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刘发祥:红军过湘江是我搭的桥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 09:38 现代快报

  陈曦 吴瑕

  说起湘江战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发生在湖南,其实,湘江的上游和源头都在广西境内。人们说兴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两次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一条灵渠成就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血战湘江突破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又杀开了一条血路。

  1934年11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经湖南到达广西桂林北部地域,准备从兴安和全州两县之间突破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遭到国民党军队三面重兵包围封锁。广大红军指战员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同前堵后追、三面夹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30多万敌人进行较量,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史称湘江战役。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恶战、血战和生死决战―――

  湘江战役

  蜿蜒800公里的湘江发源于广西灵川县,经兴安、全州后,自南向北穿流湖南,最后归入洞庭湖。湘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11月中旬,蒋介石调动30万大军,在湖南零陵至广西兴安近300里的湘江两岸布下第四道封锁线。11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红军浴血奋战七昼夜,终于以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

  十六字令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中央红军突破湘江―――蒋介石苦心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的企图也随之宣告破产。红军翻三千界进入越城岭西延山区。

  由于国民党部队在湘江战役中也受到重创,蒋介石亲自部署的五路“追剿”大军并没有跟踪而至,红军只遭到桂北“剿匪”指挥官陈恩元民团的骚扰,红军转入行军状态。

  这一带多属喀斯特地貌,层层叠叠的群山拔地而起,终年云雾缭绕,高插云天的山巅,好像大海中卷起的巨浪。毛泽东此时的心情激荡不已,他登上五岭山脉的最高峰―――猫儿山,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

  词中的山就是地处都庞的海洋山,当然诗里也包含着毛泽东对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所面临的严峻局势的担忧。

  他帮红军找到突破口

  兴安,地处“粤楚咽喉”,湘江血战的发生地。

  2006年10月1日,记者站在广西兴安县界首镇的湘江岸边,眼前是滔滔的江水,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山峦。谁能想像这里发生过的鏖战?

  72年前,刘发祥只是一个江西老表铜匠铺里的学徒。72年后,他是兴安县界首镇唯一在世的湘江战役历史见证人。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凭着自己当年的血气方刚,直接帮助了红军在30万国民党军的“口袋阵”中钻开一道突破口,改变了无数战士的命运。

  赤色印记

  珍贵的“红军证明”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桂林找到了住在三儿子家的刘发祥老人。多年来,他珍藏着一份《红军证明》。

  94岁了,老人的身体依然硬朗,只是耳朵有点背。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湘江战役的,老人他激动了起来。他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打开厚厚的纸包,取出一张反复折叠的纸。“我给红军带了路,架了浮桥,红军朱排长给我写了一个证明。他让我好好保管,说等到革命胜利了,这件东西对我有用。”

  纸条是个复印件,内容是:“刘发祥青年同志给我们红军做了已(几)件大事:第一,帮我们红军在界首江边架了二路木桥;第二,带我们红军在光华铺打了胜仗,感谢发祥同志;第三,带我们红军上长征大道过五福关胜利到落(洛)江;第四,同我们红军一路宣传,在关顶(帝)庙开大会宣传群众干革命。请发祥同志放好,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署名为“朱排长”。

  帮助红军搭建浮桥

  兴安是桂系军阀的统治地盘,1934年11月底,红军到达之前,国民党召开群众大会,要求界首镇的青壮年全部躲在山中,只留下老人看家。当时,刘发祥和他的师傅留了下来。师傅告诉他,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曾任江西永兴县农会副主席的师傅主动和红军的先遣部队取得了联系,并让刘发祥去接红军。“我在街上碰到了20多个红军,他们用枪对着我,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师傅是江西永兴人,他们才放下枪跟我到家里见师傅,师傅高兴地说,‘是自己人,是自己人。’”

  当年,为了堵住从桂林方向赶来的桂系军阀对渡口的攻击,确保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红三军团四师十团受命于1934年11月28日在距离界首渡口仅5公里的光华铺修筑防御工事,阻击敌人。

  “红军要过湘江,师傅叫我去搭桥。我去山里找村里的青壮年,告诉他们,红军是好人,让他们一起来帮忙。我和陈木匠3人,借了108根木头,红军来了70人,我们一起架桥。一座桥还不行,我们又架了两座浮桥,一座在三官堂,租了12条木船架起了桥;另一条在上街,上街水浅,用卖肉的案桌架起过马,还有大炮。”

  正是这几座简易的浮桥,让成千上万的红军渡过湘江,进入老山界。

  红军来了分衣分肉

  解决了运输的问题,红军还面临着吃饭的问题。

  为了发动群众卖粮食给红军,朱排长希望刘发祥帮助召集老百姓进行宣传。那天红军带来了不少衣服,还杀了当地地主家的8头猪,在关帝庙召集百姓开大会,一位叫吴秀英的红军宣传员拿起话筒就喊,但界首的百姓听不懂她的江西话。于是,朱排长想了个办法,“小刘,你来当翻译吧,小吴说一句,你就用当地话翻译一句。”“红军是来保护你们的。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来了,都可以分衣服,分猪肉!”通过刘发祥的翻译,红军赢得了界首百姓的信任,当地群众抢着卖粮食给红军。回忆到这里,老人顿了顿,之后又一个劲地说:“那时候红军太困难了,太困难了!”

  血染湘江

  刘发祥和界首当地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的湘江两岸,上有敌机的狂轰滥炸,下有敌人的围追堵截,炮火声、厮杀声不绝于耳。那时已是冬天,寒风阵阵,银霜遍地。敌机的扫射,把江面激起了一股股水柱,血肉和着泥沙、石块横飞。战士们顶着枪林弹雨,不顾冰冷刺骨的江水,冲进江里,徒步渡江。到了河心处,江水已经淹到了脖子,红军举着枪,奋力向对岸移动。抢渡中,不少同志中弹倒在了江里。有的同志不会游泳,便流着眼泪,扒着尸体过江。

  在刘发祥和当地居民的帮助下,红军奋勇打拼,一些失守的渡口终于失而复得。“过江后,红军要我带路到光华铺,还带了34条机关枪去。战斗打得激烈,漫山遍野都是尸体。”光华铺阻击战历经两天三夜,红军战士的遗体几乎阻断了江流,血水染红了整个江面。时至今日,界首当地还流传着红军突破湘江后的一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句民谣,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红军的爱戴以及对牺牲战士的深切缅怀。

  今天的湘江,宽不足100米,水流平缓,两岸开阔,绿树成荫。在界首湘江边上,有一座原来当地百姓用来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的庙堂,叫“三官堂”,当年红军突破湘江时曾经把这里作为临时指挥所,为了纪念当年的这段历史,三官堂又被当地人称为“红军堂”。

  这个砖木结构的小楼临江而立,斑驳的灰色外墙,黑色发亮的顶梁柱,已被磨平的地砖,仿佛向人们诉说着72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

  今日存证

  如今,刘发祥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但只要聊起那段历史,他都精神百倍,宁愿来访者对着他的耳朵大喊。老人有个纸张发黄的红本本,来拜访的人,都会被要求在本子上留下名字。

  记者数了数,从1973年至今,已有128家单位和个人在这个本子上签名留言。从当年的知青,到今天的中外访问者,都有。有朱德的女儿朱敏,许世友上将的夫人,两个走完长征路全程的英国青年,还有来自以色列的武大卫老人及陪同他的张爱萍上将的女儿……

  所有的人都对老人表示了由衷的敬佩。在这些活着的那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面前,他们无一不在留言中表达出对那一段历史的追思和深切的感怀。

  记住这位老人,就是记住那一段历史,就是记住我们肩负的责任。

  血色行走

  45年的“疑似红军”

  他曾被家乡的政府部门追认为革命烈士,也曾为了证明自己的红军的身份苦苦寻觅证据长达45年……10月2日的下午,在当地知情人的引领下,我们走进兴安县护城乡上冠村的一座老屋,见到了这位“烈士”―――87岁高龄的张育发。

  14岁参军

  老人午休之后,静静地坐在靠椅上,一动也不动。因为腿脚不便,张育发已经7年没有出过大门了。

  1933年的秋天,刚满14岁的张育发在江西老家光荣参军了,成了一名“红小鬼”。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张育发被编入正规军,第二年他跟随部队离开家乡,从瑞金踏上了长征路。由于年纪小,张育发在连里担任卫生员,会简单包扎的他,每天都要背着药箱给全连受伤的战友们消毒擦药。

  虎口脱险

  说到打仗,老人卷起左边的裤脚,握紧右拳,骨瘦如柴的身上,两处老伤清晰可见。左膝曾被敌机的弹片炸伤,右手手背也中过敌人暗枪。这些伤都是在湘江战役的血战中留下的。1934年11月下旬,他随队伍在全州县黄沙河苦战几昼夜,天上敌机狂轰烂炸,后有敌军的机枪乱射。负伤的张育发因为身中两弹流血太多,昏死过去。醒来后,他已经和几百个战友被敌人俘虏。在押期间,战友们有英勇就义的,有被活埋的。最后像他这样的“红小鬼”被“放生”。走出大牢的张育发在兴安县被裁缝刘运森收为养子。

  身份之谜

  长大成人后,张育发在上冠村做了上门女婿。张育发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动足了脑筋,他的四个儿子,分别名叫征远、征贵、征斌、征国。从遥“远”的江西苏区走到广西,得“贵”人相助活了下来。时刻铭记:我是一个“兵”(“斌”“兵”谐音),祖“国”在我心中。通过“征远、征贵、征斌、征国”,他想告诉儿子:长征精神永不忘。虽然自己参加过红军,并一直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但是张育发的红军身份直到1979年才被民政部门确认,而这之前的45年他的身份都只是一个“疑似红军”。

  终圆心愿

  老人的大儿子张征远告诉记者,当年父亲参军的时候年纪太小,所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家住何方、家有何人都不记得了。解放后,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他到处托人写信,但都没有音信。1979年,一张根据张育发的回忆片断制成的简图终于让老人圆了自己的梦。

  这份地图飞向江西后的一个月,奇迹般地有了回音。凭借这地图,老人终于找到自己的老家―――江西南丰县东萍乡。在儿子张征贵的陪同下,老人当年就回了趟老家,而家里只剩下了姑姑和侄子。从姑姑那里,张育发知道自己原名“王宜芳”。

  从姑姑那,张育发还拿到了父亲生前留下的《优级烈属证》。南丰县政府以为他战死在长征路上,已经将他追认为烈士。带着这个《优级烈属证》,当了45年疑似红军的张育发终于得到了兴安县民政局的确认,恢复了红军身份!

  还在放牛的老红军

  瑶乡红人

  88岁的刘华连如今已经是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大红人了,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老人已经接待了十几家媒体的采访。

  刘华连的家在中南第一峰猫儿山山脚下,从县城到他家约有56公里的路程。10月2日一早,记者就乘车赶往刘华连的家。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山间流水,汽车在路幅不足5米的山路上行驶,走了约半个小时,终于抵达了老人家所在的华江瑶族乡。

  顺着当地居民指点的方向,记者在山脚下的一排房群中找到了刘华连老人的家。记者到的时候他刚赶着牛上山去了。

  抱尸渡江

  下午一点钟,老人终于赶着牛回到家。洗了洗手,老人蹲坐在柴房的炉灶边吃起了中饭。饭菜很简单,一只碗里盛着炒芹菜,外加一碗辣椒,这就是老人的中饭。家里的大黄狗和小猫还凑过来和老人“套近乎”。

  老人说,1934红军在老家召集村上16岁的年轻人开会。会上动员大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6岁的刘华连就和自己的哥哥一起报名入伍了。

  长征开始后,刘华连随着大部队从江西一路途经湖南,走到了湘江边。就在部队准备横渡湘江的时候,遭遇了前来封堵红军的国民党。“在敌人猛烈的炮火面前,我们根本无法过江。而我周围不少战友都中弹牺牲了。”看着战友一个个地倒下,不会游泳的刘华连,就抱着两个漂浮在江面上的尸体作为掩护,悄悄地趟过了不宽的湘江。渡过湘江后,刘华连却在一片树林里受了伤―――一天晚上在经过一片林子的时候,他不幸被敌人放下的竹签捅穿了右脚髁,而且竹签上还有毒,受伤的刘华连行走非常困难。后来,他所在的部队在华江车田村遭大量敌人伏击。他因脚伤严重被俘。由于脚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他的伤脚很快就化脓发炎了。三个月后,国民党要将刘华连押到柳州枪毙,但看他受伤严重,最终将年仅16岁的刘华连释放。

  情牵老兵

  刘华连的家门口有一条柏油马路通往乡里,这条2.5公里的柏油路,当地人亲切称它为:红军路。

  2000年的时候,广西军区领导前来探望老红军,发现行路极为艰难,于是划拨十几万专项款并委派专人来帮老红军修路。如今要去看望刘华连,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刘华连家的门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