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信息化战场并未让传统作战理论和行动完全走开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 12:34 中国国防报

  赵昌军 李劲松

  信息化战场的出现,正在给未来作战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战场是新的作战方式方法的助产士,同时也是传统作战方法推陈出新的催化器;信息化战场在催生出一系列新的作战理论和行动时,并未使一些传统的作战方式等从战场彻底消失。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战场在突出非接触性作战的同时并未否定接触性作战

  非接触性作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崛起的一种新的作战样式,但从作战思想的角度来看,它却源远流长。它反映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作战意图,即: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信息化战场上的非接触性作战指的是在作战行动中,通过使用信息化的火力,在不与对手直接接触的状态下,以各种远程突击兵器来杀伤和打败对手。

  信息化战场上的非接触性作战,在力量上将是以空、海、天作战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传统陆军为主;在方式上将是中远程精确打击,而不是短兵相接的直接拼杀。非接触性作战可能是一场战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行动;也可能是一次独立的作战行动,如美军空袭利比亚时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还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战争样式,如科索沃战争。它可以跨越战斗、战役和战争各个层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的出现和发展,将导致未来战争在作战指导、部队编成、作战方法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非接触性作战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否定接触性作战。比如,美军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非接触性作战,它同样动用地面部队进行了近距离的作战,甚至在占领伊拉克阶段,接触性作战还成了美军的主要作战样式。

  总之,非接触性作战和接触性作战作为不同的作战样式,它们直接服务于并取决于战争的目的。对某些战争目的而言,非接触性作战就可以解决问题。对另一些战争目的来说,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非接触性作战也好,接触性作战也罢,采用哪种样式,一方面是由战术和装备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作战对象和所要达到的作战目的决定的。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非接触性作战虽显出发展的强势并会占据主导地位,但为了达到特定的战争目的,接触性作战也不会马上和完全退出战争舞台。

  信息化战场在强化软杀伤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削弱硬打击的地位

  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等的大量使用,电子领域、网络领域、心理领域的对抗更趋激烈。传统的硬打击行动往往需要有软杀伤与之配合,才能将作战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但要看到的是,战争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当战争的一方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继续战斗时,其战斗的意志才会瓦解,战争才可能停止。而目前兴起的软杀伤行动,如计算机战、网络战等,摧毁的只是敌方战争潜力运行的机能,而不是其战争资源,亦不是参战意志。拿阿富汗战争来说,对于塔利班这样一支没有先进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原始武装,字符和代码是不可能对其构成任何直接威胁的,只有用传统的火力战、机动战等,才能摧毁其战争资源并打击其继续战斗的意志。对此,美军一位高级将领就曾表示:“如果你认为网络战能够取代4个师或1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那是做不到的。”因为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火力和机动都是战争制胜的基本要素。信息战能力可以使传统的火力战,如枪炮、炸弹和导弹打得更准、更有效,但电子战、网络战等不会成为战争中唯一的作战式样,计算机或网络也不会成为战争的唯一工具。只要战争存在,火力突击、兵力攻防等就不可能完全退出战争舞台,只是运用方法和形式发生变化而已。

  由上可见,在信息化作战中,以信息力为主的软杀伤行动虽发挥着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但单靠信息力、软杀伤是不可能赢得战争完胜的。那种以为软杀伤重要就把其作用无限夸大,把信息力描绘得无所不能的做法,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事实表明,在许多情况下,物质的力量还是要靠物质的力量去解决。只有把信息与火力、软杀伤与硬打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战斗力的综合优势。

  信息化战场在重视快速作战的同时并不排除持久性作战

  速战速决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遍追求。正因为此,诸如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才引起世人的广泛重视。其特点是在作战中通过快速、高强度和集中地攻击对敌方起决定作用的战略和战役重心,剥夺敌关键能力和凝聚力,使对方屈从于己方意志和要求,在不需大规模集结兵力和实施持久作战的情况下,快速而决定性地达成战争目的。但要看到的是,快速决定性作战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它在对付弱小之敌时易于奏效,对付泱泱大国,其效力就要大打折扣,很可能是欲速不达。而对于弱者来说,既然力量非对称,战法就必须非对称;既然强者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弱者就会持久反制。也就是说,弱小的一方会通过以慢制快,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虚对实等来逐步实现从劣到优,集小胜为大胜的转变,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持久作战的思想或行动并不会完全消失。

  信息化战场对全频谱优势的追求并不等于谋求局部优势已无意义

  在信息化战场上,信息促使作战的各个要素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一作战领域的优势,而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多领域、多方面的力量优势,“全谱优势”作战理论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可以说,信息化是“全谱优势”的温床,“全谱优势”则是信息化的作用结果。

  应当说,“全谱优势”是信息化时代作战理论的一次重大跨越。其不凡之处不在于它提出新的作战优势论,而在于它用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考察作战优势的集成,把不同需求、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的优势作为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系统看待,深刻反映了未来信息化作战体系与体系对抗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未来战争中,单靠某一军种、某一领域的优势已不足以赢得战争,必须靠各军兵种、各领域的“全谱优势”和一体化行动,才能真正奠定胜局。

  显然,夺取“全谱优势”是未来信息化作战中夺取主动权的关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取“全谱优势”的一方,就无法争夺战争主动权。因为整体不能代替局部,拥有“全谱优势”不等于自动拥有了各个局部的优势。“全谱优势”所反映的只是一个总体上的态势,至于各个局部上的态势则需要具体考察和分析。

  局部优势指的是某一时间段的优势,某一特定区域的优势,或某一维的优势。只要运筹得当,局部优势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从某一时间段的优势看,航空母舰可以筑起数百公里的防卫圈,但也称不上万无一失。在许多时间段上,它可以成为好打之敌。比如俄罗斯的战机就曾不止一次地突破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的警戒圈,与美舰“零距离”接触;从某一维的优势看,伊拉克微不足道的导航对抗,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启示,这对主要依靠卫星制导等进行精确打击的信息化军队来说,无疑是拔除其几颗“牙齿”的狠招。

  总之,任何强大的一方,在总体上的“全频谱优势”不是绝对不变的,不等于它在所有时间、地点和领域都占有绝对优势。弱者只要善于抓住战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领域集中作战效能(兵力、火力、信息力),就可以在局部形成弱中有强、以强击弱的有利局面。这一法则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仍然适用,关键是看怎样结合新的条件和特点去灵活运用了。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