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启动枭龙战机小批生产和建生产线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09:54 解放日报 | ||||||||
成都,温江机场。5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最新歼击机———“全状态”枭龙04架,翼尖悬挂两枚空空导弹,闪电般直上苍穹,盘旋、翻飞、俯冲、跃升……天幕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10分钟后,返回,打开减速伞,安全着陆。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中巴合作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获得成功,可以批量投产。
观礼台上,掌声雷鸣。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坦威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上将伸出大拇指:“希望枭龙尽快装备巴空军,早日飞上巴领空。” 是日,记者采访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零距离“透视”枭龙,“透视”那枭龙背后的奇迹…… 中巴合作:从“歼七”走来 首飞成功的枭龙04架,缓缓滑上停机坪。 银灰机身,黑色圆锥形机头,两侧“肋下”开着矩形进气口,小后掠角机翼…… 引人注目的是,尾翼垂尾两面分别标示FC—1和JF—17。一架飞机,为何两种标识? 成都飞机设计所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正是它的“国际背景”:FC—1是中国标识———“中国战斗机一号”;JF—17则是巴基斯坦标识:J表示联合研制,且出自中国歼系列;F—17表明,将比F—16战斗力更强。 中巴合作,要从“歼七”说起。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空军从苏联引进“歼七”。经不断改进、改型,到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生产出了“歼七M”型,并打入国际市场。 1984年6月,应巴空军要求,两架“歼七”,其中包括一架“歼七M”,到巴实弹打靶和演示。前后3个月,20多个飞行日,巴方飞行员驾驶“歼七”进行多种武器的空对空、空对地实弹打靶。 一航“成飞”总工程师陈良驹告诉记者,当时巴空军有意进口一批“歼七M”型,但前提条件是,要动“手术”,加强飞机的机动性、加大作战半径,改进截击效能,并具有可接受的对地攻击能力…… 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渐成西方国家主力战机。而“成飞”从引进“歼七”到改型,已延续生产20多年。机型,可谓老旧;老路,走到尽头。研制、开发一种超轻型、全天候、多用途新型歼击机,满足国际市场,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需求,已成当务之急。然而,一无国家拨款,二无雄厚财力…… 巴空军也在努力改变机群落伍、老化状况,一方面开始引进战斗机,一方面有意同我国合作,研制一种新型歼击机,还为它取名“超七”。 一波三折、几起几落。1998年中巴终于签约,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巴空军共同投资,合作研制、生产“超七”。中方投入智力资源,巴方投入资金。 这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以来诞生的第一架军用飞机。 1999年6月28日,“超七”研制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 一诺千金:首飞只能提前 在中国航空工业新机研制史上,有一种飞机创造了两次奇迹———这就是从“超七”走来的枭龙。 从签订研制合同到01架首飞,仅用4年;从冻结技术状态到01架首飞成功,只用了23个月。同以往新机相比,研制时间缩短1/3至2/3。 “成飞”人说,“这是一场保卫战———保卫中国航空工业的诚信,保卫中国航空工业的荣誉,保卫成飞人敢打硬仗的光荣传统。” 一路过关夺隘:2002年9月16日,01架实现首件开铆;第二年3月,机翼设计全面展开…… 关键技术,难题林立,谈何容易!机翼结构设计如何满足强度、刚度、疲劳寿命、颤振特性?工艺性、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不可或缺,机翼两端还得悬挂100多公斤的“翼尖弹”,这在国内轻型歼击机中尚属首创。当年机翼设计、包括“翼尖弹”设计的负责人帅朝林对记者介绍:“枭龙机翼很薄。”他用大拇指、食指比划了一下,“仅几厘米,这样薄的机翼末梢,挂上100多公斤的导弹发射装置,挂上导弹,难。”最难,莫过于时间紧迫。原来需要三五年完成的任务,压缩到了一年半。 难,哪个项目不难?全面指挥枭龙试制和项目管理的“成飞”总工程师陈良驹告诉记者,抢时间、保质量、上水平,只有一条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机大量零部件采用了三维实体数字化设计;国际先进的并列工程做法也大量引入,所厂携手,边设计边试验边生产。结论:“没有创新,没有枭龙。” 多少无眠之夜?多少“生理极限”?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甜酸苦辣?终于换来——— 2003年6月27日,“超七”01架原型机实现首次滑行;8月25日,腾空而起,飞上蓝天…… 是年8月25日到9月2日,枭龙又连续飞行8个起落,无不漂亮圆满,很快进入机动飞行。进展神速,在任何型号飞机首飞史上见所未见。正是从这一时刻起,“超七”正式被命名为“枭龙”。 “成飞”董事长兼总经理罗荣怀宣布:今后将用动物系列为新研制的战斗机命名。“枭”是第一种,此后,还会用类似“豹”、“虎”等名称命名。这些猛兽更能形象体现战斗机的性能。 2004年4月9日,枭龙03架冲上蓝天。 2006年5月10日,枭龙04架“全状态”飞机正式首飞成功。 战机性能:感觉非常好 按照21世纪作战环境特点,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飞机终于诞生了。 枭龙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外形、大推力、低油耗涡扇发动机,以及先进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综合化航空电子和武器系统,具有发射中程导弹、实现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的能力,同时具有多种先进的精确导航、战场态势感知、目标探测与识别、作战攻击以及电子战等功能。 枭龙可以同F—16媲美吗? 陈良驹底气十足:“当然可以。我们的枭龙01、03架,美国的F—16,巴基斯坦飞行员都飞过。枭龙的性能、质量,他们非常清楚。枭龙是国际上第三代战斗机,总体上不仅可以同F—16媲美,很多方面还占优势,比如航空电子等。这些新技术是进入21世纪后提出的,枭龙配备了。而F—16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时代不同了,技术发展的现状也不同了,我们可以比它做得更好。”陈良驹介绍,枭龙在气动布局上采用了“蚌”式进气道技术。这种航空气动领域中较为领先的设计技术,我国是世界第二。它使枭龙整体结构明显简化,重量减轻,改善了飞机的高速性能。他还解释说,传统的进气道,一般设在机头,或机头下部。枭龙改在机身两侧,腾出空间,加装具有超视距功能的先进雷达,从而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 不仅如此,枭龙装备了我国自行开发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新的综合化航空电子与武器系统,具有目标搜索、探测与跟踪,外挂物管理,武器发射和投放计算,导航计算,通讯与敌我识别,数据链通讯,导弹逼近告警,综合电子战,任务计划和参数记录等功能,“视力”和“听力”比第二代战斗机提高了1倍多,作战能力大大加强。 枭龙04架座舱安装了3块大的液晶显示屏幕,能够集中显示飞机上装配的几十台设备信息,并可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这种座舱布局,只有最新型号的F—16才有。 记者采访了枭龙04架首飞现场地面指挥,一位空军功勋试飞员。他从1983年起,23年间飞了各种型号战机。枭龙,他和战友也飞了几百个起落。“感觉怎样?”“非常好。”他说:“枭龙在跑道上只滑行300多米,就飞起来了,而‘歼七’需要滑行1000米左右。” 枭龙是不是隐形飞机? 已经担任“成飞”副总工程师的帅朝林回答干脆:“不是隐形飞机。但枭龙设计上考虑了隐形问题,具有一定的隐形能力。” 巴空军:首批需要150架 位于成都西郊的“成飞”,俨然一座飞机城。 1964年,国产“歼教五”从这里飞出;上世纪70年代起,又放飞出一批批“歼七”系列。而枭龙的研制成功,这里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目光。 引人注目的不止是枭龙,还有以枭龙为发端的枭龙模式。它作为我国首次与外方合作、按“共同投资、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原则研制的全新战斗机,突破了研制飞机靠国家投资的单一模式,揭开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技术引进到利用外资实行整机技术输出的新一页。中国,成为继美、俄、英、法、瑞典后出口战斗机的第六个国家。 军事专家认为,枭龙飞机作为全天候、单发、单座战机,装备有先进的航空系统,突出中低空和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有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已经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综合作战效能,造价仅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几分之一,有很高的性价比。国际潜在用户翘首以待,预言外销前景可观。 记者离开“成飞”时,得知枭龙开始投入小批生产,而合作方巴基斯坦也已启动小批生产和建立生产线。巴空军参谋长坦威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上将坦言,巴首批需要150架,“但可以告诉大家,我们需要的远不止此。” 面对成功,“成飞”董事长兼总经理罗荣怀颇为冷静:技术还在发展,更新换代,创新优化,我们要不断进取…… 枭龙,任重道远。 枭龙档案 枭龙是全天候、新一代轻型歼击机。正常起飞重量9100千克,最大航程3500公里,作战半径大于1200公里。全机共有7个外挂点,可悬挂多种空空、空地武器,具有较强的武器装配能力,并可外挂3个副油箱,总外挂能力达3600千克。 枭龙具有突出的机动能力、较大的航程、留空时间和作战半径,以及优良的短距起降特性,突出了中低空和高亚音速机动作战能力,有较好的截击和对地攻击能力。 本报记者 桑晋泉 相关专题:枭龙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