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 > 正文

夏冬波:刘铭传与丁汝昌关系初探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20:56 新浪军事

  安徽省庐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夏冬波

  淮军将领的故乡主要在庐州府。以庐州府西乡“三山”(今肥西县的大潜山、周公山、紫蓬山)和庐州府南乡“三河”(今肥西县三河镇及其以南的庐江县一带)最为知名。西乡“三山”淮军将领的代表人物是肥西籍的刘铭传、张树珊和张树声兄弟、周盛波和周盛传兄弟;南乡“三河”淮军将领的代表人物是庐江籍的吴长庆、潘鼎新、刘秉璋、丁汝昌。淮军招
募最早的四营:铭、树、鼎、庆四营,“三山”、“三河”各占一半。

  由于“三山”和“三河”当时均属庐州府,且相毗邻,因地缘的关系以及咸丰初年对抗太平军的需要,庐江和肥西的淮军将领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如庐江籍淮军潘鼎新、刘秉璋少小即客居肥西三河镇,并且从潘鼎新之父潘璞上蒙学。然后一同逃学至京师拜李鸿章父子为师。庐江的吴长庆在其父吴廷香于咸丰四年(1884年)八月与太平军作战,殉难于庐江城之后[1],率其父所带团练余部,依附于肥西解先亮部[2],常年在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一带,与太平军对抗。解先亮部后又多被编入吴长庆的庆字营。至于丁汝昌,则家居三河镇仅十几里路,可以说三河对于丁汝昌来说,则更是家门口的城镇了。那么,肥西的淮军,对庐江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看看刘铭传的两首《庐江道中》[3]的诗吧。

  其一

  青年作客喜归还,

  车马纷纷入故关。

  行到近乡无几路,

  从人指点望家山。

  “青年作客喜归还”,诗一开篇,即流露作者到庐江作客访友后十分高兴地返回家乡的喜悦心情。

  据《庐江县志》记载:庐江县在清代有古道11条,其中有一条从罗家埠往西北至三河、合肥。刘铭传当时行走的庐江道中,当指接近于肥西三河的这条古道。

  其二

  马前父老拜纷纷,

  争把壶浆供大军。

  昔日江湖曾落魄,

  吹箫时节几人闻。

  因刘铭传对以上二诗未署写作时间,我们不能确断作者作于何时,但可以肯定,这第二首诗,肯定是刘铭传已作为淮军将领后,凯旋而归时的情景。你瞧:刘铭传从庐江道上下来,“马前父老”当指是附近的家乡人了。那供奉壶浆的热闹场面,令作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在故地落魄时的凄凉之景了。

  从以上刘铭传的两首《庐江道中》的诗中,我们知道刘铭传是不止一次到过庐江的,并且在庐江有不少好朋友。庐江,在刘铭传的心目中是有好感的。

  而在距肥西县三河镇以南十几里的庐江县石嘴头镇(距罗家埠10余里),就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家乡。

  本文试图就刘铭传与丁汝昌的关系,作一浅探。

  丁汝昌,字先达,号禹廷。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刘铭传生于同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幼失父母,不满10岁即外出帮工,替人放牛、放鸭、摆渡、磨豆腐,饱受生活煎熬。他“少卓荦,负奇气”,[4]“咸丰荒旱,父母亦逝,太平军过庐邑,掠人入伍,汝昌被掠,从至皖城。”[5]隶属桐城程学启部。与程学启志趣相投,倾怀效能。咸丰十一年二月(1861年3月),在曾国藩率湘军围攻安庆甚急时,程学启率部投降,丁汝昌也在其中。同治元年(1862年),程学启所率开字营,又被编入李鸿章淮军。[6]旋赴上海,与太平军作战。同年八月,程学启率丁汝昌开字营与副将刘铭传铭字营同太平军战于四江口,刘铭传见丁汝昌“骁果异之,乞置帐下”。[7]仍充哨官,统亲兵100人。不久,刘铭传又令丁汝昌统领马队,升任营官,后授参将。太平天国失败后,丁汝昌升为副将。随后,统先锋马队三营,随刘铭传北上,与捻军作战。丁汝昌所率淮军骑兵纵横驰骋,每战必胜,捷报频传。同治七年(1868年),捻军失败,丁汝昌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忄办 勇巴图鲁勇号。[8]丁汝昌就这样在刘铭传麾下由一名哨官,成长为一名淮军高级将领。这是丁汝昌开始从军生涯后的第一次崛起和成功。也与刘铭传的培养和提携是分不开的。

  可是,好景不长。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决定裁兵节饷,刘铭传打算裁去丁汝昌所部马队三营,将他置于闲散。在“兵为将有”的年代,丁汝昌表示了强烈的抗拒。“汝昌时别屯,陈书抗论,刘怒其梗,命将召至而戮之。有相告者,汝昌亟率亲信十二人乘马驰归里。”[9]刘铭传的暴烈脾气是众人皆知的。丁汝昌的致书抗争,差点丢了性命,幸亏有人相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丁汝昌星夜率十二名亲信乘马飞驰故里。衣锦还乡,英风豪迈,遂将战马、钱财分与相从者。对乡亲故旧,多有周恤。于是在宅前修月牙塘,于宅后垒假山、置榭亭,栽桂树数株、桔园一片、梅林数亩。陶情诗酒,寄兴博弈于其间。其时外患频仍,丁汝昌既罢职归里,身为大将,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隐于乡野,不能为国效力,居常愁闷,时发牢骚。其妻魏氏,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好女子,她常常宽慰丁汝昌说:“家有薄田数亩,足以饱腹,大丈夫建功立业,自有时也,姑待之。”[10]就这样,丁汝昌在乡间闲居了三年。

  光绪三年(1877年)秋,正当丁汝昌在家愁眉不展,仕途偃蹇之际,接到朝廷兵部公文,因陕甘回民叛乱,拟起用淮军旧部征剿,命令丁汝昌“给资赴部”,[11]军前听命。丁汝昌于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寒喧问切之后,“奉旨发往甘肃差遣。”[12]丁汝昌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忖:陕甘乃西北边陲,天气寒冷,南人多不服北方水土,且左宗棠乃楚军,与淮军积怨颇深,前途难卜。在回程途中,行至天津,丁汝昌多了个心眼,何不顺路去拜谒老上司、老同乡,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一来征求一下李傅相的意见;二来是否能请李傅相谋一差,免得到西北吃苦。李鸿章见到丁汝昌这位淮军旧部将,叙及剿平粤捻各逆之事,高兴之余,感慨万千,并推心置腹地说:“省三(刘铭传)与尔有隙,我若用尔,则与省三龃龉矣。尔宜与之分道扬镳。吾今欲立北洋海军,乏人统率,尔如能赴英国学习海军,毕业归来,当以此任相属。”汝昌避席曰:“谨如命。”[13]几天后,李鸿章向北京提出建议说:“(丁汝昌)回籍措资,行至天津,伤病复发,呈请咨部展限在案。”[14]丁汝昌就这样留在了天津。

  一个个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一个海军重要人选的人事安排。其实,当时丁汝昌并不是海军统领最佳人选,可以说,当时很难找到海军统领的最佳人选。[15]但是,正是由于刘铭传在淮军中的极大影响和声望,使得李鸿章对丁汝昌这位老部下不好安置,只好与之分道扬镳。尽管丁汝昌“干局英伟,忠勇朴实,晓畅戎机”,[16]优点颇多,但李鸿章拟用丁汝昌统领海军最初的诱因,是“省三与尔有隙”。即:丁汝昌与刘铭传之间的个人恩怨矛盾。丁汝昌从此由一名陆军将领,走上了统领北洋海军的道路,避免了去西北的苦差,也为自己后半生创造了全新的军旅生涯,成就了丁汝昌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折。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闰五月四日,诏令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随着中法战争的逐步升级,1884年10月20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发出公告,宣布对台湾港口实行封锁。为打破法军对台湾岛的封锁,增强台湾守军的防御能力,11月1日,淮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所奏,寄发电旨:“南洋派兵轮五艘,北洋派兵轮四五艘,在上海会齐……相机援剿[17]。”李鸿章遂派北洋海军“超勇”、“扬威”二舰,分别由林泰曾和邓世昌管带,于20日夜到达上海,与曾国荃所派南洋海军“开济”、“南琛”、“南瑞”、“驭远”、“澄庆”5船会合。南北洋7舰在上海会师后,正准备援台之时,12月4日,日本政府趁中法战争之机,在朝鲜发起了“甲申兵变”,将朝鲜国王李熙软禁于景佑宫。李鸿章闻讯,电调“超勇”、“扬威”速回北师[18]。因此错过了一次丁汝昌的北洋海军援台,与刘铭传并肩抗法的机会。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七月,台湾后山发生“番社”叛乱事件,旬日之间,不能平息。刘铭传于1888年8月20日电请李鸿章派北洋海军助剿。电稿中有“卑南被围半月,消息不通,望船眼穿。”李鸿章于8月22日,致电丁汝昌带“致(远)”、“靖(远)”两船速去[19]。丁汝昌于七月二十日(8月27日),在基隆会见了刘铭传。[20]两人同心同德,重归于好。在北洋海军的帮助下,丁汝昌身先士卒,海陆夹攻。八月初五日(9月10日),丁汝昌率“致远”到卑南,卸两尊舰炮上岸,助刘铭传部陆军攻剿。八月十六日(9月21日),叛乱主要据点吕家望被攻破。九月底,彻底平息了王焕、施九缎为首的反抗事件,[21]维护了宝岛统一。

  后山大捷后,刘铭传奏请赏给丁汝昌头品顶戴,丁汝昌十分感激。光绪十四年十月廿日,至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七日,丁汝昌曾三致《禀刘爵帅》书。他在光绪十四年十月廿日(1888年11月23日)《禀刘爵帅》的信函中,写道:“汝昌自从军以来,凡三十年,备历险艰,绌于赢蓄。长子读书甫见成效,不幸夭亡,仅余中子年已及冠,虽经童试,难以成名。昨承友人顾念,为捐江苏县丞,拟恳宪台附入后山案内,赏保一阶。汝昌身被厚恩,已难报称,又何敢以细小上渎钧聪?第以晚年一线之延,得不代图地步,为日后生发之路。知宪台加爱有素,造就尤深,故敢冒昧为请。”[22]舔犊之情,溢于言表。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12月17日),上谕:以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52岁的丁汝昌经历了9年的海上生活,在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时,终于被任命为海军提督。北洋海军此时已成为远东和亚洲地区居第一位的海上力量。此时的丁汝昌也达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辉煌的顶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刘铭传的“分道扬镳”有关。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我军陆路一溃再溃,朝廷命刘铭传出山,刘因病未能受命。丁汝昌于9月17日,护送铭军刘盛休部赴朝。返程时,与日舰在大东沟遭遇,两军进行了殊死决战。后因困守刘公岛弹尽援绝,丁汝昌宁死不降,于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以身殉国。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刘铭传闻讯后,悲恸不已,也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病逝。

  两位将军,同生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死于光绪二十一年。虽死因不同,但其抵御外侮,忠贞爱国,悲愤疾首,乃绝于世,其由一也。

  注释:

  [1]《庐江县志》,光绪十一年刻本。

  [2]刘体智《异辞录》,中华书局出版,1988年10月第一版,第26页。

  [3]刘铭传《大潜山房诗抄》。

  [4][5][7][9][10][13]陈诗《丁汝昌传》,《庐江文献初编》1946年刊印。

  [6]罗尔纲《晚清兵志·淮军志》,中华书局出版,1997年12月第1版。

  [8]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北洋海军·丁汝昌》,黄山书社出版,1995年12月第1版,第275页。

  [11][12][14][16]《李鸿章全集·奏留丁汝昌片》,卷三十五,第1430页。

  [15]苏小东《丁汝昌与北洋海军》, 1999年《安徽史学》第三期。

  [17]《中法战争》(第六册),邵循正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第79页。

  [18]戚其章《南洋海军援台与中法镇海之役》,《中法战争镇海之役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214页。

  [19][20][22]《丁汝昌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21]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武职·刘铭传》,黄山书社出版,1995年12月第1版,第160页。

  (作者为安徽省庐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相关专题:纪念刘铭传首任台湾巡抚120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