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魂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6:36 解放军报 | |
走进定海,耸立于城南竹山上的三总兵纪念塔仰首可视。伟岸的塔身像三把直指苍穹的利剑,扼守在东海通往大陆的黄金水道上。从纪念塔向东是浩淼的太平洋,而塔背后绵延着富庶的锦绣江南。 这里是祖国东方的海上大门,也是中华民族抵抗外强入侵的见证。一个半世纪前鸦片战争关键性的一仗——第二次定海战役,就发生在这里。“那六日泪流千万人英雄血,这 1841年9月26日,英军集结29艘战舰4000余人,倚仗着坚船利炮的绝对优势,再次进犯舟山。驻岛将士奋起抵抗。战前,定海总兵葛云飞率将士在阵前誓师:“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上千人雄壮的声音,声震海山,响遏行云。 战斗打响那几天,枪炮声、厮杀声伴随着沉闷的雷声响个不停,倾盆大雨昼夜狂泻,狂风咆哮着摇撼每一户人家的门窗。舟山人民纷纷冒着生命危险,把饭菜送到前线,同守军并肩作战。有人特地熬了碗参汤给葛云飞喝,但他坚决不受:“公等随我守城,忍饥杀贼,我何忍一人独饮乎!”他将参汤倒入旁边小河里,与众将士一起用手捧喝。 第六天雨住风停。英军从厦门调来援兵,拂晓时分在大雾掩护下兵分三路进攻。天刚放亮,十里海疆顿时炮声震天,战云飞涌,杀声四起。总兵王锡朋身先士卒,左冲右突,无人能挡,一发炮弹将他的左腿炸断,仍然挥舞大刀不停砍杀,直到英勇牺牲;郑国鸿单人匹马冲入敌阵拼杀,先后中了两发炮弹,身受10多处创伤仍继续挥刀杀敌,最后壮烈牺牲;葛云飞带领200多名士兵冲到竹山门半腰时,迎面中了敌人一刀,半边脸连同右眼被削伤,他圆睁着鲜血淋漓的左眼,继续杀敌,身中40余枪,仍倚崖屹立在竹山门上,须发怒张,一目如炬,双手高擎着两把佩刀,仿佛继续在抗击着侵略军! 风雨泣英烈,草木悲壮士。 这是鸦片战争中敌我双方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交火时间最长、伤亡也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六昼夜血战,身先士卒的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同日壮烈殉国,麾下5800名守军无一变节投降,将英雄的热血洒在疆场上,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疆土不可侵的浩然正气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碧血化怒涛,丹心澄广宇。不屈的舟山人民前仆后继,开展保家卫国的斗争。1842年6月7日,定海县老百姓齐集神庙,订立盟誓,发布了2000字长的《定海县人民告白》,号召全体舟山人民行动起来,齐心抗击英军。各地群众纷纷组成船勇、舵勇、水勇,在城里、在海上、在郊外,阻击英军,伺机杀敌,英军又一次被迫退出定海。 160多年过去了,经受过历史暴风雨吹打的定海城依然屹立在东海前沿,那凝铸在沧桑历史中的定海魂永远地定格在富饶的群岛之上。而今,“无数渔船一港收,灯火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的美景依旧,可以告慰先人的是,竹山脚下军港内官兵们正盘马弯弓、苦练精兵,猎猎军旗书写着今日中华民族崛起昌盛的华彩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