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教育:存留中国教育的不屈之魂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 12:39 新华网 | |
新华网重庆8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黄豁、朱薇)1937年“七·七事变”一个月后,黄浦江畔战云密布,上海交通大学紧急搬往英租界。该校20名女生中唯一来自西部的王德懿搭上了民生公司最后一班撤离的船,在船舷边搭地铺睡了整整10天才回到家乡重庆。此后,她又辗转就读于重庆大学商学院、中央政治大学、唐山交通学院,以顽强的毅力,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从1937年至1938年,和王德懿一样,在战火中从华北、东北、华东等沦陷区颠沛流离、辗转千里转移至“陪都”重庆的教授、学者、专家、科学家以及学生何止千万。他们在硝烟中继续教与学,存留了中国教育的精髓,让中国教育文脉得以延续。 走在重庆嘉陵江畔的千年古镇磁器口的石板路上,没走多远,看见雄伟的古门,照壁上书有“宝善红”三字。宝善红是千年古镇磁器口的一座历尽沧桑的道观,极具明清遗风。它依山而建,正殿雄踞山腰,正殿两侧的建筑蜿蜒而下,富有重庆山城建筑的特色。抗战时期,宝善红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童年在此启蒙。2002年辟为“宝善红教育博物馆”,为全国第一个教育博物馆。 这里的每一级石阶都沾染过炮火的烟尘,每一方门楣都聆听过生命苦难的呻吟。教育博物馆有10个展室和一间丁肇中先生当年上课的教室。在主体部分“光照千秋的沙磁教育”展室中,陈列了大量有关沙磁教育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分为“名都风云”“名校风采”“名师风范”“名生风华”四个单元,不少资料是首次面世。 正是这个古朴的道观记录了抗日期间重庆教育的繁盛局面。当时,沦陷区大批学校南下西迁,数十万流亡学生会集山城。战前重庆中等以上的学校只有32所,此时一下增加到97所。迁入重庆的学校主要分布在沙坪坝、磁器口、歌乐山、九龙坡、佛图关、南岸、江北及北碚、江津白沙等地。一时出现了校舍林立,名师荟萃,书声朗朗的教育繁荣景象,并且一直持续了8年。内迁院校主要依靠重庆各级行政机关的赞助,租赁庙宇、会馆、祠堂、学校,或购置私人园林屋阁以为校舍,也有少数院校构筑新校舍,形成若干文化区。战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四坝”中的三坝即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位于重庆(另一坝为成都华西坝),重庆成了战时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 当时重庆不仅学校数量多,而且一大批爱国学者、名师巨匠会集,成为各校“资源共享”的对象。他们不仅在高等学校任教,而且中学和职业学校请他们兼课的也非常普遍。周恩来、郭沫若、梁漱溟、冯玉祥、邓颖超、李四光、李德全、马寅初、老舍、翁文灏、于右任、顾毓秀、丰子恺、朱光潜、竺可桢、傅作义……这些文化界、教育界、政界、军界的名人要员,有的在学校任教、讲学,有的多次到各个学校激情演讲。 在外敌入侵的岁月里,大量流亡师生会聚重庆,不仅使得重庆教育得以长足发展,更为保存我国文化教育的实力,培养民族英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年,成千上万的学生一毕业便奔赴抗战前线。新中国的院士中,朱光亚、周光召、吴良镛等都曾在这里求学。仅南开中学一所学校,就有30多位院士曾在这里就读。 据了解,目前耗资300万元的“重庆·中国抗战教育博物馆”正在紧张建设中,地址定于川教院旧28中,由陈列馆和办公区两栋抗战遗留建筑组成,并将于近日开馆。届时,宝善红教育博物馆将全部迁入其中,并增加馆藏内容、扩大规模。 目前,展馆修复工作和文物史料的搜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关负责人称,这里还将申办“中国抗战史研究中心”,除了浓缩抗战时期整个大后方教育状况,还将进行陪都重庆对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的研究。(完) 相关专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