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全特稿:俄罗斯要保持核大国地位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16日 09:32 世界安全 | |
声明:如需转载必须获得口头授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证实或同意其观点) 俄仍是一个核大国 任何人都应予以重视。 -----普京 俄罗斯为什么需要核武器? 苏联解体已经解体10多年,俄罗斯仍部署有5000余枚战略核弹头,还拥有3000余枚非战略核弹头,此外还有18000枚左右的核弹头储备。俄罗斯保留如此规模的核力量究竟干什么用? 很显然,这些核武器可以为俄罗斯人带来政治和外交上的好处。2004年2月份,俄罗斯举行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核演习,尽管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两次发射弹道导弹失败,但这次演习仍给普京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他以压倒性的优势再次当选总统。 与叶利钦一样,普京在第一任期内也对核武库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表示怀疑,因为俄罗斯面对的主要敌人已不再是另外一个核超级大国,而是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分子。普京更多地尝试着利用这些核武器来换取外交上的好处,并试图让其他国家来分担这一“核包袱”。 然而,在普京开始第二届任期后,上述许多问题都部分得到了答案。军事上的需要、国内政治上的利益,以及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失败,使普京及其助手们相信,俄罗斯仍需依靠核武器。为了证明这种观点:此次演习模仿了1982年的情景,当时苏联正极力加强其核战争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其对美核威慑潜力。然而,俄罗斯官方的评论,却将这次演习置于与冷战时期完全不同的前提下。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次演习是为了对抗恐怖主义的威胁。鉴于大规模展示核能力和将目标明确地指向美国,这一解释无论如何都显得十分牵强:美国怎么可能卷入一场针对俄罗斯的核恐怖袭击呢? 失去的机会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战略核武器在俄罗斯国家安全体系中应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在俄罗斯军内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前战略火箭军司令、1997年担任国防部长的伊戈尔·谢尔盖耶夫,另一个是现任总参谋长阿纳托利·克瓦什宁,从理论上讲克瓦什宁是前者的副手。谢尔盖耶夫主张战略核武器应在俄罗斯军事政策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克瓦什宁则希望克里姆林宫重点发展常规力量,以打赢车臣这样的局部战争。 在叶利钦时期,谢尔盖耶夫的主张占了上风,他提出了创立战略遏制部队的设想,并得到了安全会议的支持。战略遏制部队由战略火箭军的核力量和海空军的核力量组成,它们共同使用早期预警及指挥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俄罗斯的太空侦察卫星资源。通过这种方式,俄罗斯将形成一体化的战略指挥体系,就像美国建立的战略指挥系统一样。 然而,建立战略遏制部队的“胜利”十分短命。2000年4月,谢尔盖耶夫和克瓦什宁的争论公开化。克瓦什宁认为,战略火箭军应降格为一个兵种,并最终与空军合并。谢尔盖耶夫对这一提议做出了强烈反应,并愤怒地要求撤销这一决定。到了8月份,普京似乎更倾向于克瓦什宁的意见。在整个夏季,普京撤销了几个与谢尔盖耶夫结盟的将军。随后,在安全会议召开的一次例会上,他只是在口头上支持继续加强核力量,但实际上将重点放到了常规力量建设上来。战略遏制部队的创意被取消,战略火箭军很快被降为一个独立兵种。 当然,这并不预示着克瓦什宁取得了永久性的胜利。克瓦什宁理论的基石在于俄罗斯不需要保持与美国同等数量的核力量,通过维持一支规模较小的核力量就可慑止美国的入侵。例如,克瓦什宁提出,俄将于2003年将756枚陆基洲际导弹减到150枚。虽然西方分析家对此大加赞赏,但符拉基米尔·德沃尔金(退休的战略火箭军将军和战略核部队著名的设计者)等核专家则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 美国政策的影响 然而,美国的政策使俄战略核力量重新得到了重视。2001年12月,美国宣布退出1972年的《反导条约》。俄罗斯对此做出了克制性的反应,称此项决定是一个“错误”,但并未立即在政治或军事上采取反措施。然而,克里姆林宫还是兑现了它原来的警告:宣布不履行《美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所规定的削减核武库的义务,俄将继续保留多弹头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而且在未来10年内仍将部署相当的数量。 在新的战略背景下,俄罗斯的专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研讨“廉价地”使战略核武器现代化的问题。如德沃尔金等人提出将“白杨-M”型导弹安装上多弹头,而这种导弹根据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研制的,仅安装了单弹头。另外,他们还主张通过升级改造已部署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使其继续服役到2012年以后。俄罗斯在未来所要保持的核潜力与克瓦什宁提出的2003年削减至150枚核导弹的目标相去甚远,谢尔盖耶夫的观点似乎得到了证明。 2003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标志着发展战略核力量取得了与发展常规力量同等重要的地位。普京在会议上说:“在武装力量建设方面,我们正在从激进的改革时期向经过深思熟虑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转移。”伊万诺夫也特别指出,战略核力量仍像冷战时期一样,基本保持着与过去相同的实力。“俄罗斯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陆基战略导弹……我在这里说的是最具威力的导弹。我们共拥有数十枚此类导弹,其弹头数目达到数百枚。”这样,无论是坚持将俄罗斯武装力量非核化的克瓦什宁,还是强调建立强大战略核力量的谢尔盖耶夫都不是完全正确。然而,他们两人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又都具有合理性。 不过,两种观点的妥协是美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失败为前提条件的。在解除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束缚后,俄罗斯发现了保持战略核力量的“廉价”方式,这样就可腾出更多的资金用来建设常规力量。 非战略核武器 尽管谢尔盖耶夫和克瓦什宁在发展战略核力量方面曾存在意见分歧,但他们与其他俄罗斯军事专家们一样,都认为要抵消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的弱点,有必要使用非战略核武器。2000年4月,俄罗斯公布了新的军事学说。与以前的学说相比,新学说更加强调使用核武器威慑和反击对俄罗斯所发动的入侵。在此之前,新的《国家安全构想》同样强调了这一观点。时任安全会议秘书的伊万诺夫在阐述该观点时指出:“俄罗斯从未说过、现在也不会说将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俄罗斯也不会说,当其面临即将发生的全面入侵且其生存面临威胁时也不使用核武器。” 该学说强调指出,即使只是针对俄罗斯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发动常规攻击,俄罗斯也有可能实施核反击。“西方-99”演习清楚地表明了军事学说的这一内涵。演习想定的背景是,敌军(北约)开始侵入俄罗斯领土,同时还使用高精度常规武器进攻俄战略性目标,如俄领土上的核电站等。对此,俄罗斯出动了装有核巡航导弹的战略轰炸机对敌方领土实施反击。 2000年1月颁布的《国家安全构想》最大的创新之处是,非战略核武器可能被用于对常规进攻实施有限的反击,而且这种反击不一定升级为全面核战争。这一观点与苏联时期的军事学说相差甚远,后者强调在对美实施报复性核还击时,冲突快速升级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美国曾表示它可能不得不使用有限的核手段对付苏联以压倒性优势对西欧发动的常规进攻。现在,俄罗斯核政策的新观点似乎表明,双方的位置颠倒了过来:现在是俄罗斯可能不得不考虑使用有限的核手段弥补其常规力量的不足,以对付一个坚决的敌人使用占压倒性优势的常规军事力量所发动的入侵。 于是,在俄罗斯核安全政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核武器将不仅仅在与美国及其同盟的战争中使用。在周边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时,俄罗斯也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只要俄罗斯人认为在敌方使用核生化武器使其别无选择的话。当敌方以常规武装力量对俄罗斯人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发动进攻时,俄军也有可能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 当俄罗斯人讨论使用其核力量对付“恐怖分子”时,他们又恢复了过去的一些传统做法,而实际上其常规军事力量仍然没有准备好应对俄罗斯所面对的新威胁。而且,恐怖组织的决策者们看来不太会被核威慑所吓倒。这与其说是加强了俄军对付恐怖主义的力量,倒不如说核武装力量在执行反恐任务时的先天不足。 未来发展方向 俄罗斯人似乎从其核能力中寻找到了确保安全的办法,而且是很“廉价地”做到了这一点。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俄罗斯的安全与目前尚存的大量核弹头及俄政府决定不再削减其拥有的大量核武器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俄罗斯似乎仍在认真履行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即到2012年将实战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削减到1700~2200枚的水平。例如,俄虽然宣布保留一些老式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但它仍以每年2~3个团的速度裁减SS-18型导弹。俄军还将导弹发射井炸毁,以使其不能恢复使用。 但如果俄罗斯人决定使其核力量现代化,研制并生产新型核弹头,并且恢复核试验,这就会产生新的问题。2003年,当俄高级官员含糊其辞表示俄需要新型“战略武器”时,这种可能性明显地增大了。例如,普京在今年5月份的国情咨文中以赞同的口吻谈到了新型战略武器。 美国的政策对俄罗斯政府的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普京在2004年2月宣布将研制一种新型战略武器系统,即苏联时期制定的机动型核弹头的计划,该计划原本是用来对付美国“星球大战”的。鉴于美国将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普京很可能将采取有力的军事反措施。 然而,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研制并部署新型核武器也使俄罗斯领导人认识到,俄不应寻求与美国的努力相对抗。俄罗斯领导人已清楚地表示:“我们不会追着你们跑。”他们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俄现有的核武器足以对付美国任何新型的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 因此,俄罗斯未来的核政策将是一种有趣的混合物。它综合了军事上的必要性(以核力量弥补常规力量的不足)和政治上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核力量的能力,以及对此类武器的感情是否会超出其国内政治的需要。人们经常谈到,核武器使俄罗斯在外交谈判桌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事实的确如此,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与其核大国地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完)(美)罗斯·戈特穆勒 王咏梅 编译 相关专题:《世界安全》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