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战士情怀豪迈诗风——读刘瑞龙长征二题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01日 09:06 解放军报

  一九三五年九月,当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主力登上岷山之巅时,他的心情豁然开朗,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和《念奴娇·昆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遂成千古绝唱。时隔不久,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错误路线引导下,朝着相反方向进发,在夹金山,一位红军将领在满腹忧虑中写下了《冬晨过夹金》诗二首。第一首为《懋功南行》:

  策骑攀北麓,晨雾阴冷浓。嘘气成冰滴,奋力登顶峰。破雾晴万里,红日浴絮云。万山回吟啸,举首揽太清。

  南下之路异常艰险,部队刚下雪山就遭遇强敌,一场恶战之后,红军被迫退却,二度翻越夹金山。队伍中弥漫着的怀疑、消极情绪再次感染了诗人,他又写下了《由宝兴北返懋功》,记述再上雪山的情景:

  黄昏发宝兴,困战急回兵。篝火遍南麓,恍若满天星。细雨拍面来,路滑梅南行。遥念北上者,捷报传后营。

  这两首过夹金山的五言诗均出自红四方面军宣传部长刘瑞龙之手,诗中所传达出的情绪恰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中的光明乐观形成鲜明对照。

  《冬晨过夹金》写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和毛泽东写《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的时间大体相当。虽都是吟诵长征过雪山的诗作,但两位诗人的情感格调迥异不同,一喜一忧,一扬一抑,应该说这和诗人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年六月,两大主力会师夹金山下,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确定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制订了兵分两路北出甘南的进军路线。当毛泽东随右路军走出草地时,张国焘却命令南下,红军第一次出现了重大分歧。在此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率红三军团连夜出发,张国焘却一意孤行,向南开拔。两路大军,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一路节节胜利,一路连遭挫折。随军南行的刘瑞龙,亲历了南下红军的挫折和失败,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对红军的前途充满着忧虑,因此决定了两首诗的基调。

  但诗人又是坚定和乐观向上的,这和毛泽东的诗词一脉相承。特别是诗的末句:“遥念北上者,捷报传后营”,为两首诗加了一个总注脚,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作为红四方面军负责政治宣传的领导干部,刘瑞龙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反对南下的错误路线,后来因此遭到打击迫害。但刘瑞龙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这两句诗正是他内心思想和感情的真实流露:身处逆境,心却紧紧跟随北上的党中央毛主席。这表现了一位革命者远大的目光和坚定的信念。历史证明了诗人的预见,南下的红军在经历了惨重的失败后,踏上了北上的征途,他们两上雪山,三过草地,终于摆脱错误路线的干扰,胜利抵达陕北。而诗人在经过曲折和磨难之后,更加坚定自信。刘瑞龙到达陕北后,奉命参加远征宁夏。在艰苦卓绝的西征中,他身陷囹圄,坚贞不屈,后被营救出狱,奔赴抗日前线。

  和毛泽东奔放豪迈的诗风不同,刘瑞龙长于写实和白描,这在两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策骑攀北麓,晨雾阴冷浓”,颇具古乐府的韵味。“黄昏发宝兴,困战急回兵”,仅十言即把长征史上著名的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交代得清清楚楚。“篝火遍南麓,恍若满天星”,是典型的白描笔法。“破雾晴万里,红日浴絮云”则为灰暗的基调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些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力。

  刘瑞龙一生戎马倥偬,但笔耕不辍。在漫长的革命生涯里,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他在参与创建红十四军期间,运用“三字经”形式写下了启发人民觉悟的长诗《农民歌》;在川陕根据地,他把党的土地政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长征进入藏区、回区后,他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编写了《藏区十要十不要》、《回区十要十不要》。在老一辈革命家当中,刘瑞龙不是着意为诗的,他始终把诗歌当成革命的工具和武器,这反而成就了他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的诗风。在刘瑞龙丰厚的诗集中,不乏像《冬晨过夹金》这样高度凝练、蕴藉含蓄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华。刘瑞龙对于长征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对红四方面军南下路线的反思,成为他贯穿一生的诗歌主题。他一九七六年填写的《破阵子·纪念长征胜利四十周年》词中写道:“遵义拨正航向,排除困难重重。万水千山等闲过,红旗指处险路通。北上建奇功。”一九八二年,他写下了洋洋百余言的长诗《忆长征》,全面回顾历史,教育后人牢记北上胜利的经验和南下失败的教训:“胜利北上者,克敌制先机。中途生横逆,南下枉颠连。”没有切身体验,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七十年过去了,刘瑞龙即情即景写出的《冬晨过夹金》愈发闪耀出夺目的光彩。这两首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作,不仅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堪称是伟大的长征精神画卷中不朽的篇章。 (汝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