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新中国的生死之战--试论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下)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6:09 舰船知识网络版

  五、抗美援朝的价值

  在分析了美国参战的潜在威胁之后,评价抗美援朝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就言之有据了。本节首先要说明抗美援朝的目的,其次确定衡量利弊的方法,清理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的偏见,然后对这场战争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国内外许多人至今以为,中国政府当年主要是为了朝鲜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而战,与本国的利益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公开的国内资料已经
证明,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国家利益有充分的考虑,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尤其美台南北夹攻的险情极其敏感。首先,中国政府以各种形式及时作出了应对。1950年6月28日即美国侵台的次日,周恩来总理的抗议声明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8月24日,周总理致电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立克及秘书长赖伊,就美国侵台问题提出控诉案,要求安理会立即实行制裁。"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以后,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会,讨论饱经战乱、千疮百孔的中国究竟是否应该参战,最后取得一致意见:美军占领台湾后已经威胁华东、上海,如果再压到鸭绿江边对我更为不利,敌对势力将气焰高涨,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的电力将被控制。(35)与此同时,政府密切注视着美国出兵印度支那的动向,更强烈地意识到我国已经无路可退。(36)

  其次,纵观我国政府的整个决策过程,权衡国家的利弊得失显然占去大部分精力,经过反复斟酌才达成共识。第三,中、美两军在朝鲜交手之前,不用说外国,就是我国政府事实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内的党政军领导人普遍担心,解放军从未经受过现代战争的考验,不知能否顶住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猛攻。他们制订了美军破关而入、直冲腹地的应急计划,是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心情出阵的,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37)不惜冒这么大的风险,只能说明他们认定袖手旁观风险更大。此外,许多国外学者注意到,"联合国军"逼到家门口中国才出兵,在军事上错过了在朝鲜蜂腰部组织防线的最佳时机。他们据此判断,中国参战的主要动机显然在于保境安民。

  所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口号完全符合实际,概括得非常准确。"保家卫国"是主要考虑;"抗美援朝"仍然是首要考虑,一则出于国际主义的政治义务,二则两国利害与共,抗美援朝代表了保家卫国。国际、国内两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国内外的舆论界之所以产生广泛的曲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相关的宣传并非无懈可击。长期以来抗美援朝的国际义务提得多,而且日益增多,保家卫国的丰富内涵讲得少,而且日益减少,因此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未得到广大群众、乃至广大干部的真正理解。这种一边倒的宣传,在国际主义目标压倒一切的冷战时期是在所难免的,何况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内部关系也不平等,众"兄弟"谁也没有资格高谈祖国的利益,唯独"老大哥"例外,据信他们代表了全人类。保家卫国的决策不予张扬,可能不失为一种韬晦之道吧。与此同时,在国际主义理想高涨的岁月里,一边倒的宣传在国内也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几十年过去,民族意识日渐觉醒,这种宣传的局限性日益增大,现在似乎到了重新考虑的时候。

  就抗美援朝对于国家利益的得失而言,有很多根据可以用来进行正面论证。国内的出版物早已指明推进了国防现代化,以及锻炼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等。国际上的着眼点与之大不相同,评价甚至高于国内──将抗美援朝视为中国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里程碑。国际人士普遍相信,从古至今,强国的崛起都必须经过战火的洗礼。能够打败或打平某个世界一流强国的新兴国家,就被公认为新的强国。例如在1588年全歼欧洲海上霸王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数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的拿破仑法国,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美国和苏联等等。出于这个理由,许多外国学者把顶住了世界"大哥大"美国的抗美援朝也列入其中。例如美国的军事史专家赫尔姆斯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38)他们还强调,中国通过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提高了对苏联的独立性。

  抗美援朝之所得是否大于所失呢?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然而大可不必,因为我不认为得失对比是评价抗美援朝的最佳方法。战争不同于容易量化的商业行为,一般看来,军事行动难免造成生命的损失,可以说都是无法补偿的悲剧。战争的得与失事实上不好衡量,甚至根本不可比。何况自卫战争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在于"保",即维护某种既得利益,而不在于"得",即谋取某种新的利益。因此战争领域、尤其自卫战争的利弊分析,最好运用一种反证法,看战争是否达到了"避害"而非"趋利"的效果。本文之所以不惜笔墨地模拟袖手旁观的恶果,原因正在于此。以这样的方法来衡量,那么以保家卫国为基本宗旨的抗美援朝显然不失为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明智决策。避免了袖手旁观所必然带来的更大损失,使年幼的共和国在生死之战中脱险,恢复了对当事各方均有利的国际均势与地区和平,此外还苛求什么呢?所以完全可以说、而且应该说,几十万阵亡将士的血没有白流,抗美援朝一仗值得打,而且别无选择必须打。

  诚然,战后多年的国家发展不只一次出现决策失误,效果不如人意。但如果把账记到抗美援朝身上,那就未免太糊涂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均付出惨重的代价,苏联牺牲了两千七百万人,英国卖尽了海外资产,两国战后的社会状况也不理想,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某种下降和衰落,他们却信念坚定,坦然无悔。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国家民族如果连安全都不能保障,发展又从何谈起呢?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在阐述人权时,不是一向将生存/安全置于首位么?

  六、结语

  关于抗美援朝评价的这场非正式的讨论,折射出一个几乎无人提及却又无处不在的根本问题──如何看待中国所在的国际社会?在近年来的私人接触中,我深感我国的许多群众在政治上还相当幼稚,常常以国内的人之常情和社会关系在外交、战争等国际事务上作不适当的类推,从而不甚理解我们的国际处境和危机决策。因此,本文在最后还有必要对国际社会的性质和我国在其中的位置稍加探讨,进一步廓清抗美援朝的某些知识背景。

  国际、国内社会的比较问题非常复杂,社会各界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本人在此只想强调其中的一个根本区别,即国际社会从来没有象国内社会那样摆脱无政府状态。20世纪的国联与联合国属于国际协调组织而不是世界政府,其职能、权力和权威均十分有限,对成员的福利乃至生存不承担明确责任。即便国际社会有时存在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特定时代的霸主强加于人的。因此国际竞争远比国内严酷暴烈,落后者挨打,软弱者可欺。武力威胁和侵犯固然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但是否受到及时的惩罚还要取决于实力,而不是有名无实的"国际法庭"不具约束力的裁决。美国1988年出兵巴拿马明明毫无道理,可谁能给予制裁呢?试想兼并科威特的伊拉克假如属于世界级的强国,还会发生海湾战争么?在科索沃危机中,美国公然对联合国搞"武装政变",国际社会的反应能力如何呢?孟德斯鸠所描述的权力的自我扩张法则,在无政府主义的国际社会不但适用,而且体现得更充分。对此似懂非懂的人,才会指望美国在朝鲜得手后便裹足不前,偃旗息鼓。国际社会的成员不懈地追求公正的国际新秩序,而且不断地取得进展,然而理想的实现看来至少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各成员的福利、生存和安全不得不主要由自己来争取,实力、包括同盟的联合实力成为立国之本。

  在确认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前提下,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在于想当然地断定大国比小国安全。事实上往往相反,大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更为复杂,因而往往比小国更不安全。它们可能相互争霸,如20世纪的美国和苏联;它们的巨额财富可能成为强盗的猎物,如19世纪的印度;它们可能成为霸权游戏中的棋子,如拿破仑时代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39)新兴大国(包括复兴大国)的对外关系尤其微妙,无论它们有意或无意,都难免冲击原来的霸主,后者则竭力阻挡、压制前者,如15世纪的英国和西班牙。

  其中后三类大国的遭遇,中国都不能幸免。辽阔的幅员和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使我们成了近、现代列强竞相淘金的宝地,除了不知深浅的日本力图独吞以外,其余均感到无力独占而"协议"瓜分。有些人以为这是不幸中之万幸,其实象公娼一样被迫对所有衣冠禽兽开放,何幸之有?进入冷战时期后,我国仍树欲静而风不止,成了两大阵营和美苏两超之间寸步不让的战略要地。同时,两超内心里谁也不欢迎世界最大的新兴国家登场表演,有如心胸狭隘的先生压制那些可能赶上甚至超过自己的学生。此外,随着英、法、德等老牌帝国的相对衰落,地理位置又安排我国与当代世界的几乎所有大国(包括现代意义上一衣带水的美国)为邻,在某种意义上不幸地成了全球的中心。种种因素聚合在一起,我们的复兴之途注定山重水复,艰险悲壮,国家的生存实在是来之不易。几十年来几代爱国人士屡屡发出"灾难深重"、"举世罕见的祸乱"之类的感慨,实在是言之不虚。因此,象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成为强国,否则还不如小国走运。而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强国没有几个不是冲杀出来的。所以存亡关头就要坚决打,甚至象抗美援朝那样,在友邻受到外部威胁时不惜以攻代守打出去。该出手时不出手,无异于弃权投降,甚至束手待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应有的忧患意识,并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国家安全方面,我们的社会同样应该形成一种必要的忧患意识。无论对于理解抗美援朝还是国家的其他安全决策来说,这种意识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注释:

  1、1950年10月高岗、林彪在东北军区军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本文中的"政府"采纳我国和欧洲的概念,特指行政部门。美国的"政府"则包括白宫(行政部门)、国会和法院三大权力部门。

  3、参见马德普、霍海燕、高卫星主编:《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第十七章:《外交政策》,第一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外交政策回顾》,第406-407页。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1998年1月第1版。

  4、(美)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著,柯雄等译:《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第四章:《美国之迷》,第63页。新华出版社,北京,1997年9月。

  5、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写道:"我们的统一战线应当以抗日为目的,不是同时反对一切帝国主义。"

  6、参见柴成文、赵勇田著:《板门店谈判》,《序》,第6-7页。解放军出版社,河北,1989年8月第一版。

  7、(英)M·J·C·维尔著,王合等译:《美国政治》,第一章:《绪论》,第4页;第三章:《两党制》,第67-68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年。

  8、《板门店谈判》,《序》,第6页。

  9、在中国入朝参战前,美国飞机曾经不只一次轰炸、扫射吉林安东(今丹东)地区,美国史学界把此事记在麦克阿瑟账上。

  10、参见《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第四章《美国之迷》,第62页。作者坦承,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目的之一都是遏制中国的影响。

  11、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删节本),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六章《防御的手段》,第113页。中国人民战士出版社,北京,1978年4月第1版。

  12、杜鲁门的原话:"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13、假如让美国驻有大量地面部队或海军陆战队,蒋介石很可能象吴庭艳等南越领导人那样,被美国策动的流血政变除掉。除了个人因素(如二战时期罗斯福总统感到蒋介石难以合作而策划过流产的暗杀活动)之外,蒋家父子也不愿让台湾在外国压力下独立。

  14、本人的看法曾得到对方知情人士的证实,而美国政府自然不会公开承认。

  15、《孙子》,《谋攻篇第三》,之[十四]。

  16、《战争论》(删节本),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五章《战略防御的特点》,第109页。

  17、《三十六计》,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18、参见沃尔特·G·赫尔姆斯著,解放军国防大学译:《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第一章《导言》。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北京,1988年8月第1版。

  19、《孙子》,《计篇第一》,之[六]。

  20、据未经证实的信息,近年来日本学者在美国发现了前韩国军官的一本三八线日记,等到再次去查阅时,发现关键的几页内容已经神秘地被人撕去。

  21、借用系统论的概念Black Box(暗箱),指无法揭破转换过程、但可以分析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特定现象。

  22、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与韩国、日本、台湾及《东南亚条约组织》国家组织了一个针对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

  23、中国的版图酷似一只面向东方的鸡,海南岛和台湾有如两条腿。

  24、《周恩来选集》下卷,《抗美援朝,保卫和平》,第51页。

  25、姚旭:《从鸭绿江到板门店》,第二章,第20-21页。人民出版社,张家口,1985年9月。

  26、如果加上苏联就成了"三国五方"。

  27、1964年4月16日陈毅谈话记录。转引自姚旭《从鸭绿江到板门店》,第二章第22页。

  28、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第四章第45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1990年10月第一版。

  29、到1953年夏季朝鲜停战时,我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国民经济的承受力已经接近了极限。

  30、参见《从鸭绿江到板门店》,第二章,第21页。

  31、七十年代末中美"蜜月"时期,两国的几十位专家曾相聚美国,交流对苏联问题的研究成果,美国学者在会上透了这个底。

  32、例如抗美援朝,苏联不但不出兵,而且要偿付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所给的财政援助也是购买苏联产品的贷款。我国勒紧裤带,到六十年代初才还清全部债务。

  33、我国在五十年代还没有核潜艇,赫鲁晓夫的建议是明目张胆的海上军事扩张要求。

  34、诸葛亮曾向马谡交代:"街亭一无城墙,二无险阻。"

  35、参见《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1950年10月13日关于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电报(节录),这也是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一致决定;《彭德怀自述》,第十四章:《抗美援朝》,第257页,人民出版社,北京,1981年12月第一版。

  36、参见《从鸭绿江到板门店》,第二章,第21页。

  37、《彭德怀自述》,第十四章:《抗美援朝》,第258页。

  38、19世纪初,俄国由于经济损失而退出法国反英的欧洲大陆封锁线,为此于1812年遭受拿破仑的入侵;一战末的1918年,英、美等协约国又因为布尔什维克政府在十月革命后退出反德联盟而入侵俄国。

  39、《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一卷《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第二十三章《回顾》,第565页。

  主要参考资料:

  1、《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年9月第1版。

  2、洪学智:《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北京,1990年10月第一版。

  3、柴成文、赵勇田著:《板门店谈判》。解放军出版社,河北,1989年8月第一版。

  4、姚旭《从鸭绿江到板门店》。人民出版社,张家口,1985年9月。

  5、马德普、霍海燕、高卫星主编:《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北

  京,1998年1月第1版。

  6、《孙子》。

  7、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删节本)。中国人民战士出版社,北京,1978年4月第1版。

  8、(英)M·J·C·维尔著,王合等译:《美国政治》。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年。

  9、(美)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著,柯雄等译:《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新华出版社,北京,1997年9月。

  10、沃尔特·G·赫尔姆斯著,解放军国防大学译:《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北京,1988年8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教研室教师,解海南,1999年6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纪念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签定50周年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