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第三次战役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7月26日 13:13 舰船知识网络版

  第三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进行的进攻战役。

  “联合国军”整备再战

  “联合国军”遭到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后,全线崩溃,被迫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转入防御。美国政府对战争失败责任问题互相攻讦,对是否坚持朝鲜战争意见分歧。英、法等主要参战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但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出发,决意坚持侵朝战争。12月14日,美国与英国磋商后,操纵联合国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鼓吹先停火后谈判,企图争取时间,重整军队,准备再战。16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决定扩大征兵计划,加紧军工生产,增强军事力量。

  12月26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M.B.李奇微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他一上任就表示一旦实力允许便立即恢复攻势。29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电令“联合国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以保存“联合国军”力量为主,进行逐次防御作战。31日,李奇微命令其部队防卫一条从临津江到“三八线”的总战线,如被迫放弃阵地,则有秩序地按照调整线实施后撤。为此,“联合国军”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正面和60余公里纵深内,组成两道基本防线:第一道西起临津江口,经汶山里沿“三八线”至东海岸的襄阳;第二道西起高阳,经议政府、加平、春川、自隐里至东海岸的冬德里。此外,在第二道防线至北纬37°线之间,还准备了三道机动防线。其部署特点是:置南朝鲜军于第一线,美、英军于第二线,并大部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随时准备撤退。此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为34万余人,基本防线的兵力为13个师另3个旅约20余万人。此外,美军第10军(辖第3、第7师和陆战第1师)在大田、大邱、釜山地区整顿,并转归美军第8集团军统一指挥。

  中朝军队打过“三八线”

  在“联合国军”向“三八线”败退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12月13日致电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难,协同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他指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我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据此,彭德怀决心集中志愿军6个军实施进攻,在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突破“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阵地防线,寻机歼敌,尔后再进行休整,准备春季攻势。根据“联合国军”转入防御后战线缩短、兵力集中的情况,确定此次作战采取“稳进”的方针,首先集中兵力歼灭临津江东岸迄北汉江西岸地区第一线南朝鲜军,如发展顺利即相机占领汉城,如发展不顺利即适时收兵。此时,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部队有31万余人,其部署是:以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并加强炮兵6个团组成志愿军右纵队,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在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向东豆川、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分别从两翼向七峰山、仙岩里迂回,断敌退路,歼灭当面南朝鲜军第6、第1师,得手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胜利。以志愿军第42、第66军并加强炮兵1个团组成志愿军左纵队,由第42军军长吴瑞林、政治委员周彪指挥,在永平(不含)至马坪里地段突破,分别向中板里、济宁里方向实施突击,以主力歼灭南朝鲜军第2师一部,得手后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扩张战果,切断汉城、春川间的交通;另以1个师向春川以北佯攻,牵制南朝鲜军第5师,策应人民军第2、第5军团南进。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于东场里以东向汶山方向佯攻,配合志愿军右纵队作战,并保障其右翼安全;第2军团(欠2个团)、第5军团1个师,于战役发起前越过“三八线”,在洪川东南隐蔽集结,准备配合正面进攻;第5军团主力和第2军团2个团由杨口、麟蹄间突入,向洪川方向进攻,配合志愿军左纵队作战。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志愿军各部队从180公里外向作战地区隐蔽开进,主力在战役发起前一周开始秘密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同时,将战役发起时间选在1950年除夕。

  将战线推进至三十七度线附近地区

  12月31日17时,中朝人民军队按预定计划,经短促的炮火准备后,全线发起进攻。志愿军右纵队在人民军第1军团配合下,迅速突破南朝鲜军防御阵地。第39军第116师仅用13个小时就突过临津江,前进12~15公里。该军第117师担任纵队的右翼迂回任务,沿途打破南朝鲜军五次拦阻,于1951年1月1日晨突入防御纵深15公里,攻占湘水里、仙岩里地区,割裂了南朝鲜军第1师与第6师的联系。第38军第114师担任纵队的左翼迂回任务,于1日12时突入防御纵深20公里,占领七峰山,但在与第117师构成合围前,南朝鲜军第6师大部已乘隙逃走。战至2日中午,志愿军右纵队和人民军第1军团推进到坡州里、仙岩里、七峰山及议政府东北一线,突入敌军防御纵深达15~20公里。志愿军左纵队突破后,担任迂回任务的第42军第124师,不顾敌机威胁,坚持昼间作战,沿途进行大小战斗十余次,于1日12时前出到济宁里以南地区,切断了南朝鲜军第2师退路;担任正面攻击的第66军主力,至2日先后占领修德山、上南淙、下南淙地区,在第124师协同下,歼灭了该地区的南朝鲜军第2、第5师各一部,毙伤俘3200余人。随后左纵队乘胜发展进攻,占领加平、春川。人民军第2军团主力、第5军团第12师向洪川、横城、原州方向攻击前进,第12师31日晨进至洪川西南新垈里地区、威胁南朝鲜军后方,迫使其第3师南撤。至1月2日,南朝鲜军扼守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崩溃,汉城正面吃紧,美、英军东部翼侧完全暴露。李奇微为避免十几万部队拥挤在汉江北岸背水作战,便下令全线撤退,只以小部队在汉城以北高阳、道峰山、水落山一线进行掩护,企图阻止中朝人民军队继续进攻。

  1月3日,中朝人民军队转入追击作战。志愿军右纵队第50军在高阳以北碧蹄里击退美军第25师1个营的抵抗后,进至高阳以南佛弥地截断了英军第29旅退路,并于当晚全歼该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及1个坦克中队,缴获和击毁坦克31辆。第39军在议政府西南回龙寺与美军第24师第21团遭遇,歼其一部,后又在议政府以西釜谷里歼英军第29旅2个连。第38、第40军追至议政府东南水落山地区,击溃美军第24师第19团。左纵队第42军主力和第66军1个师分别由加平、春川渡过北汉江向洪川方向追击。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则继续在洪川、横城地区截击南朝鲜军。由于中朝人民军队攻势凌厉,“联合国军”被迫于3日15时开始撤离汉城。4日,第39、第50军及人民军第1军团各一部进占汉城。5日,第50军及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渡过汉江,继续追击,第50军于果川、军浦场歼美军空降第187团和土耳其旅各一部。志愿军右纵队其余3个军在汉城东北地区集结待命。第50军7日进占水原、金良场里;人民军第1军团8日收复仁川港。志愿军左纵队4日占领洪川、阳德院里后,第42军继续追击,于6日进占砥平里,并在横城西北梨木亭歼美军第2师一部,8日攻占骊州、利川。与此同时,人民军第2、第5军团占领横城、原州。

  1月8日,“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打击下,撤至北纬37°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鉴于“联合国军”后撤似有计划进行,企图诱使中朝人民军队深入后实施反击,也为避免前进过远而陷于不利地位,彭德怀果断决定停止追击,战役遂告结束。

  此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迅速突破“联合国军”的“三八线”既设阵地和纵深防御,粉碎其争取时间、整军再战的企图,毙伤俘敌1.9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1.2万余人),占领汉城,将战线推进到37°线附近地区。作战中,志愿军伤亡5800余人。

  第三次战役是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此役的胜利,将敌驱逐至三十七度线南北地区,粉碎了敌妄图据守“三八线”既设阵地以备再犯的企图,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敌人内部矛盾和失败情绪,扩大了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国际政治影响,推动了祖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持续高涨。此次战役,我军采取了积极稳妥的作战指导方针;成功地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并在战术运用上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纪念抗美援朝停战协定签定50周年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