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国际展望》网络版 > 正文

战略观察: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与安全观(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9:03 《国际展望》杂志
战略观察: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与安全观(组图)

原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军事学硕士:陈伯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战略观察: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与安全观(组图)

陈伯江接受记者采访。


美军太平洋总部的信息中心一景。

    声明:本文为《国际展望》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与安全观

  ● 本刊特约记者访著名军事学者陈伯江

  采访对象

  陈伯江,原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军事学硕士,曾在美国从事客座研究,发表《大洋彼岸的军事革命——美国高级将领与著名学者访谈录》等著作及学术文章逾200万字。

  记者(以下简称记):最近我读到一本你和赵楚先生等主编的名为《名家谈军事革命与当代战争热点问题》(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3月)的书,从书中了解到,您曾成功访谈过国内外众多著名的军事与安全专家,就军事革命以及信息时代战争与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名家们进行过广泛的探讨,并发表过大量有关著述,其中相当多的内容谈及信息安全保密。今天我想就信息安全保密这个话题,听听你的看法。

  陈伯江(以下简称陈):谢谢你对我研究领域和成果的关注。信息安全保密应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这一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关乎大局、全局,越来越受到从国家领导人到战略大师、军事安全专家等的高度重视,甚至越来越与每一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谈到信息安全保密的时候,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威胁观与安全观。

  ◎ 冷战结束,美国就开始讲威胁变化,十年后果然发生了“9.11”事件;从1996年提出“信息珍珠港”的警示至今也有近10年时间了,我们对信息时代的新威胁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记:请你首先谈谈信息时代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威胁观。

  陈:确立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就是要充分认识信息时代威胁的新变化。防范威胁必须首先认识威胁。在威胁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如果没有起码的认识,那么防范也就无从谈起。

  威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时代威胁的类型和性质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和发展。二战结束人类进入核时代,与此同时美苏争霸世界的冷战拉开帷幕,核威摄为背景的世界大战成为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乃至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威胁。冷战结束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人就注意到威胁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对跨世纪美国国家安全与国防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讨论,明确提出把恐怖主义威胁作为美国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1997年我在美国作客座研究的时候,曾有机会访谈包括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内的20余位军政要人、高级将领与著名学者,有大量的谈话内容都是围绕威胁变化的话题。1997年5月我到纽约的世贸中心大楼参观,联想到美国人关于恐怖主义威胁的观点,我当时的一个强烈感觉就是世贸中心大楼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1997年6月回国后,我写过一篇参观世贸中心大楼见闻的文章,我用的题目就是“世贸中心大楼与恐怖主义”,文中明确表达了世贸中心大楼有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的感觉。这篇文章《解放军报》1998年发表过,之后又收入我的一本《中国大校在美国》的书中(该书2000年1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遗憾的是这个预感在2001年“9.11”事件中变成了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所讲威胁的变化一直包含有两个方面的重点:其一是恐怖主义的威胁,其二就是信息战的威胁。就在美国开始对冷战结束之后的威胁变化展开广泛讨论的时候,美国国防部于1995年专门成立了由国防部长亲自挂帅的“信息战执行委员会”,之后美国国防部委托兰德公司就信息战的威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评估。兰德公司在对七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规模信息战演习之后,先后于1996年和1998年提出了两份战略信息战研究报告,内容涉及平时和战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斗争,其中在1996年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信息战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导致“信息珍珠港事件”的危险。

  ◎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竖起“反恐”、“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大旗,将战火向本土之外延散,仍很难根本上遏止新的恐怖事件发生,而更为隐密的网络恐怖主义又接踵而至。

  记:你讲到威胁变化的两个重点即恐怖主义和信息战的威胁,这两个方面有联系吗?

  陈:联系非常紧密。但信息战的威胁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威胁之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信息战完全可以作为恐怖主义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在同声谴责恐怖主义时,不少人已谈到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所用的信息网络攻击,实际上就是信息战的一种重要样式。网络恐怖主义本身已说明了恐怖主义与信息战两种威胁之间的紧密联系。

  记:网络恐怖主义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陈:网络恐怖主义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网络犯罪活动的出现而引起人们关注的。网络恐怖主义主要是指以网络瘫痪来达成恐怖目的的信息攻击、破坏活动。我没有考证网络恐怖主义这一词汇出现的最早时间,但在2002年出版的由我主编的《信息时代战争新著译丛》中,收有美国著名信息战专家斯瓦图写的一本名为《信息战争》的书,该书的副标题就是“网络恐怖主义:信息时代如何保护你的个人安全”。这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94年,作者在该版的序言中说,书稿交到出版社时是1993年。而这一年正是美国启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也就是说,在信息网络的大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网络恐怖主义的危险了。

  记:网络恐怖主义实施的信息攻击、破坏活动,其破坏性如何?

  陈:你的问题使我想起了我曾看过的一个美国信息战专家写的一篇文章。该文对想象中的美国几大城市遭受网络攻击的情景作了一番绘声绘色地描写。其中说到,正值早8点交通高峰期的纽约市,在网络受到攻击后突然供电中断,各种交通信号关闭,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混乱;此时在底特律,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所有与供水有关的产业、科研、医疗机构、服务行业统统无法运转;而在达拉斯,则民航管制系统失灵,空中交通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空难的危机状态。作者在文中警告人们,这就是恐怖分子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动袭击的信号。这种协调一致、非常有效而且极富隐蔽性的攻击,将使它的目标在懵懂之中不战自败。

  以上当然只是一种假设。网络恐怖主义的破坏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现实世界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现实世界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大,至少从理论上说,网络恐怖主义可能达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其二是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信息网络本身越脆弱,网络恐怖主义可能达成的破坏性就越大。

  我们先来说现实世界对信息网络的依赖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我这里有一组数字:199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不到4000万,1998年达到1个亿,2000年超过2个亿;1998年互联网的网页只有5亿个,到2000年底已有11亿个。另外,到2000年到全球上网计算机已过亿台。这种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不约而同地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从金融、交通、通讯、电力、能源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到卫星、飞机、航母等关键军用设施,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商业、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都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依赖于互联网运行的系统遭到网络恐怖主义的袭击而瘫痪,其结果显然都是不堪设想的!

  至于信息网络本身的脆弱性,这是由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共享性、快捷性等固有特性决定的。尽管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攻击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快。随着网上攻击技术的不断更新,网上攻击在距离、速度上已突破传统的限制,并拥有多维、多点、多次实施隐蔽打击的能力。这种情况决定了网络的漏洞总是存在的,网络安全总是相对的,因而网络被破坏的可能性也就总是存在的。

  从网络遭受破坏的实际情况看,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网站包括美国不少著名大网站及网上计算机均遭受过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我国网站也未能幸免。据有关资料介绍,仅西方八国集团成员国每年因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就高达400多亿美元。大量触目惊心的事例说明,网上攻击和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网络恐怖主义是网络犯罪的恶性发展,也是信息时代恐怖主义手段和方式发展的新领域。从发展的趋势看,现实空间的恐怖袭击有可能与网络空间的恐怖袭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恐怖威胁。

  确立信息时代的新威胁观,就是要对人类社会日益高度依赖的信息网络的脆弱性以及信息攻击的破坏性有清醒的认识。在这方面,国外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从国家和国防安全的高度关注信息战的威胁,关注信息战的战略破坏性。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委员会早在1999年就将信息战武器定义为大规模破坏性武器,并将其与专指核、生、化武器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相提并论,认为通过信息战对一个国家和国防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破坏,有可能对经济命脉或军事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其战略破坏性将是以往任何武器都无法比拟的。美国国防部也在2001年的官方文件中正式明确将“新的恐怖技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以及包括先进的生物武器和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攻击的信息战手段在内的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共同可作为威胁美国的新手段。

下一页

  相关专题:《国际展望》网络版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