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逝者如斯长相忆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06:08 解放军报

  8月26日,在刘白羽同志逝世后的第三天,我们特地访问了与他共事多年的老作家丁宁同志。丁宁同志虽然年事已高并且身体不适,但仍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刘白羽同志——

  白羽同志是一位我很敬重的老领导、老朋友。数十年共事交往,他的人品、文品、作品都给我极深的影响。

  最早熟悉刘白羽的大名,是在战火纷飞的上世纪40年代。他作为新华社总社的特派记者,在东北解放战争前线写下了很多优秀的通讯报道。如《四平街保卫战》,介绍了在军史上至今还被作为教科书的著名战役,当时对国内外特别是解放区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认为是“记下了那一段不朽的历史”。除了新闻报道,他还写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中短篇小说,如《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红旗》、《火光在前》等,在人民和军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强大的震撼力。1949年,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从香港途经东北解放区回北京时,看到了刘白羽同志的作品《红旗》,感到非常新鲜,认为发现了新世界的文学。年轻的刘白羽驰骋东北战场,和指战员们一起穿过战火硝烟,用壮丽的诗篇记述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历史。

  白羽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文革”中他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从监狱出来时,语言能力几乎都失去了,但他思想依然活跃。他说,我对党、对毛主席、对人民、对未来始终无限热爱。只要精神、理论和信念不受损伤,就保持住了一名坚强战士的本色。在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时期,没有时间系统地研读马列主义书籍,他就在监狱里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且常常自问自答、自我交流。出狱后,他没有任何怨言,很快恢复了昂扬的精神,好像从来没有受过磨难和痛苦。

  作为作家,白羽同志的人品、文品都堪为师表。他平日讲话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

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作品就是为了人民。”这是他忠诚于文学事业的真情流露。无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他始终活跃在最危险和最艰苦的地方,亲身经历战争的烽火硝烟。战斗中,敌人的炸弹常常像雨点般地倾泻下来,指挥员们都为他的安危担心,但他坚决不离开火线。有一次,他和几位领导同志乘车去前线,途中遭敌机空袭,炸弹在车子周围连续爆炸,将同去的另一辆吉普车炸飞,几名同志光荣牺牲。战争中,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最喜欢与工人、群众在一起。晚年最精彩的一笔,是在他80高龄的时候,还去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里木油田采访和看望工人。之前,领导和同志们都不同意他去,因为他年龄大了,而那里又太艰苦,太危险。一贯服从命令的白羽同志这次却表现得相当坚决,他相信精神会战胜困难,最后领导只好答应。临近出发时,他向党组织留下了遗嘱。从油田回来后,一些老朋友为他庆祝80寿辰,他就特地穿上油田领导赠送的石油工人橘红色的工作服,显得年轻而自豪。

  他常说,一篇好作品的产生绝不是兴之所至,必须要有一种坚强的精神动力。他说,我不是天才,我的不少作品经过艰苦的思考才动笔,这其中有欢笑有快乐,也有眼泪和痛苦。白羽同志的坚强毅力和勤奋精神令人敬佩。创作《第二个太阳》时,他已年逾古稀,却仅用了80天就完成了这部30余万字的名篇,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和1986年至1993年度“炎黄杯”人民文学奖。晚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如散文体的三卷本《心灵的历程》,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擅长描写我军的高级指挥员,这在以前的长短篇小说中是不多见的。他认为,自己经历许多革命战争场面,熟悉许多革命将领,他们每个人的身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历史。通过书写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体现历史的深度,这也是他多年所做的艺术尝试和不断开拓的艺术领域。

  一个作家如果没有才华,写不出美的作品;如果没有对祖国、对人民深情的爱,更不可能写出具有大智大情、大爱大恨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大家都很熟悉他的散文《长江三日》,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篇散文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文学界也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到各地作家协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并为基层送去精神力量,同行的工作人员就有我。我们从山西、陕西,到延安,最后到重庆,一路上白羽同志非常关注基层群众的疾苦,关心文艺界的发展。途经三峡时,白羽面对如画的山水,边观赏、边思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回到北京不久,就写出了《长江三日》。整篇文章,歌颂的主题是激流勇进之美,表达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写得极为壮美。

  几十年来,刘白羽同志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他的突然离去,使我感到十分悲痛,思绪万千,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他已离我们远去,愿白羽同志一路走好!(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