,我和教员奉命驾驶一架苏-27战机升空,围着坠毁现场低空盘旋,送别牺牲的飞行员远行。那天,高度仅有100米,地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耳边尽管听不到哀乐,我心中却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前人倒下去了,后人还在接着飞!

  记者:试飞员这种精神状态,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李中华:放眼世界,每一个先进的航空大国、每一架先进的战机,背后都站立着一群胆量超群的试飞员。有没有这样一批人,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无垠的天空能飞多高、多远。

  记者:你怎样看待你取得的一些试飞纪录?

  李中华:试飞员的操纵杆,是记录试验数据的笔,也是记录时代的笔。有一个统计最说明问题。我在试飞中所创造的“首次”、“之最”等等纪录,1992年之前一个也没有。从1992到2004年间,12年就有16个。这说明,这些纪录,不是我个人的纪录,而是我们国家航空工业奋起直追的纪录,是国防现代化建设日益进步的纪录,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纪录。我为此感到光荣和自豪。

  ●“如果爆发战争,我请求组织上把我试飞员的‘试’字去掉,我愿作为一名普通飞行员,驾机出征”

  记者:试飞,毕竟是一项极具危险的事业。你怎样看待冒险?

  李中华:当年美国试飞员耶格尔挑战超音速,回来后,他的司令第一句话夸他是英雄,第二句话骂他是“混蛋”,就是责备他胆子太大,太吓人。但是话说回来,没有耶格尔的这一试,人类超越音速的梦想可能还要推迟若干年才能实现。再好的飞机,如果一直停留在图纸上,那都不是飞机;如果不把它的潜能挖掘出来,也不是一架好飞机。试飞院的院长看我飞“低空大表速”,也很揪心,说自己头发都竖起来了!俄罗斯第一架苏-27,就是在试飞这个科目中坠毁的,我参观俄罗斯试飞员公墓,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名试飞员的坟墓编号是T10……

  记者:想没想过一旦失败?

  李中华:敢于冒险,绝不意味着鲁莽。试飞员的价值,也不在于一次也不失败。英国哲学家哥尔斯密说过:“我们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一次也不失败,而在于每次倒下都能够站起来。”这句话,我很欣赏,用红笔抄在办公室的台历上。我觉得,试飞员是一个最讲究团队精神的群体,试飞本质上就是“试错”,就是前赴后继。站起来就是经验,站不起来就是灾难。我的成功,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我一旦失败了,战友们也会以我为教训,继续前进。

  记者:你怎样看待试飞员与国家的关系?

  李中华:试飞,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的事业。当一个试飞员驾驶着新型战机、带着重要的研究课题飞上蓝天,生命,就与国家的巨额财产、与科研人员的心血汗水、与关系到强国强军的宝贵数据紧紧捆绑在一起。2001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在全国青年中作问卷调查:21世纪最具魅力的职业是什么?居然有89%的人选择了试飞员。我看了之后,非常受鼓舞。前一段时间看电视,一个农民制做了一架飞机,他自己当试飞员,尽管他的飞机只能飞两米多高,我还是非常敬佩他。

  记者:试飞员从事尖端国防科研事业,保密性很强。长期默默奋斗,却不为人所知。你是否感到过寂寞?

  李中华:这些年,我相继被评为全军青年首届十大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党员。去年作为全军官兵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言。胡主席接见我的时候,还亲切地问候我的家人。前不久,贵州省金沙县城关镇一个叫王开学的人,给我寄来一个邮包,里面是几部电视片:《兵车西进》、《世纪初年走边关》、《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个人,与我素不相识。他的举动,让我感到全国人民在牵挂着我们试飞员,我们身上寄托了全国人民的希望。

  记者:我们看到你的办公桌上,放了一个水晶制做的

苹果,有什么寓意吗?

  李中华:那是我45岁生日的时候,爱人送我的,寓意就是平平安安吧。看到这个苹果,我时常为之感动,同时也有一种紧迫感。今年我都46岁了,离飞歼击机的最高年龄越来越近了……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李中华:一是盼望祖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使我能够在有限的试飞生涯中飞上国产第四代战机;二是如果爆发战争,我请求组织上把我试飞员的“试”字去掉,我愿作为一名普通飞行员,驾机出征!

  (本文图片为谭超摄)

  相关专题:中国空军王牌试飞员李中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