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解放军建军79周年 > 正文

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撰写《征战风采录》(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9:08 解放军报
密密匝匝的书页凝聚着官兵飞扬的思绪。本报记者 江宛柳摄
从德育墙上读出正气、志气和豪气。陈双维摄
听身边人讲身边的故事,感慨万分。 熊军摄
一流的学习环境是官兵创作的"加油站"。熊军摄

  数万官兵书写队史的文化效应——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撰写《征战风采录》启示

  本报记者 江宛柳

  4年,51本书,5400多万字,总队团以下官兵全员书写的原生态作品

  如果我没说错,这部由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团以下全体官兵、总计数万人写下的51本《征战风采录》系列,在全军是首创。它让每个初次见到的人都深感惊奇、惊叹。

  光是扫一眼作品标题,就令人激动不已:《“热情”的沙漠》、《难忘唐古拉》、《初到戈壁滩》、《突破长城口》、《飞越大青山》、《决战老界岭》、《大战鸭子坡》、《野云沟记事》、《虎潮湾运杆》、《风雪天战河口》、《原始森林放缆记》……一支多年默默南北征战的“神秘之旅”,一支至今驰骋在“战场”上的工程安装部队,一支为和平之盾立下赫赫战功的骁勇之师,他们太有资格著书撰史一展风采了。

  细读下来,除了领略紧张激越、惊心动魄的国防施工战斗历程,我们还能看到安装兵平凡而情趣盎然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历程、战地趣事、山川感怀、人生感悟。满书散发着大山、大漠的气息,奔涌着青春的热血和激情,彰显着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乐于奉献、虽苦犹荣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博大的情怀。这就是这部书巨大的魅力所在,没有二手加工,没有虚构生造,没有无病呻吟,用兵的思想感情写兵的话,真挚、质朴、鲜活、生动,文字创作领域高品质的原生态。

  从每篇千字左右小文附带的作者照片、简历和立功受奖的情况,我们认识了这些生龙活虎的年轻官兵们,正是他们用沾着灰土油污、长着老茧、贴着创可贴、冻裂的、起血泡的手,在小本子上一字字记下了自己军旅岁月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之精彩绝非专业作家的想象所能及。

  从2002年至今,这套队史连续写了4年,无疑,还将继续写下去,并且已经成为这支部队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非常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总队官兵全员写书?写书又给部队带来了什么?

  让牺牲奉献的人来讲牺牲奉献,战士是书写历史的主人

  “刚开始想到做这件事,就是一种很朴素的情感。”总队政委高海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02年夏天我到西藏我们勘测营的施工点,一个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一到就头疼、气短、呕吐、睡不着觉,而我们的战士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他们3个月前从东南沿海的深山转场到高原,途经青藏线,在唐古拉山口的西部军人雕像前展开国旗宣了誓,一到工地就投入突击钻探。水土不服,缺氧,岩石坚硬,战士们三班倒,一边吐一边干,很多人都掉了一二十斤肉,但是没有一个软骨头。我拉着那些年轻又粗糙的手,看着那一张张被风霜雪雨侵蚀后变得黑红的脸,听他们讲远离部队大本营走遍祖国大地的经历,心里特别不平静,战士们太伟大了!晚上失眠,我就想,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高海华说时掩饰不住情绪的激动,后来他在《征战风采录》第一批书的序里写进了自己当时的感动和思考:“我想起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著名的战地通讯,为世人留下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想到了我们这支部队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这些发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惊天动地壮举的军事行动,以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发生的普通战士的动人故事。作为亲历这个宏大工程的人,有责任有义务把它真实地记录下来,让牺牲奉献的人来讲牺牲奉献,用以教育部队、鼓舞士气、激励后人。”

  高原蹲点1个月后,回到总队的高海华正式提出了为全部队官兵撰写《征战风采录》的议题。总队党委常委一致拥护,认为这不仅是一件记录总队历史的大事,而且也是尊重基层官兵主体地位的有意义的好事。他们立即向全部队部署了任务。

  但运作起来,就遇到了实际问题。出书谈何容易,人力、经费,都投入不小,国防施工任务又那么重,有人提出做这件事值不值得?

  “那就听听战士们怎么说。”副政委李明对记者说,他的态度始终非常坚定,“我专程下部队调研论证,战士们共同的心声是:写书没错!”

  “在西藏,高政委和我们盘腿坐在帐篷里,向我们宣布:‘总队出钱,你们出书,把你们的故事都记下来’,我们别提多振奋了!”测绘连二级士官吕召坤对记者讲起当时的情景还很兴奋,“在连里大家爱聚到一块儿侃你去哪了我去哪了,我们一个连施工分五六个组,天南海北都有,聊起来特别热闹,就是没人知道我们这些故事。”

  李明在多个工点上都看到,繁重的施工之余,战士们写书热情高涨,打扑克的少了,都在琢磨怎么写好自己那篇小文,写的过程中还互相交流、批评,充满了争论和笑声。

  “战士们的这种激情是最有说服力的。”李明说,“从两弹一星的发射场安装,到今天新的工程建设任务,我们这支部队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但以往能记录下来的大都是机关整理的材料,完成工程任务的数据,获了多少奖几等奖,放进档案袋里,那些鲜活的历史就变得枯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战士自己来记?把历史记录得有血有肉?其实很多事只有在做起来时,才知道它会有多大价值。”

  当年底,第一批书与部队见面,反响之强烈超出预料。前任总队长崔振堂在后记中写道:“书稿出来后,我认真地阅读,细细地品味,急切地想表达一种情感,正如这本书的主题所蕴藏的内涵:战士是书写历史的主人。”

  每个战士都是作者完全可能,只要找到开发的方式和渠道

  《征战风采录》全部51本书摞起来一人高,总队每年从各团新书中荟萃一部精选本,至今已有《寂寞天唱》、《留痕天际》、《游牧天疆》、《历史天空》4部。即使是精选本,每部上下两册六七百篇文章,读来也非短时之功,但你绝不会感觉累,这些基层官兵、而且大多是普通战士写的小文,竟是那么妙趣横生。

  一级士官张小宝的《曹组长“三哭”》,构思别致,通风班组长第一次为施工方案不好定,展不开手脚急得哭,第二次在会战期间被领导批评委屈得哭,第三次拿下主体工程激动得哭。500多字,把一个啃硬骨头的风管安装任务写得一波三折,也让带组完成任务的曹老兵跃然纸上。而此类既风趣又富有思想和文化品位的好文满书皆是。

  “我们今天要换一种眼光看战士”,总队政治部主任汪选平说,“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思维开阔,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很多,他们的素质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开发的方式和渠道。”

  钻探连五级士官张来锋已经发表了4篇作品,但他告诉记者,此前没写过任何叫“作品”的东西,教育学习写心得体会,一半抄报纸。在总队,资深老兵的经历都是“长篇小说”,他们自己也渴望记录下来。“可说着容易,写起来难。”张来锋说,“政治处领导来辅导,告诉我们把你军旅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难忘的事记下来就行,真情实感。大学生干部们也把着手教。我带过三四十个徒弟,一想,那就写教徒弟吧,写出来大家都说不错。”

  三级士官张平说:“施工是高强度劳动,确实累,整天工地、饭堂、宿舍来回跑,以前觉着生活挺乏味的。开始写书后,逼着你去观察生活,关注你的团队和战友们,用心体验,发现了其中的无穷乐趣。”

  热情一旦被唤醒,笔就再也收不住。在深山的小溪旁,在大漠夕照下,在组装的板房里,在峡谷的帐篷里,在飞驰的车厢中,战士们手捧小本子,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故事。每个战士都发现自己要讲的故事其实有很多。

  《与沙共舞》、《剑胆琴心》、《把暴风雨甩在后面》、《铁打的汉子钻山的兵》、《沙海鏖兵三十日》、《铁甲龙宫竞风流》……只看标题,我们就能感受到战士们迎战艰险的激情与豪气;《吃住硬座车》、《大闷罐的故事》、《沙漠历险》、《再向大山行》、《客宿岩栈》、《搭建活动房》……安装兵转战祖国南北的“游牧”生活奇特而有趣。

  书里,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见识了22岁的《新兵“老何”》,领教了《班长发脾气》,明白了其实《连长的眼神不可怕》,理解了甩掉“拐杖”的《关系兵》,还有上百个不同样的老兵班长们,他们无不令人喜爱、钦敬,又叫人忍俊不禁。

  我们还能随安装兵们体验《山里的春节》、参加《“战场”上的婚礼》,跟着《光棍连长相亲》,也含着眼泪和他们一起感悟亲情:《致天堂里妻子的一封信》,《爷爷为我流了三次泪》,《愧读家书》,《亲亲咱娘》……还有“阿扁”、“火锅”、“花花”等等工地上可爱的狗们,战士们充满感情地描绘这些特殊战友,笔触细腻,幽默风趣。

  从每一篇小文里,我们读出了战士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挑战艰苦的乐观。某安装团教导员张宁在《安装兵的太阳》里写道,战士们早晨踏着隐现的月色走向工地,一头扎进漆黑潮湿的坑道里,收工时,外面已是星光一片了。一天晚上,他查铺到三排八班时,顺着手电筒的光柱看到床头的铁丝,眼睛霎时蒙上了一层泪光:铁丝上挂着一幅画得略显稚嫩的太阳,两个战士躺在相邻的床铺上正专注地看着它,“好多天没见到太阳,都快忘记它的样子了。”战士调皮地说。那天晚上他心情很不平静,伏案写诗:“画一个太阳挂在床头/有空就把它瞅上一瞅……莫说大山深处见不到太阳/太阳就珍藏在安装兵心头。”这首诗后来被总队演出队谱了曲,搬上了舞台。

  一篇篇小故事,就像一粒粒珍珠,连缀起总队斑斓多彩的历史。

  从写文章到读书到思考,一个文化素质提升的过程

  阅历的丰富使战士们眼界开阔,工作和生活却也充满更多的艰辛。我们从《征战风采录》中可以看到,他们除了要具备熟练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面对高寒、缺氧、干旱、沙尘、洪水甚至毒蛇和野蜂制造的麻烦;要面对军民关系、语言不通、穿越无人区带来的艰难;要面对父母病重、恋人分手、妻子临产和幼子无人照看的心理重压。他们必须从单纯的孩子快速成长为坚强的军人,他们如何战胜困难超越自己?

  记者在总队的许多班排里和战士聊天,发现这里读书、思考的氛围十分浓厚。

  二级士官刘存玉说:“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知识的贫乏带来的诸多困难,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从未有过的紧迫感,使我与书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在今天这个消费时代、‘读图’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反差,社会上普遍认为,‘80后’的人不读书。”高海华政委对记者说,“我们撰写《征战风采录》,客观上营造了一个读书的氛围。战士们最初的动力是想提高写作水平,希望自己的文章被选进书里,就到处找书读。其实读书让他们学会了思考,是个思想感情活动的过程,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

  《征战风采录》中,收录了许多精彩的读书心得:

  三级士官顾凤阳的《乐在书中》写道:“施工归来,读上几篇幽默的故事,一天的辛劳就在笑声中淡去;心情烦闷了,读一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它让我恬静、安宁;和女朋友怄气的时候,读一读席娟的言情小说,她能让我充满爱意、温和多情。就如孟德斯鸠说的: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寂寞的时间变成巨大享乐的时光。”

  三级士官谭和平的《与书相约》写道:“捧读一本书,往往是与心灵的对话。世间美与丑,被放在心灵的放大镜下仔细研读。一口气读完周国平的《妞妞》,我哭了……我的心灵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历练。死并不难,难的是生活,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明天该如何生活,心灵的回答是,投入地热爱生活,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如此美丽的思想火花还在这套书的许多篇什中闪烁着,如《悟山》、《感受生命的真谛》、《绝境只是一段距离》、《相信军装》、《享受寂寞》、《征服自己》……

  历经4年,写作,读书,思考,再写作,在这里已经成为锤炼思想、启迪心智的良性循环过程。

  “写作,读书,使我的感情变得细腻,性格变得稳重。”一级士官胡锋告诉记者,“以前我干工作总想表现自己,别人说我还不服气,读了毕淑敏的《重剑无锋》,我明白了有实力的人不需要表现,我学会了埋头苦干。”

  二级士官裴旭宁在给记者讲他的故事时,已经是一种平和明朗的心境:大山里施工半年没能及时给女朋友回信,女朋友嫁了他人。他流泪、喝酒、疯狂打电话,发泄之后,找来关于人生哲理的书读,心绪平静了。他在《军人,爱情》中写道:“我坚信有一天会拾回这被打败的爱情!”战友陈瑞峰说:“裴班长把他的文章念给我们听,大家使劲鼓掌,我们中间不少人有同样的痛苦和委屈,这篇文章给了我们鼓励,有什么的,明天太阳照样出来,明天生活又是全新的开始!”

  “读书写书思考,使战士们长大了,”某安装团政委王爱灵说,“就像贾平凹在他的《好读书》中说的,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战士们对人生的认识有了厚度,文化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创造群体性的思想互动,教育过程战士自我完成

  上等兵巫远高的父亲病危时坚决不让家人告诉儿子,为的是不耽误他参加的国防施工,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全营官兵为这位开明伟大的父亲集体默哀3分钟。一级士官兰才斌写了《父亲啊,全营官兵为您默哀》,“……会场出奇地静,只听到众人的呼吸声。然而,我的心却翻江倒海,透过模糊的泪眼,好像看见自己父母的身影。我多年来无限的思念、无数的歉疚也在那一刻全部汇成了一份崇高,一份责任。伟大的父亲啊,倘若您九泉有知,您可看见这群如青松般矗立的儿子吗?您可听到您的儿子们共同的心声了吗?安息吧,伟大的父亲。在以后漫漫征途中,您的儿子不会辜负您的嘱托,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路走好。”这件事和这篇文章不断被官兵们提起,每个人都掩饰不住激动。

  “这个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是战士自我完成的。”政治部汪选平主任对记者说,“我们以往搞教育,习惯硬性灌输,入耳入脑了,是不是入心?晓之以理了,是不是动之以情?战士写书,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是被教育者的主动行为,官兵更乐于、易于接受。我们开展写、读、讲活动,达到群体性的思想互动,战士从中被感动,被激励,被启迪。”

  新兵张晓生还没到过施工现场,也没有文章入书的纪录,但他把发下来的《征战风采录》都读了。“我原来对老兵们不了解,”他说,“看了我们班长李江写的《单挑》,真的很激动,为了战胜连续施工的疲劳,二班长陈虎敢叫‘单挑’,瘦小的李江班长敢应战,他们两个人把150公斤的机械挑上山,大风暴雨,路滑,打赤脚,脚扎出了血,陈班长个大,悄悄把绳子往自己一边挪,在他们的带动下工地上士气高涨。他们的顽强精神、纯洁高尚的战友情让我感动敬佩,我愿意像老班长们那样去干。”

  老兵笔下的新兵什么样呢?三级士官程来福写的《把水“晒晒”》里,那个可爱的新兵徐亮,生病没上工地,打了一桶水放在太阳底下晒,问他干什么,他说罗班长他们干了一个通宵,等他们下工回来就有温水洗脸了。老兵程来福“顿时说不出的感动”。

  官写兵,兵写官,战友情,官兵情,亲情,爱情,情真意浓,一篇篇读下去,这种感动的热流会一直在心头涌动。

  三级士官胡林涛说:“我们互相读别人的文章,就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心的交流,战友之间、官兵之间彼此更理解更关爱了。”

  “创建和谐军营怎么搞教育?”李明副政委说,“大道理也要讲,但更多是潜移默化。我们尝试蹚一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改变其中呆板、乏味、说教的东西。重要的教育不一定花很多时间来完成,教育的效果如何,指标就是战士普遍满意程度。《征战风采录》里,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效果都能体现出来。”

  “每年新书一出来,战士们都抢着传看,集体读、讨论。好多人把书放在床头,有的战士一篇文章能看十几遍。”组织股干事邓州介绍,“作品被选进《征战风采录》,战士们看作是一种奖励。新兵入伍是教材,老兵退伍人手一套。”

  钻探连三级士官吴神国对记者说:“明年我就转业了,别的东西我都可以不带,但一定要带上这套书,这是部队留给我的最重要的纪念,也是我人生的财富。”

  从写书拓展更大的文化舞台,打造有文化的现代文明之师

  100多个DV短剧,全部来源于《征战风采录》,都是基层官兵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在总队各施工点热播有很高“收视率”。记者从面前的一大摞光碟中抽几部看,《五家庄的故事》、《党员“牛三牛”》、《女兵不哭》、《喊山》……充满了“80后”一代的风趣幽默,一起观看的战士们兴致极高,边看边笑。数字时代,文字被转变成影视本不稀罕,但这般编创的原汁原味,情感的真挚质朴,不矫情不造作,就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你完全可以忽略编、导、演的不专业,而感动于专业无法企及的亲切。

  “我们不缺原创,也不缺改编,非常活跃。”政治部汪选平主任说,“总队每年评选优秀DV短剧奖,下一步还要设一批新的奖项。我们鼓励官兵有什么绝活都可以试试,近两年,从撰写队史又衍生出多种文化形态,歌曲、小品、摄影、短信等,拓展了文化的功能。我们就是要创造一个大舞台,让所有官兵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风采,述说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记者在某安装团看到了官兵们创作的一套印制精良的小册子:歌曲集《安装兵的歌》、幽默笑话集《二团有酒》、优秀军旅短信集锦。该团二级士官刘怡是总队战士军乐队成员,当兵前爱唱歌,没摸过乐器,当兵后才学会五线谱。他骄傲地告诉记者,现在他不仅能和全队一起演奏高难度的世界名曲,还自己写歌。

  “总队在文化建设上倡导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精神,”团政委斐常青说,“我们基层指挥员都有无数点子,想得出来就干,只要符合实际,促进工作,不需要瞻前顾后。你会发现,战士中蕴藏的聪明才智你是想象不到的。”

  读着《征战风采录》,看着有趣的DV短剧,听着战士们创作演唱的歌曲,漫步在这个全军一流的绿色营区中,会深深感受到一个现代文明军营的和谐与美。身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官兵们怎么能不油然而生自豪感,怎么会不全身心地投入到国防施工中去。在《游牧天疆》的序中,高海华政委和崔振堂总队长写道:我们在战斗实践中,不断创新、积极培育有部队特色的士兵文化,形成了忠诚勇敢、临危不惧、沉着坚毅、不辱使命,具有总队独特品格的“安装兵精神”。

  “十五”以来,总队所担负的国防施工任务总量是过去的2.5倍,过去一个团一年的施工任务,现在一个营半年就能完成,竣工验收的工程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为95%以上,被第二炮兵领导誉为精品工程,多次获得国家、军队优质工程最高奖。

  谈到从撰写队史拓展的文化效应,高海华政委比4年前有了更清晰的思考,他说:“文化的力量,在于以渗透的方式丰富官兵精神层面的东西。《淮南子》里说,一个人被关在黑屋子里,吃穿再好也不得其乐,如果给他开扇窗,阳光进来了,就会感到高兴,让他走出房间,再登上

泰山之巅,看到日月星辰、壮丽山河,岂不大哉乐哉?从开窗走出房门到登上泰山,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这就是一种精神。我们也由此而明白‘人生境界’意义何在。我们就是在做一件为战士们打开窗和门登泰山的工作,我相信,我们的战士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生活了几年之后,走上社会,他一定会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他对生活将抱更积极乐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79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