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恭:高祖铭传公家室功业之研究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23:11 新浪军事 | |
台湾台北 刘学恭(又名黄恺) 自序 时届高祖刘公铭传,来台建省一百二十年(118年),学恭忝为在台刘氏后裔之一,就本身所学所识以及参诸先进学者之论著中(注一)撰写本篇。用以纪念刘氏一脉,对中华民族抵 学恭原籍安徽省合肥县西相刘老圩子人,父文荃公系祖朝轮公之独子,先妣黄氏淑芳系黄俊侯公三女,籍隶安徽舒城,两族皆系皖中望族,且世通婚嫁。故恭之父母,是依族谊,为其长辈指腹为婚。惟父居合肥西乡刘老圩子祖厝,母随外祖家在安庆自宅,完婚日期不详,唯恭为长子,迨母近二十八岁时,恭始出生于安庆同仁医院。究其因,父母成长背景不同,思想及学识迥异。且外祖家虽有男四人,后嗣无一男丁,时母曾任职中国国党安徽省党部,(当时省主委为王秀先先生即王唯农之父)因外祖对黄刘两家婚事不亲,故恭幼时,及依命从母姓,取名宜生(一因难产二因安庆又名宜城之故),但母曾告知汝名学恭乃刘公铭传之后人,家谱业已记载。 恭自幼即以黄宜生之名就学。抗日后期,改以黄恺考入前陆军机械化学战七期(中央军校21期)。1953年毕业旋即开始军、政生涯。(注二)1991年退休92返探亲经友人建议,至合肥寻刘氏亲人,经问老二房之堂弟妹,协助觅得家谱,证实所载。(注三)故今兼用刘学恭及黄恺之名,以示不忘祖嗣之意。至于在台,在美子女——黄亚魂、亚兴、亚华,今商得他们同意,以刘辅一、辅兴、辅华兼用之。 正文 一、刘公铭传之家世 高祖刘公铭传,字省三。依刘氏第六次修谱记载,刘氏为帝尧之后裔,两汉以后,枝叶扶疏,散在天下。而代远谱阙,不可复记。惟吾族一脉,世居江南进贤之紫溪村,自始祖赛公避元季陈友谅之乱,来居肥西大潜山之麓,至清嘉庆间,历四百余年。族人皆以务农为本,至公时始有功业以显。公生于道光16年(1858年)时鸦片战争前二年,同乡闻人李鸿章14岁,太平天国洪秀全25岁,创湘军曾国藩26岁。 二、刘公铭传之功业 (一)1858年逢盗匪峰起,打家劫舍,鱼肉乡民。各村各社群起自组团练,皆筹自保。公有鉴于此 ,号召结合各团练,集中加以训练,互相支持,以保村社安全,当时颇着成效。因此显露头角。后联合肥西团练投奔淮军。 (二)1862年26岁,受曾国藩面召后,赞曰“真帅材也”,擢为淮军主将。同年4月11日,智降太平军吴建瀛、刘玉林部一万余人。收编为八营,并击退川抄来袭之太平军。受李鸿章保荐赞赏,称为“有应变能力为有用之才”并受朝廷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 (三)1963年9月16日,李鸿章为查办。淮军“铭营”勇丁杀害奉贤县知县,致书曾国藩,谓铭传遭此不白之冤,祇有奏请薄惩,朝廷依其所奏,因“用人失察”而革职。 (四) 同年又奉召以配备之洋枪队,攻克太平军最后据点─金山卫,受清廷谕免补游击而以参将补(跳级)。并赏以骠勇巴图名号。 (五)1863年5月6日,击退李秀成亲率之反攻,9月13日攻克江阴县,因功擢为记名提督。 (六)1864年,剿太平军,收复常州,杀护王陈坤书,因功受朝廷赏穿黄马褂,并在护王府中,发现中国殷商时代三大国宝之一-“虢季子白盘”。7月19日洪军堵王黄文金反攻湖洲及广德。铭传公于8月28日攻克湖洲,翌年元月三日收广德,被清庭补授直隶总督。 (七) 1865年搅捻作战,李鸿章却护刘抑鲍(超),在剿平广东捻军后,清庭授三等轻骑都尉世职。公以封赏不足,于1867年以积劳成疾(耳疾,眼疾)不能坐骑征战为由,返乡修谱。 (八)在沉潜十九年中,有中西教席,辅读西书及中国史籍,静研中外施政得失,每思敌国对中国之侵患,辄孤义不忍言,常终夜彷徨不能安眠。1880年12月,中俄伊犁事件起,又奉昭入京,事平向西太后及光绪帝上“筹建铁路,以图自强”案,未被清庭采纳,又告辞返乡。 (九) 1884年6月23日,被西太后单独面召。上“遵筹整顿海防,将求武备”折,力陈海防十事。西太后以刘氏御侮与自治思想,6月16日清庭下诏,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刘公以躲避英、法、日跟从间谍,利用外国货轮驶往福州,在海上换小船,登陆基隆。从此在基隆督军抗法。阻塞狮球岭隧道,令法军无法自基隆南下。海上法军遂转向沪尾(淡水)炮轰,刘公令部属以虚,实之法击毁沪尾来患法舰。并以后退之计,歼灭法军于海岸。经此一役,不仅坚守沪尾,且收复基隆。而后法舰奉命转进福州。 (十) 经抗法战后,刘公经朝廷重用,全力投入建设台湾之事。使用由内搬来建设铁路器材(其中驣云号蒸气汽车头等)计划兴建由基隆至沪尾,由沪尾至台南之铁路后因土地,财源等问题,和在台南部原湘军领袖,因意见不和,只能建到新竹时,财源告罄。在筑路中前期,得力台湾望族林维源之谅解,对祖坟地之迁让等,使解筑路纠纷。筑路中架设电报电缆,建海底电缆,共约1400华里。由此启动台湾现代化之始。 (十一) 台湾既保,公加强紧建设,其后继之人如侄刘朝干等,续其功业,如樟脑,蔗糖之外输,煤矿之开钻,油田之考勘察,赋税之改革。使世人赞为“东疆七省之枢莞”。朝廷鉴其忠,既晋官保衔,又付掌兵部之责,后命任贤邸,赞海军,遭文臣等嫉之。时公坚乞归山不出。台辄亡,公亦悲郁死矣,享年五十九岁。邦国珍瘁,岂此一家一族之痛也者。 注一: 参阅罗纲教授编撰1983年4月在台湾省台北市正中书局出版之刘公铭传年谱出稿以及海峡两岸,纪念刘铭传逝世一百周年论文。以及刘氏家谱第十六次修订集中部分资料。 注二: 学恭沿用黄恺之名,服役装甲部队排、连、营长。其后被甄选为陆军参谋大学教官。连续15年晋升至上校副总教官。限龄届退前后蒙前三军大学战争学院院长兼校长蒋纬国将军推荐至行政院交通部。时任十一职等之专门委员,负责交通动员会执行秘书对组织之规划,年度目标之择定各分业(铁路、公路、邮政、电信、港务、水运及气像航运之指导,监督各业年度动员目标之整备、计划之草拟、组织之编成,人、物、地准备并规定每年检查一次,以防疏漏。其中为国家节省公帑者有两大项: 其一.将铁路局原购装备陈情中央无偿调拨至高雄市政府(当时该市因爱河缺桥战时交通不便建议请拨专款新购五套价值亿元。两方长官(铁路局长董萍,高雄公务局长齐其森)均予同意无偿调拨储备,节约外汇上亿元。 其二.邮政总局为反攻大陆收复地区专用之邮票(面值已不复记忆)数量庞大,在青潭邮政仓库项目保管,因无面胶,印刷落伍,但保漏防湿,一尘不染。有鉴于浪费公帑,由交通部组成之联检小组,共同商订,陈请国防部予以消毁。减轻邮政人力财力成本。 注三: 连战先生之祖父连横先生所著台湾通史中所载:台湾三百年中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之策者,厥维两人,曰陈参军永华,曰刘巡抚铭传,是皆大有勋于国家者。永华行事如诸葛武侯,而铭传则昔管也。永华王佐之才当危难之局,铭传以先见之明,力陈保台,二人皆中途离去。溯其功业皆足与台湾不朽矣! (作者为台湾交通部职员,刘氏后裔。) 相关专题: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