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15:07 中国国防报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苏毅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①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②

  

迎恩门:见证侵华日军制造谎言篡改历史

  ③

  这是3张日本人占领我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期间制作的迎恩门的风景照片明信片,是由笔者的一个朋友珍藏的。迎恩门曾经是齐齐哈尔市卜奎北大街上的一座城门。仔细看这3张明信片不难发现城门的名字有很大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3张明信片上所反映当时的景象是否属实呢?

  齐齐哈尔城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当时“整体呈方形,四周各一门,皆有楼檐,外城墙为土城墙”。至光绪八年(1882年)时,在原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并给4个门定了名:南曰迎恩,北曰怀远,东曰承辉,西曰平定。迎恩门由此建成。

  时光飞逝。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绝不抵抗”。日军占领辽吉两省后,进而入侵黑龙江省。11月19日,日本陆军第2师团进占齐齐哈尔。从此,齐齐哈尔人民陷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之下,被日军占领长达14年之久。第一幅明信片反映的就是这时的景象。这张照片是由“大阪每日从军写真班”的人员进行拍摄的。阴霾的天空下正上演着一出令人悲愤的闹剧。城墙上的“迎恩门”3个字已被抹去。日军队伍以4列纵队从城外向城内行进,打头的是4名吹小号的司号员,紧接着是两排肩扛步枪的士兵,再往后是骑马的军官。浩浩荡荡的队伍显示着日军对我国的武力征服。这张明信片无非是为了美化日军对齐齐哈尔的侵略,而此时把城门名字抹去,可能是为了给改名作准备。

  第二幅明信片上“迎恩门”3个字已更名为“满洲国”。城墙壁上有幅白底黑字的对联,上联是:庆祝新国家诞生,下联是:为民反共全疆土。“新国家”指的就是伪满洲国。马路像是刚刚用水清洗过,地面的凹陷处还留有水迹。一队日军骑兵队伍正神气活现地向内城进发。不难看出,日军想借助这张明信片中表现伪满洲国建立后齐齐哈尔旧貌换新颜的景象。

  然而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据资料表明,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建国”后,驻扎在齐齐哈尔的日本宪兵队再加上伪满第3军管区和伪警察,组成了一张无形的罪恶大网,罩在齐齐哈尔上空。在政治、军事上实行法西斯的高压与恐怖政策,到处可见兵营、宪兵、警察、特务……

  他们横行霸道,欺压良民,经常在街头巷尾拦路抢劫,深更半夜闯入民宅,敲诈勒索,奸淫妇女。百姓对他们的反动统治稍有不满,就被扣上“反满抗日”的罪名,或惨遭毒打,或投入监狱。1932年日本侵略者到拜泉县的高家屯烧杀抢掠,打死无辜村民18人,并将乘大轱辘车赶路的2个大人和4个小孩用刀砍死,其状惨不忍睹。可见伪满洲国建立后,齐齐哈尔市不是旧貌换新颜,而是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

  在第三幅明信片上城墙的名字不知为何又被改成了迎恩门,城门上贴了几张告示,不停有百姓过来观看。城门前插上了伪满洲国和日本国国旗。明信片的右侧有几行竖排的日文注释,写得是:在齐齐哈尔的城门中,最有特点的是迎恩门,出了这个城门可以到达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南大街。然而,当时的齐齐哈尔市果真繁华吗?

  据资料表明,日本侵略者为了把齐齐哈尔变成“应付军事突变”的军事基地,对齐齐哈尔实施了野蛮的经济统治和疯狂的经济掠夺。他们利用齐齐哈尔地区的原材料、人力,相继办起了一些官方或日资经营的工厂,为侵华战争和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利润服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齐齐哈尔铁道工厂、日满火磨、满铁炼瓦厂、天来公司(制砖)、入江会社(制砖)等。齐齐哈尔的民族工商业遭到扼杀。

  不仅如此,日本侵略者还控制了林牧渔以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对齐齐哈尔地区的农业产品掠夺尤甚。稻谷、小麦、大豆、高粱、玉米、谷子,甚至高粱糠都是“粮谷出荷”的对象。农民被搜掠殆尽,只能用野菜、橡子面充饥。更为无耻的是,日本侵略者竟然耗费中国人民的血汗钱19万元(伪币),于1936年7月31日在齐齐哈尔建起了供奉日本侵略军骨灰的“忠灵塔”。它们把“侵略”、“野蛮”改写成“有功”、“光荣”,强迫全市人民定期“参拜”杀害他们父母、奸淫他们姐妹的野兽。在日本侵略者高压统治下的齐齐哈尔市,人民怎能安居乐业?城市又怎能繁荣?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被赶出中国。此时,齐齐哈尔的城墙已是残垣断壁、面目全非了。临近全国解放时,迎恩门上遍插彩旗、门前搭彩门,来迎接老百姓的救星——解放军。后来,为了纪念齐齐哈尔市解放,迎恩门改名为解放门。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齐齐哈尔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扩建街道时将旧城墙和门楼全部拆除,迎恩门也被拆除了。至今,唯有解放门这一地名留下了历经200多年沧桑的齐齐哈尔城墙的身影。

  小小一座迎恩门的姓名更替带来的却是对那场战争的回顾和反思。这些明信片成了历史的旁证,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也给无视这段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有力一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