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国防科大加强学科建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29日 15:08 光明日报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以创建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去年全国首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该校有4个一级学科进入前8名,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居本学科第一名,显示出明显的学科优势。

  优化重组,实现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创建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多学科的育人环境。然而,在1995年以前,国防科大研究生学科专业只涉及工学、理学和经济学3学科门类,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有2个。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新军事革命挑战,国防科大领导意识到,学校建设只有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办学实力和水平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为此,他们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经过深入调查论证,该校按照“突出特色,瞄准前沿,综合布局,优化环境”的学科建设思路,对学科专业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他们采取加强基础学科、扶持新兴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了学科专业口径。经过几年调整和重组,国防科大由原来以工为主,发展为以工为主,理、工、军、管、文、史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如今,国防科大已由较单一的理工科大学逐步发展成为多学科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成为全军学科门类最多的院校,学科专业覆盖了国防科技关键技术的主要领域,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知识领域宽广、军事科技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合力育人环境。

  突出重点,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多年来,国防科大坚持重点学科重点投入。“九五”期间,他们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起了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技术、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等5个学科群,“十五”期间又重点建设了8个学科领域。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效促进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国防科大通过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军用网络技术等重点研究方向,不仅取得了“银河”系列巨型机、核心路由器等标志性科研成果,而且通过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的发展,使这两个学科分别成为了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

  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技术学科群的建设,使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日前,该学科群拥有一支包括3名“两院”院士在内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团队攻关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型号系统研制协调发展的科学研究体系。据统计,该学科群先后获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7项。

  交叉融合,提高创新水平

  为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国防科大组建了若干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充分利用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需求,选择条件较为成熟、代表发展前沿、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方向,组织多个学科合力攻关,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克和原始性知识创新,如该校光学工程学科以国防关键技术研究为突破口,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研究成果解决工程中的深层次理论与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水平,取得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

  面对新军事革命挑战,他们紧紧瞄准那些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组织学校的电子科学、工程机械、物理学、光学工程和材料工程等多个学科开展学科交叉联合攻关,努力抢占世界军事科技制高点,牵头承担了多个“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成为全国牵头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最多的单位之一,实现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今年5月,该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气动光学、空间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和空间控制工程等12个学科专业。据介绍,这12个学科全都属于与我军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国防科技领域,具有鲜明的军事高科技特色,将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本报特约记者王握文、本报记者蔡侗辰)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