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线采风:罗二平教授二上米拉山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 23:44 解放军报 |
钟法权 从飞机的舷窗看过去,辉煌而又壮丽的布达拉宫就在眼前。罗二平教授激动地把脸贴在窗户上,欣赏着这美丽的风光。 这是2002年7月的一天,罗二平终于踏上了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一行5人走下飞机,没有在向往已久的拉萨停留,就直奔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 比昆仑山口还高的米拉山空气稀薄、高度缺氧,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攀上米拉山山顶时,极度稀少的氧气让参加增氧试验的官兵一个个胸闷气短、心悸头痛。当大家怀着希冀,戴上单兵增氧呼吸器后,高原反应并没有得到缓解,增氧器也没有显现出它神奇的功能。 罗二平本来是满怀着成功的希望登上向往已久的高原的,没想到实验失败了,他带着沮丧的心情离开了高原。在从西藏回西安的途中,他脑子里全是问号,为什么在低压仓里做实验数据一切正常,到了高原就失灵?为什么在高原风力会减弱、氧标指数会降低?是实验模具没做好还是零部件不适合高原特殊气候?是总体设计缺陷还是此路根本行不通?是另辟蹊径选择新的研究课题还是坚持不懈干到底?罗二平陷入了矛盾之中。 正巧坐在自己旁边的是一名常年驻守高原的老兵,聊起高原的生活,老兵告诉他此次下高原的目的,是治疗自己因缺氧而导致头痛的怪病。老兵说缺氧让不少高原官兵在不知不觉间患上一些难治的病,终生受害。老兵还说为了治好病,自己不知跑了多少家医院,仍没有好转。老兵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像针尖扎在了罗二平的心上。身为军队的科技工作者,他想自己有责任为高原官兵化解身心的痛苦。也就在那一刻,他暗下决心,无论前面的路有多难,也要把增氧器研制出来,来为部队战斗力服务。 7月正是古城西安最炎热的季节。从拉萨回到西安,罗二平没有休息,而是一头扎进实验室,查找失败的原因。 罗二平增氧失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第四军医大学。于是就有关心他的老教授、老同学好言相劝:搞科研要立足现实,不能心气太高。多少人想攻克缺氧,最终只能是美好的梦想,目前最好的办法也只是物理制氧和化学制氧。 罗二平说:物理制氧价格太贵,即使国家有钱来装备,背着氧气罐怎么打仗?化学制氧、供氧,时间又太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老同学又说:高原之所以叫高原,就是因为它自然环境恶劣,就如北极寒冷,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它变成非洲一样,搞科研要量力而行。 罗二平也挺倔:没错,我们不能强行改变自然,但我们可以从自然的属性中找到适于人类生存的最佳方式和方法。高原氧气少,但占空气的百分比并没有变,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原官兵为缺氧而痛苦。 其实,罗二平从搞科研那天起,就一直琢磨如何解决高原官兵缺氧的问题。他常说,作为一名穿军装的科技工作者,一切科研攻关都要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来用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罗二平大脑里被增氧器挤了个满满当当。他常想铁匠打铁用的炉子,为什么只要风箱一拉,火苗就会一蹿老高;为什么烤羊肉串的烤炉,用扇子一扇,火力马上大了起来。答案很简单,在地球的表面,只要增加单位体积的空气,氧气也会随之增加,火力便会增大。明白了这一简单的原理,就如同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罗二平感到眼前豁然开朗。 为了找到失败的关键点,他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在一次加大风速的试验中,他发现风量不够、氧标指数降低的原因是气压泵功率太小。当时已是深夜了,他兴奋地打电话叫来助手连夜加班。在低压仓进行试验时,他让工作人员将低压仓模拟到5000米。人在低压仓几乎是一个与氧气隔绝了的世界。为了区分效果,他先戴上第一代增氧呼吸器,结果和高原所做的实验没有太大的区别。他立即换上改进后的第二代增氧呼吸器,奇迹出现了,心不再慌闷,头不再难受,直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气冲进肺腑。 第二代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再一次登台亮相了,当时正逢总部学术检查组到学校检查。专家们看了、试了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在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噪音太大,官兵带上后容易暴露目标和影响睡眠,是否能增氧,在高原让官兵们试了才能见分晓。 按照专家们提出的意见、挑出的毛病,他马上动手对增氧器进行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请专家咨询,经过多次实验,最后采用磁悬浮技术,噪音问题迎刃而解。 罗二平教授背着他的第三代高原增氧呼吸器再一次来到高原部队征求意见。官兵们试用增氧器后高兴地说:太神奇了,效果特棒,只是体积大了点,有碍训练执勤。 罗二平带着这一宝贵意见回到西安,他决心按照官兵的期望,研制出小巧实用、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方便的增氧呼吸器。于是,他重新对主机、电池、面罩、风管等进行全面的改进。辛劳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可喜的收获。他研制的增氧呼吸器被列入军队“十五”指令性专题,第一次正式取名为:进驻高原部队综合卫勤保障研究“袖珍式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 他的研究项目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响亮的名字让罗二平激动不已。为了让高原官兵早日用上呼吸器,他带着课题组,日夜加班,挑灯夜战。改进后的第四代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重不过8两,体积不足一个手掌大,正常工作时间可连续工作10小时。 又是在炎热的盛夏,罗二平教授带着新开发的第四代单兵增氧呼吸器再次踏上了神奇的高原。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站立于米拉山顶。风在耳边吟唱,七彩的云朵跳起了多彩的舞蹈,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在米拉山脚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官兵接受了增氧试验。官兵们按照他的要求,攀上山顶,直到有了强烈的缺氧反应后才戴上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这一次,奇迹出现了,官兵们戴上增氧呼吸器后,因缺氧而导致的头痛、心慌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随之烟消云散。全体官兵兴奋地欢呼雀跃…… 金秋十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罗二平带着他的增氧呼吸器奔赴北京做定型鉴定。经过一番检验后,主管科技装备的一领导提出了新的问题:锂电在高原零下20度时不能正常放电,增氧呼吸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工作时间十分有限。“拦路虎”再一次挡在了罗二平教授即将成功的路上。 那天晚上,罗二平躺在床上彻夜难眠,他想到了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由此类推,他想到了人的自身体温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天然资源,一个绝妙的设想在他脑海里形成。在高寒条件下,他采取电池与主机分离的办法,将电池放在靠近身体的腰部,靠电线连接供电,难题迎刃而解。 冰雪天开放的腊梅才显幽香可贵。“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终于被列为全军医药科技成果重大推广项目。罗二平高原增氧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驻守在高原官兵的生活因增氧成功将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